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部为岷峨山地,丛林茂密;东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土壤肥沃,适于耕种。全县面积4264平方公里。长江水系嘉陵江的一级支流——西汉水自东北经县境中部向东南蜿蜒流过。

  • 标签: 礼县 秦文化 考古 早期 长江水系 东南部
  • 简介:编钟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西周至西汉三十六套编钟所悬乐钟数量的考察,发现礼县圆顶山秦宗族编钟等三套秦编钟的数量与同时期中原及各地的编钟数量基本一致,从而得出《周礼》中关于各等级编钟所悬乐钟数量的规定,很可能是秦汉之际或西汉早期才形成的。

  • 标签: 春秋 编钟 价值
  • 简介:摘要工程管理是水利枢纽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工程管理的效用直接关系到一个该工程在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运行等诸多方面,只有严格高效的工程管理才能铸造优异合格的工程。

  • 标签: 崇礼县 水库 工程 管理 建设期 运行期
  • 简介:摘要本设计是针对甘肃省S329线上的一座中桥进行施工图设计,根据该桥的地址、水文、河道通航等实际情况和道路走向工程技术及规范的实际需要,对从跨度拟定,桥型选择,孔径确定,上部等细部构造计算,桩基础施工工艺到桥面施工工艺各要素进行设计计算。

  • 标签:
  • 简介:1998年11月,笔者在礼县盐官镇发现一批土锈斑蚀的铁器数件。经人辨认。有小锄、镰刀、铁铧等生产工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1件有铭文钺形铁铲。此铲打磨精细,高12.5厘米,宽12厘米。刃呈钺形,上部两侧有短肩,銎部呈“凹”字形,中部长方口。两侧表面铸阳文篆书“蜀郡”二字。

  • 标签: 铁器 礼县 生产工具 铭文
  • 简介: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礼县乞巧活动是一种集信仰、音乐、歌舞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它具有歌舞性、娱神性及功利性特征。研究乞巧民俗的文化形式及其价值,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乞巧 西和县 礼县 “巧娘娘” 特征 价值
  • 简介:陇南市礼县方言中有声母30个,韵母加个,声调4个,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礼县方言的特点。

  • 标签: 礼县方言 声韵调 共时与历时
  • 简介:招金矿业12月5日发布公告,公司与河北省崇礼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初步确定对崇礼县干沟深矿权、下两间房金矿等金矿资源区域进行合作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该县黄金矿产资源。未来二年,招金矿业将在资源整合中陆续投入勘探及建设资金。而崇礼县政府将给予招金政策及合作上的各项优惠,

  • 标签: 矿业开发 河北省 金矿 礼县 合作协议 资源整合
  • 简介:“5·12”地震过去四周年了,这场举世震惊的地震,见证了中国人的无畏与坚韧。如今,灾难虽已过去,但记忆却日久弥新。灾区人们现在生活得怎样?带着这种牵挂,记者近日深入到甘肃省天水市和陇南市“5·12”重灾区的一些县区进行采访,所见所闻却让人不无忧虑。

  • 标签: 灾后重建工作 甘肃省 礼县 重灾区 中国人 陇南市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春官”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它曾流传于甘肃省陇南一带,是一个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陇南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利用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来维持生计,使得春官这一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完好的保存下来,流传至今具有六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

  • 标签: “春官” 艺术特征 发展现状
  • 简介:<正>近几年,连续发生在礼县的多起农村麦场火灾和由于在公路晒粮打碾而引发的道路、交通火灾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彻底扭转被动局面,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礼县公安消防大队和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多方努力,做了大量工作,首次实现了今年夏收期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麦场火灾和因晒粮打碾引发的道路、交通火灾事故。主要做了十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打碾 机动泵 齐抓共管 灭火设施 公路干线 大局意识
  • 简介:2000年7月20日至23日,礼县县委、政府在“天嘉福地”礼县县城的文庙大殿.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礼县秦人西垂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兵马俑博物馆、宝鸡市考古队、甘肃省博物馆、大地湾文研所、陕西省陇县、凤翔县文博部门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 标签: 秦人 兵马俑 考古研究 文庙 礼县 上海博物馆
  • 简介:甘肃省礼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2015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深入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视察活动。视察组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督查力度,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进一步解决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标签: 重点项目建设 人大常委会 视察活动 礼县 人大代表 组成人员
  • 简介:礼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在红旗营乡召开第14次主任会议。此次主任会议,改变固有模式,采取听取专题汇报和深入实地察看以及组织讨论座谈的形式.力求更全面、细致、真实地了解工作开展情况,以便提出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建议和意见。这是对人大监督工作的充实和创新,是对开展代表活动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 标签: 人大常委会 主任会议 崇礼县 乡镇 人大监督工作 组织讨论
  • 简介:新一届县乡人大换届以来.中共崇礼县委从实际出发,重视和关心人大干部队伍建设,把人大干部的配备、培养、提拔和交流纳人党委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对人大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与党政干部同等看待,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共提拔使用2名县人大机关干部、内部科室调入充实3名科长。1名乡人大主席交流到乡长岗位。做到合理流动。有进有出。保持活力。

  • 标签: 干部队伍建设 人大干部 崇礼县 统筹安排 从实际出发 党政干部
  • 简介:天启棍是西棍中的名棍,其传承绝少出河州地界。调查发现,陇南礼县陈家"闩子棍"是河州天启棍的重要分支,自第二代传人传入,又融合少林大洪拳背景的陈家拳,丰富了天启棍的内容,在保持了传承的纯粹性的同时又有所创制,有陈家"闩子棍"之称。风格古朴凝练,动作朴实迅捷、技击性强,具有鲜明的古典棍术美。

  • 标签: 天启棍 陇南礼县 闩子棍 古典棍术
  • 简介:本文从两周时期常见的青铜方盒的主体功能入手,分析了带轮方盒的造型特点和规律.认为这类方盒所设之“轮”异化为装饰性的“轮足”。青铜方盒是其时流行于贵族妇女中的储物盒。兼具“弄”器功用。并据史籍所载先秦丧礼载枢“辐”、“轴”、“蜃车”的造型结构及相关文物资料所反映的先秦车制、“辆车”造型.对四轮方盒为载枢“挽车”说提出质疑,该说与史、实相悖,因而不能成立。

  • 标签: 四轮方盒 贵族妇女 首饰盒非“挽车”
  • 简介:礼县方言的舌叶音声母是礼县以及西汉水流域小片的主要语音特征,它主要来源于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是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北方方言中的另一种演变类型。

  • 标签: 礼县方言 舌叶音 古音演变
  • 简介:礼县是山区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境内有1公里以上的大小沟渠4725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变幅大(820米—2174米),年平均降雨量490毫米。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干旱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1自然原因。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干旱的气候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崇礼县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是坝上草原和坝下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地势陡,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雹灾、霜冻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威胁,而且加速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植被的破坏。2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水利设施重建轻管,养护不力,特别是部分机电井水浇地和河水水浇地排灌系统不配套,一旦受到暴雨和洪水袭击,就会造成淹没农田、冲毁堤坝甚至导致土地退化。同时,大量施用化肥,广种薄收,粗放耕作,造成土壤肥力普遍下降。多年来森林资源集中砍伐,导致用材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八五”末比“六五”末林地面积下降363万亩。森林资源的破坏使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地表裸露...

  • 标签: 农业生态环境 崇礼县农业 生态环境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