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和重视大气颗粒PM2.5的源解析技术。然而,大气颗粒PM2.5源解析技术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受体模型的概念,然后再使用受体模型去研究大气颗粒PM2.5内部复杂性各项组成部分,最终实现提升大气颗粒PM2.5的源解析技术的目的。

  • 标签: 大气细颗粒物 PM2.5 源解析 受体模型
  • 简介:1952年12月,英国伦敦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持续近一周的浓雾无法散去,伦敦市中心连续48小时能见度不足50米。空气污染使大量居民健康恶化,约1.2万人因这次空气污染事件死亡,患病者不计其数。这次震惊英伦及世界的空气污染事件,促使英国在1956年通过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案》。

  • 标签: PM2 5 颗粒物 空气污染 污染事件 居民健康
  • 简介:最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却不断下降,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标签: PM2 5 细颗粒物 定名 中文 国民生产总值
  • 简介:摘要 本文从水蒸气对环境空气中颗粒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水蒸汽是影响环境空气中颗粒PM2.5)浓度变化产生雾霾的载体并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 标签: 细颗粒物(PM2.5) 水蒸汽  影响因素    
  • 简介:利用北京、上海、兰州、香港和南京5个城市街道灰尘与大气颗粒PM2.5)中各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城市街道灰尘与PM2.5的元素组成特征,并利用对数浓度图和分歧系数法探究两者元素组成的差异及其与人为源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城市街道灰尘和PM2.5中,元素Fe、Al、Ca、K、Na占绝大部分(街道灰尘约占97.48%,PM2.5约占90.11%),元素Ti、Mn、Zn、Pb、Cu、Cr和Ni仅占较小的比例(街道灰尘约占2.51%,PM2.5约占9.60%),元素As和Cd含量则更少(街道灰尘约占0.01%,PM2.5约占0.29%)。5个城市街道灰尘与PM2.5元素组成的分歧系数为0.627—0.801之间,平均值为0.711,处于较高水平,即城市街道灰尘与PM2.5的元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人为源元素(Zn、Pb、Cu、Ni、As、Cd、Mn、K、Cr)在PM2.5中的富集程度高于街道灰尘,城市街道灰尘和PM2.5中人为源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也较大(r=0.783,P〈0.01)。Al、Ti、Ca、Fe等典型的地壳元素中,仅Ti元素在街道灰尘中富集,Al、Ca和Fe元素有时富集在街道灰尘中,有时富集在PM2.5中,其含量也未呈明显相关。此外,内陆城市的Na元素在街道灰尘中富集,沿海城市的Na元素则多在PM2.5中富集。

  • 标签: 街道灰尘 PM2.5 元素组成 浓度图 分歧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大气颗粒对大鼠肺的炎症损伤和氧化应激的损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气管滴注染毒,测定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歧化酶(SOD);同时,取右肺组织,提取RNA,PCR检测MIP-2和IL-1β的表达量。结果:对照组体重逐渐增加,而各染毒组体重逐渐减少,LDH、AKP、白蛋白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CP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均有剂量-反应关系。MDA、SOD各指标,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肺部MIP-2和IL-1β的表达量也相应增加。结论:PM2.5对肺组织中产生炎症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对肺组织造成损伤。

  • 标签: PM2.5 肺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Wistar大鼠 大气颗粒物
  • 简介:摘要:大气颗粒PM2.5)源头复杂,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威胁引起广泛关注。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生物质燃烧等多元化排放源导致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居高不下。PM2.5的复杂性体现在不同源头的贡献差异、气象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复杂的物质成分及形成过程。治理应从源头出发,加强排放源监管,推动清洁能源使用。科学治理需要深入了解PM2.5的来源、分布和化学成分,结合大气模型和监测技术,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综合考虑城市特点,实施差异化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协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市民形成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城市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 标签: 大气细颗粒物,PM2.5,成因,生态环境效应,可持续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雾霾天气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雾霾天气的产生主要受到大气颗粒PM2.5)的影响,当大气污染中颗粒水平升高,不仅会使可见度降低,还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大气污染中的颗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PM2.5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PM2.5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大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PM2.5 心血管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气颗粒暴露下的大鼠肺部炎症给予褪黑素(MLT)对其疾病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实验室52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LT组和对照组,每组27只。52只大鼠均采用烟熏加气管注入脂多糖复制肺炎模型,其中MLT组在造模前30分钟腹腔注入褪黑素(MLT),观察两组大鼠28天后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结果MLT组白细胞计数、IL-8、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显示(P<0.05);MLT组MOA、NO、M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褪黑素对大气颗粒暴露下的大鼠肺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作用显著,可帮助减少大鼠肺内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 标签: 肺炎症 氧化应激 褪黑素 大气细颗粒
  • 简介:最近,几场大雾让PM2.5出了名。PM2.5是什么?它有一个更容易理解的中文名——颗粒,也称作"可入肺颗粒",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2.5微米是什么概念?人的头发直径大约是70微米,这就比最大的PM2.5还大了近30倍。这些颗粒如此细小,肉眼是看不到的。

  • 标签: 中文名 直径 固体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五个公共建筑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PM2.5颗粒浓度的现场测试和对标分析,探究了各类公建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影响因素,并研究了室内PM2.5与其他粒径颗粒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实测发现五个公建室内PM2.5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室外源为各类公建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因此,为控制室内PM2.5浓度,保证室内人员健康,建议提高门窗气密性,减弱门窗、缝隙等的渗透作用;对进入室内的新风作过滤处理;过渡季节新风量加大时,尤其要注意对新风的过滤和净化。此外,在室内发尘较严重的区域,在新风处理的同时,建议采用局部排风或净化设备。

  • 标签: 公共建筑 PM2.5来源 影响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飘浮的颗粒,其直径小于2.5微米(1微米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因为这些颗粒太轻,很难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飘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目前这些小颗粒对人体细胞损伤已是公论。比如,对呼吸系统和

  • 标签: 小颗粒物 呼吸系统 细胞损伤 征求意见稿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微米
  • 简介: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也叫超灰尘。与较大的空气颗粒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更长、输送的距离更远,最远的传送距离有2000公里,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 标签: 大气环境质量 有害物质 负面影响 人体健康 距离
  • 简介:目的:研究大气颗粒污染PM2.5)浓度及对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测定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市某城区PM2.5浓度,比较不同PM2.5浓度对A549细胞炎性因子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北京市颗粒污染PM2.5日均值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为174.3μg/m3、143.5μg/m3、166.7μg/m3、189.6μg/m3,四季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气颗粒污染PM2.5对肺上皮细胞IL-6、TNF-α的影响,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M2.5浓度升高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时间延长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气颗粒污染浓度升高会使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增强。

  • 标签: 细颗粒物 肺上皮细胞 IL-6 TNF-Α
  • 简介: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了人口增长、交通拥堵和工业排放等问题,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其中,PM2.5颗粒是城市空气质量中最主要的污染之一,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环境均有严重影响。为了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PM2.5颗粒组分在线监测技术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PM2.5颗粒组分在线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 标签: PM2.5颗粒物 在线监测技术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组分分析
  • 简介: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受到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particulatematter)被称为PM2.5,由于其来源多样,生成理化过程复杂,有的PM2.5可能会因为带有毒性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全球对PM2.5的长期观测记录较少,近些年美国宇航局转发了加拿大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他们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资料反演得到2001—2006年平均全球PM2.5浓度分布(图1),从图中可以看到,从中国东部到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是PM2.5的大值区,即包括中国东部和西北地区、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是PM2.5浓度大值区。这一反演结果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参考,

  • 标签: PM2 5 美国宇航局 撒哈拉沙漠 汽车尾气排放 大气环境
  • 简介:这是我的亲身体验。在2010年以前,我经常咳嗽,血压也高,多年试过各种药也没有什么效果,体重超重30多斤,基本无药可救。听说跑步可以治疗咳嗽,于是开始跑步。

  • 标签: 黄历 2010年 亲身体验 咳嗽 跑步
  • 简介: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很多地方都经历了一轮雾霾天气。这让不少人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那就是PM2.5。11月16日,环保部发布消息,在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这个PM2.5的指标,将会首次被纳入监测范围。那PM2.5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这个标准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关系?

  • 标签: 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 PM2.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