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监狱服刑人员劳动权作为刑事被执行人人权保障体系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具有普遍性,亦有其特殊性。我国目前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由于传统文化观念及司法制度的影响,与国际囚犯最低待遇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

  • 标签: 劳动权 现状 存在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监狱行为对青壮年服刑罪犯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的影响及分析猝死可能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江苏某男性监狱服刑青壮年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某监狱青壮年服刑罪犯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主要发生于春节期间,平时有散发病例;春节期间猝死病例与平时有散发病例存在明显区别。结论青壮年服刑罪犯不明原因夜间睡眠猝死可能由多种疾病所致,春节期间猝死病例和平时散发病例可能病因不同,饮食控制可以显著降低春节期间猝死病例数,猝死性胰腺炎可能是主要病因。

  • 标签: 青壮年服刑罪犯 夜间睡眠猝死 Brugada综合征 猝死性胰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的产生根源于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合流,由此决定了涉恐服刑人员身份兼具民族性和确信犯的特殊性。而现行监狱制度却存在罪犯分类处遇粗糙、人权保障措施不足、法律制度规定模糊等问题。我国应当通过完善立法空缺、建立一支双语矫正队伍、一套涉恐服刑人员的分类处遇制度、转变传统罪犯矫正目标,以充分保障涉恐服刑人员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自由,降低其人身危险性,更好地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目标。

  • 标签: 涉恐服刑人员 监狱人权保障 制度改革完善 矫正回归目标
  • 简介:自由刑对于在押服刑人员权利剥夺和限制的应有的必要限度,究竟在哪里?对于监狱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的具体内容,究竟哪些应该保障,究竞应该如何保障?如何在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保障和合理监禁与惩罚两者之间形成有效平衡?对此,很多人的认识并不够清晰;而观念的模糊以及制度、体制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了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在监狱行刑实践中的缺损。由此,就我国监狱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保障的应然限度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进一步澄清模糊观念,进一步强化监狱工作者们对于在押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意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在押服刑人员 人身权 保障限度
  • 简介:去年8月26日,四川省甘孜州司法局收到四川省司法厅办公室转来的一封信。信中有省司法厅刘道平厅长的批示:“来信反映给予子女读书以帮助,由办公室告知甘孜州司法局办理”。

  • 标签: 服刑犯人 监狱 办公室 司法厅 四川省 司法局
  • 简介:摘要本文以监狱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为推动行刑的进步和文明,促进服刑人员改造,正确实现刑罚的惩罚属性,应认真思考和解决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问题,在行刑中恰当设定公权与私权的边界。

  • 标签: 监狱服刑人员 民事权利
  • 简介: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中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及治疗、控制状况,为制定医治管控措施,有效开展监狱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白拟服刑人员精神疾病筛查提纲及服刑人员精神疾病普查径记表对江苏某监狱的3217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并由参加普查的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可疑人员逐一进行精神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服刑人员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21.45‰(69/3217).依次为精神分裂症(10.26‰)、情感性精神障碍(4.66‰)、人格障碍(3.42‰)、心因性精神障碍(1.5‰)、精神发育迟滞(0.62‰)、神经症(0.3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0.31‰)。其中30.43%曾有过自杀行为或自杀观念,50.72%曾与周围其他服刑人员有过激烈的争吵或肢体冲突。仅31.88%的患者接受住院治疗。结论监狱服刑人员中精神疾病患病率较高,罹患各类精神疾病人员的行为控制或辨别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存在诸多的监管安全隐患问题,职能部门应根据其特征制定有效防范措施。

  • 标签: 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 监狱服刑人员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南川监狱服刑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考查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在服刑期间,样本SCL-90量表阳性检出率为67.7%,其中有50%的服刑人员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服刑人员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结论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需加以干预。

  • 标签: 服刑人员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在当今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病人、残疾人处于弱势地位,实现尊重和保障他们的人权就更加重要。而老病残服刑人员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监狱中的人权能否得到保障?监狱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带着这些问题,2006年6月中旬,我们驱车来到长城脚下,对北京市延庆监狱进行了探访。

  • 标签: 服刑人员 北京市 监狱 保障 人权 记事
  • 简介:目的探讨在监狱服刑罪犯的社会关系紧密度对罪犯的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对罪犯社会支持度的评估,为进一步预测罪犯服刑改造中的心理状况、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提供帮助。方法对261名入监不到半年的罪犯进行社会支持和症状评量表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罪犯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但在不同因子上得分大于2的罪犯人数不同;②罪犯社会支持得分与SCL-90部分因子的得分呈负相关。结论社会支持与罪犯的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罪犯的心理健康情况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值得关注。

  • 标签: 社会支持 监狱 服刑罪犯 心理健康 社会关系
  • 简介:新形势下监狱最大程度地保障服刑人员的申诉权,应当成为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方向。改变申诉不减刑的观念和做法,突出问题意识和纠错意识,彰显纠正司法不公和维护司法权威的理念,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畅通服刑人员申诉渠道,建立有效的申诉保障制度是大势所趋,也是规范化、法治化文明监狱的必然要求,监狱对此责无旁贷。

  • 标签: 监狱 申诉权 保障机制
  • 简介:在今年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河南省直各监狱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大红的灯笼、五彩的春联、漂亮的中国结和年画、门窗上倒贴的大红"福"字……春节期间的高墙内,到处是节日的喜庆和欢乐。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监狱工作方针、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充分调动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让服刑人员过一个舒心快乐的新春佳节,

  • 标签: 服刑人员 春节期间 新春佳节 监狱系统 河南省 民族传统节日
  • 简介: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近年来,太原第一监狱(以下简称太原一监)对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服刑人员之所以违法犯罪,其深层次的根源是“道德”的缺失,也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是“四缺”,即缺孝道、缺仁爱、缺诚信、缺礼仪。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监狱建设 特色文化 太原 员工 改造
  • 简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按人口年龄结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对老年人权益的重视和保障渐成社会共识。

  • 标签: 老年人权益 保障工作 老年人口 服刑人员 第五次人口普查 上海市
  • 简介:古人对罪犯羞耻心的培养是从积极的教育和消极的教训两个维度并举的.本文从属于后一维度的耻辱刑入手,探讨它以"人皆有羞耻之心"为逻辑起点的教化功能;进而又从"劳动改造"和"罪犯人权保障"两方面切入,对当前监狱改造中存在的羞耻心缺失现象进行剖析,指出今天的监狱矫正同样需要立足于人们的社会心理、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来培育服刑人的羞耻之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改造功能.

  • 标签: 羞耻心 耻辱刑 监狱矫正
  • 简介:摘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服刑人员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律精神、促进和谐关系、提供心灵慰藉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当前监狱服刑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方式单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此,提出加强教育内容针对性、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师资力量建设以及拓展教育资源等应对措施,以期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监狱服刑人员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监狱服刑人员 思想教育 作用
  • 简介:2008年10月28日,河南省第四监狱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针对服刑人员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与洛阳市疾控中心防治研究所开展专题研讨会,共同研究服刑人员疾

  • 标签: 以人为本情 开展服刑人员 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