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和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手足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游离股前外侧皮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比较组织的成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组织的成活率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组织的成活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 皮瓣 手足软组织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手外伤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手外伤修复手术,研究治疗组采用皮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88.24%,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67.6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研究治疗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72.56±10.73天)和住院时间(14.33±5.89天)均远远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93.32±13.95天)和住院时间(19.17±7.37天)。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皮移植修复应用于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后适宜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已进行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行改良后的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缝合处的分泌物情况以及口腔的清洁度、舒适度等方面。结果实验组的各方面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57.78)(P<0.05);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更轻,缝合处的分泌物更少,口腔的清洁度及舒适度更好。结论对于口腔颌面组织修复术后的患者,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伤口恢复的时间,预防术后的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使口腔有更好的舒适度。

  • 标签: 口腔颌面 组织瓣修复术后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皮或者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数表法),各50例。研究组采用指背筋膜蒂皮修复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手指功能。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两点辨别试验距离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指耐磨率高于参照组,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经指背筋膜蒂皮修复术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手指屈伸功能受限率。

  • 标签: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皮与掌背动脉岛状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皮类型分为A组(桡动脉掌浅支皮,34例)和B组(掌背动脉岛状皮,26例)。两组患者均在创面处理后设计皮,切取相应位置的皮并移植缝合,术后常规固定和抗凝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皮成活率、外观、感觉功能状况。结果A组患者对皮外观的满意度和优良率优于B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的皮均成活,B组皮远端坏死者3例(11.54%),两组皮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皮辨别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外观更佳,成活率高,适应症广泛,可有效地修复手部小面积的缺损。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外观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H型皮移植手术。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1例,对该患者采取H型皮移植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手部的感觉功能情况。结果手部的感觉功能对比方面,治疗前患者手部的感觉功能显著优于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应用H型皮移植手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患者的感觉功能,提高成活率。同时术后皮质量较好,是治疗手部纤维组织细胞瘤较理想的皮之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改良尺侧上副动脉游离皮瓣 手部皮肤缺损 临床应用级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跗外侧皮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诊的34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予以跗外侧皮转移修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4例患者,经跗外侧皮转移修复,皮均成活,成活率100%(34/34),且血运良好。一方面,受区外形基本满意,不用二次皮整形,且皮色泽十分逼真,外形不会显得臃肿,手部触觉与痛觉恢复正常。另一方面,供区创面愈合好,均呈Ⅰ期愈合,仅5例可见遗留色素沉着,未见痛性瘢痕,对正常行走无影响。结论跗外侧皮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跗外侧皮瓣 转移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牙龈退缩患者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胶原基质组(13例)与结缔组织组(12例),胶原基质组接受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治疗,结缔组织组则接受自体结缔组织治疗,调查两组患者对疗效满意率与根面覆盖率,并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实施统计学处理。结果胶原基质组满意率、根面覆盖率均明显高于结缔组织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牙龈厚度、临床附着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胶原基质组显著优于结缔组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退缩治疗中应用胶原基质替代上皮下结缔组织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龈厚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退缩高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牙龈退缩 胶原基质 上皮下结缔组织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手部软组织缺损皮修复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7 年 1月~ 2018 年 5月我科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行皮修复术的患者 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 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特殊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并以自制的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手部恢复情况,包括外形、功能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 96.67%( 58/60)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 81.67%( 49/6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手部软组织缺损皮修复术术后患者的治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术 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指动脉逆行岛状皮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皮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随访34例指端缺损患者,随访时间20-30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皮面积;皮及其供区,以及对侧指相应区域的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患指及对侧指关节活动度。记录皮及其供区的疼痛情况。通过MHQ量表评价患者对皮外形的满意度。通过CISS量表评价患指冷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的两点辨别觉、MHQ(外观)结果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皮。单丝触觉、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冷不耐受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时,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的感觉恢复及术后手指外观恢复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皮

  • 标签: 回顾性研究,指端缺损修复,疗效比较,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穿支皮修复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83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分别予以胸腹带蒂皮术、穿支皮修复术,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以及外形恢复良好,总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2.38%(2/42)显著少于对照组17.0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予以穿支皮修复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应有价值高。

  • 标签: 穿支皮瓣修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跗外侧动脉皮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行游离植皮修复;观察组行跗外侧动脉皮修复;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15例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观察组行动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于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给予跗外侧动脉皮修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跗外侧动脉 皮瓣修复 足背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在手指组织缺损中应用。方法对2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血管蒂的腕横纹游离复合组织进行修复。结果术后19例皮全部成活1例皮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4-8个月,皮质地、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修复手指创面,血管解剖较恒定,操作简便,供区直接缝合,伴有肌腱缺损一期行掌长肌腱移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掌浅支 游离皮瓣 手指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足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采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部损伤情况,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部缺损面积平均平均面积34.6±7.4cm2,一期修复8例,二期修复3例,均成功游离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修复创面,术后皮片均存活,2例发生远端皮缘表面坏死,换药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皮挛缩患者。结论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皮面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桡动脉穿支 皮瓣 手部软组织损伤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营养皮修复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6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皮修复,实验组33例行周围神经营养皮修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皮成活率为100%(33/33);对照组皮成活率为90.91%(30/33);成活皮中质地较差的实验组仅1例,对照组有6例;成活率及质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围神经营养血管皮大大提高了皮成活率,且皮质地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神经营养 皮瓣修复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将穿支皮修复手术实行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予以治疗的3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参考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差异性分组,一组收入15例,腹部带蒂皮修复手术用于参照组,穿支皮修复手术用于实验组,仔细计算2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统计率与术后并发症统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统计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有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统计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有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穿支皮修复手术治疗得到较优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带掌长肌腱的腕横纹游离皮在手指复合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7例手指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通过急诊或择期手术,采用同侧带掌长肌腱的游离腕横纹皮修复创面,皮根据需要可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7例皮均成活,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色泽好,无臃肿,质地柔软,静止两点辨别觉为3~5m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本组中手指功能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可一次性修复患指创面和肌腱缺损,重建患指运动及感觉功能,且皮外形、质地较好,是目前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腕横纹皮瓣 手指 复合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皮修复术应用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将2016.03月至2017.0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实施胸腹带蒂皮修复术、穿支皮修复术。比较两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94.12%)更高,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5.26±1.23天)、愈合时间为(6.28±1.02天)更短(p值<0.05)。结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采用穿支皮修复术的效果较好。

  • 标签: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术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