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细胞周期阻断与细胞周期蛋白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进行细胞周期检测,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水平。结果姜黄素0—10mg/L作用24h可将K562细胞和HL-60细胞阻滞于G0/G1期,该期细胞比例增加;阻断细胞从S期向G2/M期转化,G2/M期细胞比例减少;姜黄素作用24h减少K562细胞和HL-60细胞CyclinD1、CyclinB1的蛋白水平,但几乎不影响K562细胞和HL-60细胞CyclinA的蛋白水平。结论姜黄素扰乱K562细胞和HL-60细胞细胞周期进程与CyclinD1和CyclinB1的蛋白水平减少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姜黄素 细胞周期阻断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 CYCLIN
  • 简介:临床上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难以鉴别,缺乏早期诊断依据,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逆转录酶。与细胞周期、衰老、凋亡和永生化密切相关,恶性肿瘤中端粒酶激活而使细胞获得永生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在蛋白细胞周期调控网络中发挥负调节作用,而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提示二者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均有异常,可能联合参与肾上腺肿瘤的发生、发展,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端粒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联合外周血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mRNA检测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阴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治疗的80例子宫颈炎等子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基因芯片检测2组患者子宫颈石蜡包埋组织的HPV-DNA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yclin A、CDK2 mRN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以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HPV-DNA和外周血cyclin A、CDK2 mRN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HPV-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75.00%(60/80)比13.75%(11/80),P<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cyclin A、CDK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8、1.49±0.07,均高于对照组(0.11±0.03、1.14±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1次(OR=3.093,95% CI 1.386~6.899,P=0.021)、初产年龄≤18岁(OR=3.684,95% CI 1.651~8.219,P=0.013)、HPV-DNA阳性(OR=4.125,95% CI 1.849~9.202,P=0.001)及外周血cyclin A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OR=3.800,95% CI 1.703~8.478,P=0.006)、CDK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OR=4.821,95% CI 2.161~10.756,P=0.008)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PV-DNA和外周血cyclin A、CDK2 mRNA单独及三者联合诊断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95% CI 0.700~0.838)、0.756(95% CI 0.688~0.823)、0.755(95% CI 0.689~0.820)、0.827(95% CI 0.766~0.888)。结论HPV-DNA和外周血cyclin A、CDK2 mRNA相对表达量可用于辅助诊断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且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鳞状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A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诊断
  • 简介:摘要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因子,其生物学功能在于连接外界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与细胞周期调控的纽带,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直接或间接引起Cyclin D1过表达将导致细胞增殖调节机制失控、细胞周期进程加速,导致肿瘤发生、发展;Cyclin D1的编码基因CCND1扩增与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性综述了Cyclin D1的生物学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其对预后、疗效预测作用,以及有关治疗靶点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治疗靶点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 标签: 细胞周期蛋白D1 预后 疗效预测 进展
  • 简介:纵览近年高考和模拟试题,教学中的易错点一直备受各类命题者的青睐。'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主要考点集中在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细胞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上,在历年的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2012年以来,上海卷、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安徽卷等高考试题中均涉及有关内容。易错点1:细胞周期概念理解不清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2.概念解读(1)前提条件: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

  • 标签: 易错透视 细胞周期易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 (CDKL5)基因新生变异致早发性婴儿癫痫性脑病2型(EIEE2)的临床特点、诊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12日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的1例CDKL5基因新生变异致EIEE2患儿的病史资料、辅助检查及诊治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诊治思路和未来展望。结果患儿,女,年龄13 d 23 h,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抽搐,使用抗癫痫药物效果欠佳。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发现患儿CDKL5基因存在c.119C>T/ p.A40V杂合变异,此变异为新发变异。结论CDKL5基因新生变异致EIEE2是值得被关注的罕见病,早期发现并进行基因诊断是提高诊治率的关键。

  • 标签: CDKL5基因突变 早发性婴儿癫痫性脑病 基因诊断
  • 简介:立博昔利布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由G1期向S期转换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立博昔利布和来曲唑联用已于2017年3月13日在美国获批,作为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阴性的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晚期和转移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来曲唑联用较单独使用来曲唑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耐受性较好。介绍该药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观察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标签: 立博昔利布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乳腺癌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胚层发育不良A1(ectodysplasin-A1,EDA1)蛋白成釉上皮细胞(ameloblast-like epithelial cell,LS8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野生型EDA1基因质粒pCR3-Flag-EDA1-W(野生组)、综合征型突变EDA1基因质粒pCR3-Flag-EDA1-H252L(突变组)及空载体质粒pCR3-Flag(对照组)转染LS8细胞,培养0、24、48、72、96 h时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A值),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上述实验重复3次。结果培养72 h,与对照组(0.105±0.032)相比,野生组细胞增殖活性(0.201±0.009)显著增加(P<0.05);培养96 h,与对照组(0.168±0.054)及突变组(0.194±0.059)相比,野生组细胞增殖活性(0.386±0.066)显著增加(P<0.05);各时间点突变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5.4%±2.1%)及突变组(66.6%±3.1%)相比,野生组G0/G1期细胞分布比例(51.2%±1.1%)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23.1%±2.0%)及突变型组(21.9%±1.8%)相比,野生型组S期细胞分布比例(37.3%±2.4%)显著升高(P<0.01);突变组细胞周期细胞分布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生型EDA1基因可促进LS8细胞增殖,并促进G0/G1期细胞向S期转化;综合征型突变EDA1基因(EDA1-H252L)使EDA1蛋白促进细胞增殖和调控细胞周期的功能丧失。

  • 标签: 外胚叶发育不全蛋白质类 成釉质细胞 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先天缺牙
  • 简介:摘要面对各种因素导致的DNA损伤,细胞有一套应答修复机制。其中细胞周期阻滞在DNA损伤应答修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修复受损DNA创造了条件。关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集中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与细胞周期检查点等方面。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损伤位点募集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激酶(PIKKs)可引起细胞周期检查点相关蛋白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等常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中,招募的损伤修复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调控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综述了主要DNA损伤修复形式与细胞周期阻滞之间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 标签: DNA损伤 DNA修复 DNA断裂,双链 细胞周期阻滞 G1/S/G2检查点
  • 简介:肿瘤已经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与原癌基因激活或功能增强、抑癌基因失活或功能缺失、凋亡调节基因以及DNA修复基因异常有关。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HSP70和p27两者在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以及两者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标签: HSP70 p27 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5例胃癌患者与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CyclinD1基因第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结果CyclinD1(A870G)基因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和GG型,基因型在胃癌组与时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clinD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携带CyclinD1AA基因型个体惠胃癌的危险性增高。

  • 标签: 胃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多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能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分裂周期。包括分裂间期的遗传物质复制和分裂期的遗传物质的均分两个过程。1.真核细胞增殖例1在观察下列几类细胞的分裂时,观察不到纺锤丝的有()

  • 标签: 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细胞增殖 纺锤丝 生发层 肝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周期通路中的细胞周期蛋白B2(CyclinB2,Ccnb2)在人、大鼠、树鼩不同种属的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人、大鼠、树鼩中CyclinB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CyclinB1mRNA在人、大鼠和树鼩的肝癌中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均为P<0.05);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在大鼠、树鼩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其余各组织间mRNA表达水平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yclinB2有可能是影响肝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之一。

  • 标签: 细胞周期蛋白B2 跨种属 肝癌 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对大鼠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角质形成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pADM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SKL2001组、pADM+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大鼠角质形成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以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ADM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Wnt3a,β-catenin,LEF-1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Wnt3a,qPCR:2.489±0.414比1.210±0.242,t=4.068,P<0.05;Western blot:0.571±0.043比0.217±0.071,t=7.401,P<0.05;β-catenin,qPCR:2.594±0.244比0.818±0.188,t=9.877,P<0.05;Western blot:0.794±0.031比0.420±0.026,t=16.12,P<0.05;LEF-1,qPCR:2.816±0.190比0.896±0.090,t=9.702,P<0.05;Western blot:0.700±0.124比0.276±0.090,t=4.781,P<0.05;Cyclin D1,qPCR:2.708±0.305比0.922±0.095,t=15.720,P<0.05;Western blot:0.554±0.097比0.166±0.067,t=5.723,P<0.05);pADM+FH535组Wnt3a,β-catenin,LEF-1和Cyclin D1表达水平低于pADM组(Wnt3a,qPCR:0.350±0.049比0.964±0.159,F=49.890,P<0.05;Western blot:0.192±0.106比0.485±0.028,F=47.780,P<0.05;β-catenin,qPCR:0.431±0.149比0.919±0.074,F=39.430,P<0.05;Western blot:0.174±0.013比0.386±0.048,F=49.950,P<0.05;LEF-1,qPCR:0.502±0.067比0.954±0.112,F=79.130,P<0.05;Western blot:0.091±0.037比0.377±0.055,F=121.000,P<0.05;Cyclin D1,qPCR:0.264±0.049比0.962±0.037,F=105.500,P<0.05;Western blot:0.111±0.053比0.297±0.023,F=137.300,P<0.05)。结论pADM有类似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的作用,其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提高大鼠角质形成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FH535可阻断pADM对Cyclin D1的激活作用。

  • 标签: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Wnt信号通路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检测前列腺癌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凋亡细胞密度,探讨Cyclins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CyclinA、B1、D1、E和PCNA的表达,应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IST-DT)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62例前列腺癌组织分化愈差,PCNA评分愈高,细胞凋亡密度愈低;前列腺癌组织中Cyclins蛋白表达与凋亡细胞密度呈负相关(P〈0.01),与PCNA评分呈正相关(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与PCNA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Cyclins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缩短了细胞周期,使癌细胞增生活跃,凋亡减少,恶性表型增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 细胞凋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