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10%KOH法、乳酸酚棉蓝染色法、龙胆紫染色法直接糠秕马拉色菌的阳性率。方法:临床上拟诊为花斑糠疹或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患者共计520例,对其中392例花斑糠疹患者采用钝刀刮屑取材,对128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者采用平口钳捏挤法取材,并对同一患者的同一部位所取标本分别进行10%KOH、乳酸酚棉蓝染色、龙胆紫染色处理,比较检出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拟诊为花斑糠疹的患者,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7.9%、96.7%)高于用10%KOH处理(90.5%)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9.83、12.30,P值均〈0.05);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2=1.22,P〉0.05)。拟诊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患者,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2.2%、85.9%)高于用10%KOH处理(58.6%)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38.93、23.88,P值均〈0.05);经乳酸酚棉蓝染色与龙胆紫染色后标本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2=2.57,P〉0.05)。乳酸酚棉蓝染色法较龙胆紫染色法在操作过程、阅片时间上更迅捷、方便。结论:拟诊为花斑糠疹或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患者宜采用乳酸酚棉蓝染色直接

  • 标签: 糠秕马拉色菌 直接镜检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杆菌采用PCR法和直接涂片法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上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50例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分别采用PCR法和直接涂片法进行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采用PCR法对患者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为37例(74.0%);采用直接涂片法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7例(34.0%),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存在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合杆菌的检验中,采用PCR法具有良好的诊断和鉴别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杆菌 PCR法 直接涂片镜检法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结果更可靠的真菌直接方法。方法对600例临床高度疑似真菌感染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进行真菌直接。结果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的真菌检出率分别为97%和88.5%。结论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适合临床的、快速有效的真菌方法。

  • 标签: KOH湿片法 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荧光染色法 真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沉渣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1000例尿液样本进行尿液检查,分别采用尿沉渣法(试验组)和尿液分析仪法(对照组)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检查结果,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液分析中,诊断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指标是尿沉渣法,其重要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在诊断尿检结果的过程中,尿液分析仪不能替代尿沉渣的检验结果,二者综合起来应相辅相成,确保临床诊断的万无一失。

  • 标签: 尿沉渣镜检 尿液分析仪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也是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各国。我国经过积极开展疟疾防治工作,现基本已无当地病例,但近年来四种疟疾均有输入病例。2013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发热门诊分别检出一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通过能够及时发现疟原虫。本文简要讲述了薄血膜和厚血膜的制作方法,并陈述了疟原虫类型及疟原虫临床分期,最后疟原虫及鉴定需要注意的事项,旨在提高疟原虫及鉴定水平。

  • 标签: 疟原虫 镜检 鉴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仪器结果与结果差异的比较。方法通过推片、染色等方法看结果是否与仪器结果一致。结果嗜酸细胞增多、或异形淋巴细胞增多、或幼稚细胞出现等必须做

  • 标签: 血常规 仪器检测 镜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与普通显微在白带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分别从每位患者阴道壁和子宫后穹隆取白带标本各一份,并做好标记,用普通显微对两份标本进行检查,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两份标本混合后进行。结果共检测200人,收集标本400份,普通显微共检出真菌孢子27例(13.5%),滴虫3例(1.5%),P0为Ⅲ0/Ⅳ0的有109例(54.5%);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出真菌孢子42例(21.0%),滴虫4例(2.0%),P0为Ⅲ0/Ⅳ0的有135例(67.5%)。疑为支原体或衣原体10(5.0%),疑为细菌性阴道炎者52(26.0%)。普通显微与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比较,在真菌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妇女白带的检查中具有比普通显微更全面、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白带 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 镜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期间的 140 例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盲选法,划分 A 组( n=70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和 B 组( n=70 ,尿液),比较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 两种检验方式存在明显差别,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结果具有假阴性、假阳性的缺陷,辅之以尿液,能够有效规避漏诊、误诊情况。 结论: 在尿液检验中应用方式,各类有形成分优于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 标签: 镜检 尿液检验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
  • 简介:目前啤酒工厂的污水处理大都是好氧和厌氧相结合,而对好氧部分曝气池中污泥的研究,是一项既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曝气池污泥喜好在溶解氧浓度1~3mg/L条件下生长,但污泥群体中各个个体表现不同.

  • 标签: 污泥 隐患 早发 镜检 溶解氧浓度 污水处理
  • 简介:微粒子病是家蚕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不仅影响当代,还通过胚种传染下一代,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是杜绝微粒子病胚种传染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重视,务必重视。

  • 标签: 家蚕 微粒子病 镜检 检疫方法 蚕种 母蛾
  • 简介:摘要:难辨认癣[1]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初次诊断时难以由皮损形态联想到真菌感染,故命名为“难辨认癣”,因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常常被误诊[2][4] ,且在被误诊为其他皮肤病后,不当的治疗会使皮损更加严重,且久治不愈;直接真菌和培养是目前确诊难辨认癣的主流手段,而随着皮肤的广泛应用,皮肤可以直接放大观察皮肤形态、识别细微皮损下表现,协助皮肤科医师确立临床诊断并进一步作为疗效监测的手段,因此皮肤的应用对于难辨认癣的临床诊断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皮肤癣但不排除难辨认癖的患者,进行真菌及皮肤检查,结果发现,真菌阳性率81.25%,皮肤阳性率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皮肤是难辨认癣筛查的很好的辅助工具。

  • 标签: 难辨认癣,皮肤镜 真菌镜检
  • 简介:目的:建立人尿液的观察方法.方法:用原子力显微观察人尿液.结果:人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可均匀分布在云母片上,呈现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颗粒,大者如同光下的结晶体,小者为几十纳米大小的颗粒状结构;不同性别、年龄的66份尿标本形态相似.结论:为进一步探讨尿液的研究和临床价值提供了线索.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尿液检验 结晶体 超微结构病理学
  • 简介:ERCP是目前诊治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对胆管黏膜直视下的诊治存在局限性。直接经口胆道(DPOC)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内送入胆管直视胆管黏膜,从而完成对胆道疾病诊治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ERCP黏膜诊断的不足。近年来,直接经口胆道技术发展迅速,目前DPOC常用的技术主要有胆道子母、超细内+辅助器件及SpyGlass系统,这些方法各有特点,本文针对目前DPOC这3种主要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胆道疾病 直接经口胆道镜 胆道子母镜 超细内镜 SpyGlas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散瞳眼底照相与直接眼镜于眼科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一组为参照组(100例),另一组为实验组(100例),参照组患者施以直接眼镜检查,实验组患者给予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于检查时间及漏诊率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眼科体检中应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及早诊断血管病变,确定分期,为后期治疗给予参考依据。

  • 标签: 免散瞳眼底照相 直接检眼镜 眼科体检 临床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