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益母草注射+缩宫素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缩宫素治疗。分别观察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及出血例数,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和出血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能很好地预防产后出血。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在剖宫产术中、术后的缩宫止血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4月至5月四川省(主要位于成都市)内4所医院孕龄为28周以上,将行剖宫产的孕妇共计404例,将其随机分为益母草治疗组(321例)和缩宫素治疗组(83例),剖宫产术中、术后,分别给予益母草注射和催产素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量、子宫复旧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益母草治疗组术中出血量、2h累计出血量和24h累计出血量多于缩宫素组(P〈0.05);但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至2h流血量、2h~24h流血量、24h~48h流血量、72h~96h流血量和宫高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两组术后发生肝、肾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母草注射用于剖宫产术中、术后有缩宫止血的作用。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剖宫产 子宫收缩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5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增加益母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4h出血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转归情况观察组患者均未实施损伤性手术干预治疗和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需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且接受输血治疗。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产妇益母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出血量,有助于改善产妇预后。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在剖宫产缩宫止血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且有出血倾向的孕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缩宫素20U静脉注射,之后每天臀部肌注缩宫素10U;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缩宫素20U静脉注射,之后每天肌注益母草2ml,两组均持续治疗2d,对比两组患者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48h后复查血色素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48h血色素下降程度较小,恶露量少,呈淡红色。结论使用益母草注射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将4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产妇在产妇分娩后立即宫壁注射益母草注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对照组产妇在胎儿产出后仅静脉滴注缩宫素治疗,观察产妇出血情况。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出血量以及HCT情况的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子宫收缩明显,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的HCT平均值均降低,但是实验组产妇的HCT平均值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抑制情况较好,能有效的减少产妇剖宫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在实际的临床中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产后出血 HCT
  • 简介:术中益母草+缩宫素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P<0.01或P<0.05),术后各时间段益母草+缩宫素组、益母草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益母草+缩宫素组、益母草组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

  • 标签: 中术 出血临床研究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以来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20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缩宫素预防出血,观察组患者于缩宫素基础上联用益母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60例产妇产后出血例数及24h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产后出血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将4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产妇在产妇分娩后立即宫壁注射益母草注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对照组产妇在胎儿产出后仅静脉滴注缩宫素治疗,观察产妇出血情况。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出血量以及HCT情况的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子宫收缩明显,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的HCT平均值均降低,但是实验组产妇的HCT平均值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抑制情况较好,能有效的减少产妇剖宫产后的出血量,因此在实际的临床中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产后出血 HCT
  • 简介: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浸膏及其提取部位对大鼠流产子宫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提取分离方法由益母草注射中提取分离得到益母草生物碱部位(LH-1-B)、非生物碱部位(LH-1-A)。早孕大鼠ig米非司酮(8.3mg/kg)和米索前列醇(100μg/kg)造成不完全流产,24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迅速剖取子宫,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采用累积给药方式,分别给予益母草注射浸膏(37.5、37.5、150.0uL)或LH-1-A、LH-1-B(75.0、75.0、150.0μL),每次给药后记录10min收缩曲线,比较给药前后收缩张力、频率和活力的变化。结果益母草注射浸膏可使流产大鼠离体子宫的活力和收缩张力增强(P〈0.01);LH-1-A使流产大鼠离体子宫收缩活力、张力及频率降低(P〈0.05、0.01):LH-1-B高剂量具有增加流产子宫收缩张力最小值作用(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浸膏可显著增强流产后大鼠子宫收缩活动,但其内含有促进流产子宫收缩和抑制流产子宫收缩的活性部位,其中水溶性生物碱部位是其缩宫的主要部位,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流产子宫 生物碱 非生物碱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益母草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90例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5例。对照组仅给予静滴氨甲环酸止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临床以及治疗前后临床中医症候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联用基础止血治疗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满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报告中筛选的入组对象均是在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中截取,筛选的产妇共82人,随机分成常规(41)和研究(41)两组,在治疗方案上分别选择缩宫素注射治疗以及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注射治疗的方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更少,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分数更高,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给予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治疗后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关键词:产后出血;益母草注射;缩宫素;剖宫产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预处理后行子宫肌瘤切除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术中于瘤体基底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2ml预处理后行肌瘤切除术,对照组50例不作任何预处理术中直接切除肌瘤,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自觉不适主观症状及术后血红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无明显波动,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肌层注射益母草注射2ml预处理后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安全且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子宫肌瘤切除术 宫肌注射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益母草注射对人工流产术及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益母草注射宫颈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远远高于对照组(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治疗人工流产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预防出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人工流产 术后出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76-01
  • 作者: 杨华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江口县中医医院,贵州江口554400
  • 简介: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2例剖宫产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1)和研究组(n=41),常规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分娩后宫缩持续时间、分娩后恶露持续时间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为(180.15±43.51)ml、产后24h出血量为(265.84±66.20)ml,常规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为(365.14±59.40)ml、产后24h出血量为(354.69±71.85)ml,研究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分娩后宫缩持续时间为(3.85±1.19)h、恶露持续时间为(12.16±4.96)d,常规组患者分娩后宫缩持续时间为(1.65±0.99)h、恶露持续时间为(22.40±7.29)d,研究组患者分娩后宫缩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后利用益母草注射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患者出血量,且分娩后宫缩持续时间较长,恶露持续时间较短,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剖宫产;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与催产素联合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静滴催产素20U;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宮壁注射益母草注射2ml,术后2h再次肌注2ml,以后连续注射3次,2ml/12h。结果①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病例和最大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2h、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加用其他缩宫方法例数为43例,用药后不良反应病例数为7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母草注射联合催产素较单用催产素能更好地促进宫缩,可安全、有效地防治产后出血。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催产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在人工流产后止血的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人工流产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益母草组)治疗组术后给予益母草注射肌内注射。对照组用缩宫素肌内注射。结果子宫出血持续时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流血量和月经复潮时间两组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可以明显改善人工流产术后出血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人工流产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益母草注射与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 2017年 2月 -2019年 1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 168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即胎儿分娩后应用缩宫素的常规组( n=84例)与胎儿分娩后应用益母草注射与缩宫素的观察组( n=84例),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常规组产妇的,且差异显著( P

  • 标签: 益母草注射液 缩宫素 联合应用 预防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