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的悬吊治疗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于2017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FD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悬吊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11月间,16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阴道网片全悬吊的术前准备、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配合过程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准备充分、配合默契,16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结论手术室护士除了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外,还要掌握阴道网片全悬吊基本理论和手术步骤,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医生,使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网片全盆悬吊术 手术配合
  • 简介:【 摘要 】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子宫脱垂,分析了悬吊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是选择了我院收治的 15 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分析研究。结果是在 15 例患者中,采用悬吊并且行阴道前后壁修补,在手术之后,患者恢复效果好,没有并发症产生。结论是对于子宫脱垂,悬吊治疗的方式有着显著的效果,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不断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子宫脱垂前 盆底悬吊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子宫脱垂行悬吊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宫脱垂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悬吊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行悬吊子宫脱垂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脱垂 盆底悬吊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全网片悬吊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 抽取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 我院40例 行全网片悬吊治疗的患者,其中20例 行围手术护理为干预组,另20例 行传统护理为比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护理有效率(95.00%)高于比照组( 70.00%), 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 100.00%)高于比照组( 75.00%), P<0.05。 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可提升全网片悬吊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全盆底网片悬吊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建与TVT(悬吊)联合治疗对PFD(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肌肌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80例PFD病患资料,分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阴式的子宫切除与阴道前后壁的修补与TVT治疗,研究组为TVT重建联合治疗,研究两组手术治疗影响。结果研究组肌肌电(9.21±0.43)μV比对照组(13.26±1.10)μV低(P<0.05);PFDI-20(功能性障碍)研究组为(3.21±0.32)分,相比较对照组(7.75±1.14)分低(P<0.05)。结论重建与TVT联合对PFD治疗,在肌肌电中影响小,生活质量可相应提升。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重建 悬吊术 生活质量 盆底肌肌电
  • 简介:目的比较悬吊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在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并完成随访的10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A组(n=55)患者行悬吊,对盆腔脏器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患者,应用改良的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transobturatorinside-outtension-freeurethralsuspension,TVT-O);对B组(n=50)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对盆腔脏器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U"字形缝合加强膀胱筋膜,并连续锁边缝合阴道前壁黏膜。比较两组中、术后情况及术后疗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均符合盆腔脏器脱垂纳入标准,盆腔脏器脱垂分度、平均年龄、产次和既往手术史、盆腔脏器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A组较B组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排气时间短、保留导尿时间短和住院时间短,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比较,A组和B组在术后2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A组术后1年复发率较B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疗效,术后2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A组较B组复发率低,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及B组术前较术后2个月、6个月及1年障碍量表(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PFDI)评分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悬吊较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治疗功能障�

  • 标签: 盆底悬吊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脏器脱垂
  • 简介:摘要我院2012年元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病人26例,目的探讨盆腔脏器脱垂26例采用悬吊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护理重点是注意阴道渗血、渗液变化,保持外阴清洁;观察尿液、下腹部体征及血压的变化,指导患者定时排尿,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感染,同时坚持肌肉的锻炼,避免腹内压升高等诱因,预防复发。结果经术后随访,26例患者均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认为做好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悬吊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睑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在子宫脱垂并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份到2022年1月份收治的80例子宫脱垂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0)开展重建联合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观察组(n=40)开展重建联合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功能、性生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盆底重睑术 聚丙烯网带尿道中段悬吊术 子宫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功能 性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和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在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效果并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并被确诊为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悬吊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的患者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时间短。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都为100%,随访半年后,实验组的患者发生复发的比例为1.75%,对照组患者发生复发的比例为5.26%,比较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3以及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PFRI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明显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采用悬吊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手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并且保留了患者的子宫。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悬吊术 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训练对子宫脱垂悬吊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悬吊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96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术后一天采取系统肌肉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干预,不参与功能训练。观察的综合肌力、总排尿量(TV)、总排尿次数(TOV)、和总漏尿次数(LT)。结果实验组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肌力IV级)及完全恢复正常(肌力V级),恢复率87.5%,与治疗前比较,P<0.01;疗效显著增强。不同干预方法对膀胱功能改善的比较,手动组患者总排尿次数(TOV)和总漏尿次数(L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疗效显著增强。结论子宫脱垂盆腔悬吊患者术后及时进行系统肌肉训练,采取不同干预方法,有助于恢复悬吊术后患者的综合肌力,降低总排尿次数(TOV)、和总漏尿次数(LT)。

  • 标签: 盆底肌肉训练 子宫脱垂悬吊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重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诊断女性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分析对象,根据为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差异,将其以每组43例分为对照组与重建组,对应女性功能障碍保守治疗、重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女性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结果:在完成治疗后随访3年-13个月,对其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以及功能障碍评分进行评估,重建组患者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预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阴道骶韧带悬吊预防子宫全切术后功能障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子宫全切 102例患者,以不同的手术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51例患者采用腹式子宫全切,治疗组 51例联合采用阴道骶韧带悬吊,对比两组患者的中、术后情况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阴道顶端脱落、压力性尿失禁及膀胱、直肠膨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子宫全切术后应用阴道骶韧带悬吊,可有效预防功能障碍。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盆底功能 阴道骶韧带悬吊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重建康复治疗仪联合治疗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4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骶韧带悬吊方式,实验组实施重建与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对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肌力情况。结果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两组肌力不足比例(100%、97.73%)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肌力不足比例(15.91%)明显低于参照组(40.91%),实验组手术时长、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该种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肌力,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肌肉康复训练+重建对于女性功能障碍(PF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间院内收入的84例PFD患者,随机法分组,联合组选择肌肉康复训练+重建;单一组选择重建,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肌力数值、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肌力数值均大于单一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重建术后加用肌肉康复训练能够提升肌力,减轻PFD对于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重建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肌功能锻炼联合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34例,依次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重建,研究组实施肌功能锻炼联合重建。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肌力、功能。结果:研究组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功能障碍量表(PFDI-20)评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肌功能锻炼联合重建,两者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改善功能与增强肌力方面作用更明显,具有借鉴与应用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重建、传统重建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每组43例。传统组采用传统重建,改良组采用改良重建。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围期情况、结直肠肛门障碍量表评分(CRADI-8)、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评分、排尿障碍量表(UDI-6)评分、功能影响量表(PFIQ-7)评分、肌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改良组残余尿量少于传统组,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大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改良组CRADI-8、POPDI-6、PFIQ-7、UDI-6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肌力优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与传统组(9.30%,4/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重建比较,改良重建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能减轻脏器脱垂和功能障碍,改善功能和肌力,加快尿流动力学恢复、减轻排尿障碍,且手术安全性高。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改良盆底重建术 传统盆底重建术 围术期情况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联合肌肉康复训练在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0例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联合肌肉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建联合肌肉训练进行治疗。术后三个月对比两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DF-Q)、功能障碍评分(PFDI)以及肌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其PDF-Q分度、PFDI评分以及肌力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建联合肌肉康复训练在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治疗 盆底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