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硅烷玻璃复合物(silanolhyaluronatecompound,SHAC)是一种透明质衍生物。类人胶原和肌肽是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抗皱成分。本研究将SHAC用于皮肤抗皱剂中,研究其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和肌肽复配,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检测正常细胞的增殖活性和UVB损伤细胞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肌肽能促进L92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UVB照射细胞引起的氧化损伤的能力。类人胶原蛋白没有明显效果。(2)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肌肽制备复配制剂,均能够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UVB照射引起的细胞损伤。SHAC能增强类人胶原和肌肽的功效,在开发皮肤抗皱功能的产品领域前景良好。

  • 标签: 硅烷化玻璃酸酯(SHAC) 类人胶原 肌肽 复配 增殖活性 紫外损伤
  • 简介:玻璃转变是决定聚合物改性与加工等综合性能的重要环节。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NPT(等温等压)正则系综,研究了聚丁二丁二醇(PBS)的玻璃转变行为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BS玻璃转变温度为243.7K,与前人实验结果较为吻合;二面角扭转能、非键能及分子内氢键强度在243.7K附近发生突变,对PBS的玻璃转变行为起到重要作用,是导致PBS出现玻璃转变的根源之一。

  • 标签: 分子动力学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玻璃化转变 力场能量项 氢键
  • 简介:本文研制了紫外光固化的玻璃涂料。研究表明,在漆膜厚度为100um的情况下,2000W的高压汞灯辐射固定距离为7cm时,预聚物与单体的比例为7:3时,添加0.5%的硅烷偶联剂,固化时间为30秒,其综合性能最好。用FITR表征了固化前后的结构。

  • 标签: 紫外光固化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玻璃涂料
  • 简介:引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对聚甲基丙烯(PMMA)进行改性,以乙酸丁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TMSPMA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溶液聚合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1085cm。处Si—O—C键的吸收峰和核磁共振谱图中15=0.67处Si的α位氢核共振峰,均证明TMSPMA已经与MMA共聚;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和增大引发剂浓度均提高了聚合反应转化率;未交联的共聚物热稳定性随TMSPMA浓度增加而下降;有机硅氧烷交联后,共聚物(单体浓度比为16:1,摩尔比,下同)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5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 标签: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溶液共聚 溶液聚合法 引发剂浓度 核磁共振谱图
  • 简介:摘要功能型的硅烷偶联剂在今天的应用日益广泛,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昂贵。硅烷偶联剂同时含有亲有机的碳官能团和亲无机的硅官能团,能在无机与有机界面之间形成分子架桥,从而起到化学增粘、增强、增容、改变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本论文研究是利用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的合成方法合成一种新的功能型的硅烷偶联剂,把氨基引入到固定相表面,通过将氨基引入到硅烷偶联剂上,再与硅胶反应来合成氨基固定相。氨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亲水物质,和异氰酸基的反应合成氨基功能偶联剂。通过实验,验证氨基和和异氰酸基的反应能合成氨基功能偶联剂并能制得高产率的氨基功能化硅烷偶联剂。

  • 标签:
  • 简介:用茉莉(MeJa)及水杨(MeSa)熏蒸合作杨(P.Simonii×P.Pyramibalisc.v)和黑杨(P.deltoids)植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杨树叶片内没什子、儿茶、邻苯二酚、咖啡、香豆、阿魏和苯甲酸的含量变化,分析MeJa与MeSa诱导植物叶片内酚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不同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MeJA及MeSa熏蒸后的黑杨叶片内没什子、香豆、咖啡、阿魏和苯甲酸含量均增加,且没什子含量在MeJa处理24h后达到最大量,在MeSa处理12天后达到最大量.MeJa及MeSa熏蒸后的合作杨叶片内没什子、邻苯二酚和阿魏含量也增加,儿茶和苯甲酸含量略有下降,咖啡和香豆在对照叶片和熏蒸叶片内都没有检测到.说明MeJa与MeSa可作为气体信号诱导植株产生防御反应.

  • 标签: 水杨酸甲酯 茉莉酸甲酯 气体信号 酚酸 诱导抗性
  • 简介:目的:研究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方法:应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对γ-MPS在钡玻璃表面吸附的特征谱带进行分析,根据C=O基谱带的变化判断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结果:γ-MPS低浓度时,分子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既有垂直取向又有平行取向;随着γ-MPS浓度的增高,垂直取向的分子逐渐增多,而平行取向的分子逐渐减少;当γ-MPS的浓度达到其在钡玻璃表面形成整体覆盖(单分子覆盖)时,γ-MPS分子在钡玻璃表面趋向于垂直取向.结论:揭示了硅烷偶联剂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特征,为新型复合树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硅烷偶联剂 无机填料 分子取向 复合树脂 钡玻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 A棕榈眼用凝胶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眼表面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 112例眼表面损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56例;研究组应用维生素 A棕榈眼用凝胶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维生素 A棕榈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结论:眼表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维生素 A棕榈眼用凝胶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将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眼表面损伤 维生素 A棕榈酸酯 玻璃酸钠 临床效果
  • 简介:以固定脂肪酶为催化剂,以DMSO/叔丁醇有机溶剂为反应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合成蔗糖。研究表明:月桂与蔗糖的摩尔比为大于8,反应温度为30℃,脂肪酶用量为0.3g,缓冲液的pH值为7.5,反应6h时,酯化反应的相对转化率较高。反应产物的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所合成的产物为蔗糖月桂

  • 标签: 固定化脂肪酶 酯化反应 蔗糖月桂酸酯
  • 简介:在目前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使用的萃取剂当中,含磷的萃取剂无论在品种方面还是吨位数量方面都占到50%以上。而在含磷萃取剂中,使用最为广泛,用量最大的品种则是前文中^[1]中,所述的P204-磷酸二异辛酸和本文介绍的P5-7异辛基膦单异辛基,这两个有机磷萃取剂,可以说是现代工业萃取剂产品中最引入注目的两颗星。

  • 标签: 异辛基膦酸单异辛基酯 性质 有机磷萃取剂
  • 简介:本文介绍了钛偶联剂及国内外生产企业,对钛偶联剂的品种、作用机理、选型、使用方法、应用等都作制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 标签: 钛酸酯 偶联剂 应用
  • 简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丙烯的主要消费国,以往产品供求缺口一直很大,但随着国内新建项目的投产,近来对外依存度已呈现下降趋势。今后几年,仍是丙烯装置建设的高峰期,行业扩能热度不减。

  • 标签: 丙烯酸 热度 扩能 新建项目 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