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精液成分男子的正常精液呈乳白色,有特殊的腥臭味,呈弱碱性pH值为7.2~。7.8或<7.2或>9.0可影响精子活力。蓄精日久,可射出淡黄色精液,如为棕红色或带血,称为血精,应考虑可能有精囊腺炎、前列腺炎等。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子容量占精液总量的<1%,精浆>99%。精浆容量的65%来源于精囊腺,约20%来源于前列腺,约10%来源于睾丸和附睾,5%来源于尿道球腺。

  • 标签: 男性 精液液化异常 睾丸 附睾 精囊腺炎 前列腺炎
  • 简介:目的:从精浆酸性磷酸酶入手,探讨针灸改善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密度、活率、活力)的机理。方法:118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月、6月后检测精浆酸性磷酸酶、精子密度、活率、活力。结果:精子活力及精浆酸性磷酸酶含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能改善不育患者精浆酸性磷酸酶水平。

  • 标签: 针灸疗法 不育 男性 酸性磷酸酶 精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液液化异常精液常规主要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11月精液常规检测673例标本,采用SCA精液分析系统对精液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快速前向运动(a级)、慢速前向运动(b级)、非前向运动(c级)以及极慢或者不动(d级)等进行检测,并按精液液化时间分为液化正常组(n=489)和液化异常组(n=184)。将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精液液化异常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精子活率(44.68±25.29VS49.14±23.52)、精子活力(37.67±22.71VS42.22±22.06)、a级(24.60±16.16VS27.62±16.28)液化异常组低于液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精子密度、b级、c级及d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液化异常可降低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a+b),减少a级精子的百分率,进而增加不育的可能性。

  • 标签: 精液 液化异常 精液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男性精液异常患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和护理,改善精液异常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对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男科就诊的住院130例精液异常患者中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与常规治疗并辅以饮食护理,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病人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出院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观察组患者精液质量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合理饮食可有效改善男性精液异常患者的精液质量。

  • 标签: 饮食护理 改善 精液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们对广西19所高校的217例大学生志愿者的精液进行了质量分析,竞有56.7%的大学男生精液质量异常,这个结果连我都吓了一跳。”昨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主任梁季鸿博士告诉记者,精液质量是男性生殖健康的“睛雨表”,56.7%男生精液异常,这是相当惊人的数据。

  • 标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液质量异常 男生 抽检 男性生殖健康 质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液检查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重要性,为男性不育的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不育男性精液检验结果。结果126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精液检查指标全部正常的共24例,占19.0%,其余102例(81.0%)的精液标本检查结果有一项或几项异常。结论精液分析在男性不育症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男性不育 精液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给予电针结合药饼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精液状况、性激素及前列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精液状况、性激素及前列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有效方法,尤其对改善前列腺功能效果明显。

  • 标签: 针灸疗法 不育 男性 精子 精子缺乏 精子减少
  • 简介:  3.2 治疗结果 中药组45例中,2例无精症患者经中药治疗2个疗程,精子活率在0.10以下者29例

  • 标签: 不育临床 临床观察 异常不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男性不育症原因很多,其中单纯精液不液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也有过一些报道,有人肌注某些蛋白酶或外用药治疗,但应用口服药物治疗精液不液化的报道甚少。我们采用口服多酶片治疗精液不液化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 标签: 用药治疗 精液液化异常 多酶片 临床观察 口服药物治疗 精液不液化
  • 简介:中医对于男子不育症的认识和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独特的经验。尤其是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 标签: 男子不育症 精液异常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液特征与后续睾丸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设计队列研究。参与者1963—1995年在哥本哈根精子分析实验室进行精液分析的32 442名男性。主要观察指标与丹麦男性总人口的睾丸癌标准化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有生育问题的夫妇中的男性比其他男性更容易罹患睾丸癌(89例,标准化发病率1.6;95%可信区间1.3~1.9)。肿瘤的发生与何时进行精液分析无必然联系。特定精液特征的分析表明,精子浓度低(标准化发病率2.3)、精子活力差(2.5)、畸形精子比例高(3.0)均与睾丸癌风险增加有关。而在其他癌症中,唯一显示发病率增加的是"腹膜和其他消化器官"肿瘤(6例;3.7,1.3~8.0),其中有2例可能是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而另有2例则大概率是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结论结果表明,精液质量差和睾丸癌发生存在共同的病因。精液质量差也可能与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率增加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液常规检验应用于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效果及对精液液化时间异常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临床资料,均行精液常规检验并对其检验报告中的精液(体积、液化时间、pH值)异常率、精子(活力、密度和正常形态率)等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统计。结果:在435份精液常规检验报告中,96.78%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查异常。结论:精液检查可早期发现男性患者的精液异常情况并做出准确判定,可为男性不孕症的有效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精液常规检验 精液液化时间 异常率
  • 简介:精液精子异常,临床上常依据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和精子数正常性不育。本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很多疾病或因素均可导致男性不育,而在男性不育中约有70%为精液精子异常所致。根据临床观察,导致精液精子异常的主要原因以副性腺感染、免疫因素、理化原因和精索静脉曲张最为多见。笔者自2003年5月-2008年5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液精子异常导致的不育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精子异常 精液分析 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 男性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二六六子汤对精液异常的不育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评价其治疗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采用五子衍宗丸进行治疗的不育症患者与采用二六六子汤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资料的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五子衍宗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二六六子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每组患者各5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要高,且治疗后的精液各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治愈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均有较高的疗效,其中二六六子汤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五子衍宗丸,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精液异常 不育症 二六六子汤 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精浆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386例精液异常组和100例生育功能正常对照组精浆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两组间的水平差异。结果粘稠性精液组精浆锌(Zn)、钙(Ca)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粘性对照组(P〈0.05),铜(Cu)、铁(Fe)、镁(Mg)、镉(C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或少精子组精浆锌含量明显低于精子密度正常组(P〈0.01),镉含量明显高于精子密度正常组(P〈0.01),铁、铜、钙、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率低下组精浆锌含量明显低于活动率正常组(P〈0.05),镉、铜含量明显高于活动率正常组(P〈0.05),铁、钙、镁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中锌、铜、钙、镉等微量元素含量与精液异常具有显著相关性;精浆铁和镁含量与精液质量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精液异常 精浆 微量元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