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因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一直成为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的探讨和治疗方案的研究呈现多样化,本文就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在脊髓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脊髓损伤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继发性损伤 神经修复 综述
  • 简介:摘要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mt-COX,E .C .1.9.3.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omplex IV),是呼吸链末端的限速酶,参与能量供应、细胞凋亡、新陈代谢、活性氧产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哺乳动物中95%的氧是通过mt-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mt-COX在能量产生与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异常涉及多种疾病,尤其mt-COXI是其核心基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 呼吸链 线粒体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患儿 女,3月龄,因“喂养困难、体重不增3个月,发现重度贫血1 d”就诊,患儿生后1 d起病,以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体重不增、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输血依赖性贫血、高乳酸血症,于8月龄死亡。基因检查示COX10基因存在c.674C>T(p.Pro225Leu)纯合变异,父母为杂合子,诊断为COX10基因变异相关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陷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胞色素C注射液不同用法时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进行考察。方法分别测定了细胞色素C注射液以及其用2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各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结果与结论细胞色素C注射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在105~134mOsmol/kg之间,低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其用25%和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分别在1640mOsmol/kg和610mOsmol/kg附近,均高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而其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在286~299mOsmol/kg之间,均处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范围内。

  • 标签: 细胞色素C注射液 用法 渗透压摩尔浓度
  • 简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窒息(主要是产前和产时)导致的脑缺氧和或缺血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损伤疾病,我院在1999年11月~2002年11月应用细胞色素C高压氧、小剂量甘露醇治疗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细胞色素C 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甘露醇 细胞呼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Beclin-1、细胞色素C(CytC)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HFMD患儿分为普通型组和重症组,每组30例;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行包皮环切术且无基础疾病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Beclin-1、CytC、S100B蛋白水平;检测重症HFMD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Beclin-1、CytC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Beclin-1和CytC对重症HFMD的预测效能。结果重症HFMD患儿血清Beclin-1、CytC水平较其他2组显著升高(P<0.01);普通型组患儿血清Beclin-1、Cyt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较,重症及普通型组HFMD患儿血清Beclin-1、CytC水平显著下降(P<0.05)。重症HFMD患儿脑脊液Beclin-1、CytC水平较普通型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进入恢复期后脑脊液Beclin-1、Cy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清Beclin-1、CytC水平与S100B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当血清CytC在38.785 ng/ml时其Youden值最大,为0.533,其对重症HFMD预测的灵敏度为56.67%,特异度为96.67%。血清Beclin-1在6.560 ng/ml时其Youden值最大,为0.467,其对重症HFMD预测的灵敏度为46.67%,特异度为100.00%。两个指标并联检测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度为96.67%,对预测重症HFMD的价值最高。结论血清Beclin-1、CytC有助于判断HFMD病情轻重及治疗效果;二者并联检测对重症HFMD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Beclin-1 细胞色素C 手足口病 线粒体 自噬
  • 简介:摘要毛囊黑色素细胞(McSCs)是一种特殊的干细胞群,存在于毛囊隆突区中,调控含色素毛囊的再生。复杂的外部微环境和宏观环境结合内部因素,调控着生理性毛发再生和病理损伤中McSCs的静止和激活。McSCs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有助于探索正常黑色素细胞发育的潜在分子机制,以及干细胞系统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病理过程。该文通过综述McSCs生存、维持、增殖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以及在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示McSCs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作为通用供体的巨大潜力。

  • 标签: 黑素细胞 干细胞 毛囊黑色素干细胞 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CYP3A7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绝经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测定185名内蒙古地区健康绝经期妇女经SspI酶切后CYP3A7基因多态性,同时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前臂骨密度。结果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正常组TT型84.4%,TG15.0%,GG0.7%,骨质疏松组TT型71.1%,TG26.3%,GG2.6%,等位基因频率正常组T为91.8%,G为8.2%;骨质疏松组T为84.2%,G为15.8%。通过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身高、体重、BMI,结果显示,CYP3A7基因型与左前臂BMD有相关性(P〈0.05)。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P3A7基因型与蒙古族妇女前臂BMD有关联(P〈0.05),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 标签: 蒙古族妇女 骨质疏松症 CYP3A7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盘黑色素细胞瘤(MCOD)的超声形态、超声造影特点,观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MCOD患者35例(35只眼,35个病灶),分析病灶的超声检查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伴随表现、病变内部血流灌注情况等。其中13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9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形态:6个病灶(17.1%)超声表现为视盘前半球形强回声,29个病灶(82.9%)表现为视盘前局限隆起强回声;大小:病灶最大基底径(4.0±0.8)mm,高度(1.9±0.4)mm;内部回声:8个病灶(22.9%)内部回声均匀,27个病灶(77.1%)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35个病灶(100%)边界均清晰;伴随表现:15个病灶(42.9%)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19个病灶(54.3%)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16个病灶(45.7%)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13个病灶中11个(84.6%)内可见造影剂微泡填充。结论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诊断MCOD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超声造影 视盘黑色素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色素性贫血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组42例,地中海贫血组42例,健康对照组42例,测定各组红细胞容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比较红细胞容积,对照组数值大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照组均小于贫血组,且与缺血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小细胞色素性贫血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2021年4月到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共计60例,分成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然后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参照组),检测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值,比较四者参考区间和改变状况。结果:地中海贫血组及缺铁性贫血组的平均MCV值、MCH值和MCHC值均显著比参照组更小,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缺铁性贫血组的RDW值和参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181-02摘要细胞色素P450(CYPs)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超家族基因编码的同工酶,负责内源性底物、外源性物质和许多其他合成性化学物质的代谢。CYP3A亚家族成员因为其含量最多、底物谱大,是药物代谢反应中最主要的限速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YP3A的代谢模型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CYPs) 代谢模型 细胞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诊断特征,并与睫状体黑色素瘤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患者22例(22只眼),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睫状体黑色素瘤患者23例(23只眼)作为鉴别,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UBM检查显示21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呈高回声14例、中等回声4例、低回声3例,17例侵犯虹膜及房角,1例侵犯巩膜;15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呈中等回声5例、低回声10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22例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21例,15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23例睫状体黑色素瘤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15例、蕈状7例,22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峰值强度低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平均渡越时间长于睫状体黑色素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的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细胞瘤 黑色素瘤 超声生物显微镜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造影剂
  • 简介:目的克隆和测定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全序列。方法提取剑尾鱼肝脏的总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Teasyvectorsystem中的T载体上,筛选转化子,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挑取重组质粒pGEM-T-xhcytb11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获得了剑尾鱼线粒体cytb基因的全序列,共1140bp。结论用BLAST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比较,显示剑尾鱼与其他鱼类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剑尾鱼与其他13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是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 标签: 剑尾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滇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滇南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45例的资料,分析CYP2C19基因分布情况,分析其与民族、年龄、性别、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245例患者CYP2C19基因的7种表型*1/*17、*1/*1、*1/*2、*1/*3、*2/*2、*2/*3、*3/*3所占比例分别为2.86%、38.37%、39.18%、5.31%、9.39%、4.08%、0.82%,超快代谢者占2.86%,快代谢者占38.37%,中间代谢者占44.49%,慢代谢者占14.29%。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突变频率观察值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 > 0.05),具有恒定性及群体代表性。使用Fisher检验发现滇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分布与民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种类无明显关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滇南地区人群与东莞、江西、福建、川北、赤峰、厦门、陕西、昆明地区人群CYP2C19基因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0.001、0.045、0.008、0.001、0.005、< 0.001、0.016)。结论滇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分布与民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种类无明显关联。CYP2C19基因分布与地区分布相关,可以指导不同地区个性化用药。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基因表达 基因频率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冠状动脉疾病 脑缺血 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 滇南地区
  • 简介:摘要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核心蛋白2(UQCRC2)作为线粒体复合体Ⅲ的关键亚基,在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UQCRC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UQCRC2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核心蛋白2 线粒体 恶性肿瘤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治疗和预防烧伤与创伤后色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采用皮肤磨削和表皮细胞移植及药物治疗。方法采用病人治疗进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通过临床治疗皮肤磨削和表皮细胞移植对烧伤和创伤后的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皮肤磨削和表皮细胞移植治疗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磨削 表皮细胞移植 色素脱失 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