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特殊性,具有与其他年龄人群不同的注意特点:集中性深刻、情绪影响弱、稳定性强、广度宽、长于分配和转移。“积极老年”理念更加丰富和扩展了老年的涵义,相对于身体健康,这一理念更强调积极的心态和行动,相关研究结论给予支持。在构建积极老年的过程中,老年人应调整注意指向和范围,成功实现人生转型;综合应用多种注意,重点培养有意后注意。

  • 标签: 老年注意特点 积极老年 启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臻完善,人们的寿命也不断地延长。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值得全社会关注,所以护理工作者要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和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进行疏导,用启发、说教、安慰等方法及时解除患者心理障碍。

  • 标签: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已颁布10周年,我市也制定了《大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简称《办法》草案)。10多年来,我市的老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了相应的维护,老年人优待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2005年,全国老龄办会同国家21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5]46号,简称《意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全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社会和谐 老年歧视 年龄歧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老龄事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志愿服务活动是离退休人员参与社会的主要渠道。本文以胜利油田阳光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建设发展为例,探索老年志愿服务的可行性,并将之固化为积极老龄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 标签: [] 阳光老年,志愿服务,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第3天及出院前1天的SAS评分(47.36±5.27)分、(45.13±5.13)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结论:积极心理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积极心理护理 焦虑 满意度
  • 简介: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一座高速发展的移民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不断完善,移居深圳的人口不断增加,从而产生了比较特殊的老年群体,本土的老人、首批从祖国各地抽调参加深圳建设的离退休老人和年轻的创业者将其长辈接到深圳居住的老人。这座城市成为了不同语言、不同生活阶层、不同生活习性,来自四面八方人群的聚居地。伴随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深圳的老年人口也在迅速增加。

  • 标签: 深圳市 养老机构 辐射作用 离退休老人 人口老龄化 义工服务队
  • 简介:舞钢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8月建成投资近百万元的高标准网架结构地掷球场,他们曾成功的承办了全国老年人地掷球比赛和舞铜市一年一度的老年人地掷球团体赛和个人赛。

  • 标签: 地掷球比赛 老年人 舞钢市 体育协会 市政府 个人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者予积极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45)与积极心理干预观察组(n=45),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积极心理干预 老年 高血压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循证护理对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10例心绞痛患者,利用随机分配方法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的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则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满意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满意率,相比对照组而言较高,分别为90.91%、89.09%(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心绞痛患者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积极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老年痴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2022年6月~2023年9月收治时间,随机抛硬币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积极心理护理),对比分析阿尔兹海默症量表(ADAS)分数、焦虑分数、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ADAS分数、焦虑分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精神行为,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痴呆 积极心理 精神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积极运动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21年10月~12月对南通市某三级医院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知识是积极运动的前提,包括外部优势资源的输送,积极主动汲取新信息;信念是运动的动机,包括激发运动热情,促进运动自觉,增强运动信心;行为是运动的根本,包括运动处方个性化制订,运动依从性提升,运动体验正向激励。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在运动中形成正向情感体验,将内、外优势资源内化为运动信念,激发运动行为。护士应以知信行模式为指导,提高患者运动知识掌握程度,感知运动的正向激励,形成持续性运动行为。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康复护理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志愿者培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志愿者需求将持续增长,但老年志愿者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才支撑等问题,难以适应积极老龄化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老年志愿者培育的对策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拓宽筹资渠道;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激励机制,注重组织管理;加大志愿宣传,提高参与意愿等。

  • 标签: 积极老龄化 老年志愿者 培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集到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传统方式来护理,而治疗组的病人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去护理,在病人经过一定时间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患的满意程度显然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满意的有34例,较满意的有14例,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科学、安全的护理,不但极为安全和有效,并且对病人的尽快康复十分有益,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研究应用
  • 简介:为了使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变负面作用为正面效应,促进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上海老龄化状况和上海市老年人口的余暇生活及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余暇活动内容层次不高,老年体育人口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提出发展老年体育的建议.

  • 标签: 老年体育 积极老龄化 上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快心身积极疗法在老年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泌尿外科围手术期老年患者387例,按同一病区2个医疗组所收治患者分为医疗组一所收治的193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医疗组二所收治的194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结合简快心身积极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罗森伯格自信心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作为比较2组实施前后的评价指标。结果术后7 d观察组SAS评分为(31.13 ± 3.64)分,对照组为(48.45 ± 7.7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6.36,P<0.05)。术前1 d、术后7 d观察组自信心有效率分别为98.4%(190/193)、94.8%(183/193),对照组分别为86.6%(168/194)、85.1%(165/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3.27、14.66,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GSES评分为(26.79 ± 2.17)分,对照组为(16.86 ± 1.9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19,P<0.05)。结论简快心身积极疗法的应用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增加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有效提高医患沟通效率,促进康复。

  • 标签: 老年患者 简快心身积极疗法 围手术期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对有关老年人健身活动与积极情绪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讨论,在介绍、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简述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健身活动与积极情绪的关系;产生情绪效益的健身活动的类型。

  • 标签: 老年人,健身活动,锻炼,积极情绪,心理健康
  • 简介:随着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预后不良的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实现临终期人道主义关怀,陪伴逝者平淡快乐而又拥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段路程,一直是近年来医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姑息治疗作为一种选择走进人们的视线。该文从生命伦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剖析姑息治疗的积极意义,从医患双方的角度分析姑息治疗在中国实施的困难和障碍,倡导积极应用姑息治疗开展临终关怀,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促进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体现生命的尊严与终极价值。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肿瘤 伦理学 临床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