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本文旨在经过对中国近代,主要是1862年至1945年间日本在上海的经济活动的考察,勾载这一时期日本在上海的金融、交通运输、贸易、纺织、杂货制造和地产保险各业的演进轨迹,以探讨日本在此阶段内对沪投资的特点。

  • 标签: 日本 贸易商 制造业 在华投资 经营 日元
  • 简介:日寇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其“适地适产主艾”的指导下进行的。日寇对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首先是从建立殖民经济体系开始,内容涉及工业、农业两个大的方面。侵略手段主要采取公开掠夺、走私、低价收购等,使华北地区成为其侵略资源的供应基地,严重摧残了华北地区的经济,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标签: 日本奉帝国主义 适地适产主义 华北 经济侵略
  • 简介:<正>美国在十九世纪最后的三十年,主要侵路目标在南、北美州。为了争夺菲律宾、关岛、夏威夷等殖民地,它又和西班牙开战。待它解决这些地区的问题后再把注意力转向中国时,其它帝国主义已经在中国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美国在1899年提出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也因此,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比其它帝国主义要晚些。但在1920年时,美国也派遣宾福士和卓柏麦,对东川铜矿和个旧锡矿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美国更是取代英、法成为西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外国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经济侵略 中东铁路 清政府
  • 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序幕。四个月之后,日本全面侵占东北。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建立傀儡政权,一方面对东北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十四年时间里,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蹂躏,东北经济也被日本完全殖民地化,沦为日本的经济附庸,并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工具。

  • 标签: 日本侵略者 经济掠夺 殖民地化 殖民地经济 东北人民 伪满中央银行
  • 简介:诚如王先生所说,态度决定认识的观点,“使学术不再成为真理的追求。而变成某种意图的工具。虽然发出的是勒令该报停刊一个月的命令,但我们却从此知道,在那百分百的人

  • 标签: 萨达姆 伊拉克人 侵略 态度 科威特 真理
  • 简介:“因病购药、因药致病”,这种恶性循环是很多患者在求医问药前没有想到的。滥用抗生素就会导致这样的后果。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再发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心大力整顿零售药店抗菌药的销售,以及医院的抗生素管理工作。

  • 标签: 抗生素 药品监管 药店 中国 不良反应
  • 简介:<正>美国对于越南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佔有重要的战略地方位面垂涎已久。《纽约时报》1950年2月11日载文露骨地道出了美国对印度支那的真正意图,它说:“印度支那是值得大赌一下的对象。北部有可以输出的锡、钨、锌、锰、煤、木材和大米,南部有米、橡胶、茶叶、胡椒、牲畜、牛羊皮等等。印度支那和缅甸同是东南亚的产米区。……

  • 标签: 印度支那 越南 《纽约时报》 经济资源 东南亚 方位面
  • 简介:一凡是留心现代国际法新趋势的人,都不能忽视了二种互争雄长的势力。一种是传统1的所谓国家主权论所代表的,而其他一种则为大战以后革新的国际舆论所主张。前者理论的根据,可远溯于霍布斯(Hobbes),他承认国际法的规则未经个别国家明白的或默示的采取,即对此国家无拘束力,因为国家的主权是不被外界所束缚的。有了这个前提,有些国家,一方面虽然参加国际组织,讨论关于国际立法的事件,他方面对于凡是足以剥削或限制国家自由的国际协定或条约,它们便避之若浼。

  • 标签: 现代国际法 界说 侵略 国际舆论 国际组织 国际立法
  • 简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纷纷侵入亚、非、拉美地区,开始了血腥的殖民活动,先是西班牙、葡萄牙.接着是英国、法国、荷兰等国。他们通过罪恶的“三角贸易”和对殖民地财富的掠夺.

  • 标签: 殖民时代 反抗 侵略 拉美地区 殖民活动 殖民者
  • 简介:日本侵略者接受投降内幕[湖北]高士振最后通牒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者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

  • 标签: 日本战犯 波茨坦公告 日本侵略者 天皇裕仁 主战派 麦克阿瑟
  • 简介:<正>对农民进行意识构架的再塑,是为日寇在中国农村建立殖民主义统治秩序的重要步骤。在“攻心”策略的指导下,日伪不惜费时耗力,在其占领地精心编织了一张铸造奴才思想的无形网络,以达到对农民磨损其爱国心志,麻痹其反抗精神,腐蚀其健全灵魂,培养出依顺日本的感情之目的。本文拟以冀东为个案,对上述过程及其后果作出初步探讨。

  • 标签: 新民会 丰润县 农民 感化院 昌黎县 日本帝国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03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09-08-07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28
  • 简介:1998年5月1日的《日本时报》发表了记者乔温尼·法佐一篇题为《让人想起了历史健忘症》的文章,文中说:“在日本,如今竟有许多自民党的老党员公然宣称南京大屠杀并未发生过,那只不过是个谎言”。与这类言论相呼应,一部由伊藤俊也导演的长达两小时四十分钟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又将所谓“谎言”做了进一步的展开。

  • 标签: 罪行 东京审判 影片 “南京大屠杀” 日本时 健忘症
  • 简介:课本第146页:“各地人民掀起反帝斗争,其中,成果最大的是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这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其实,早在收回汉口和九江的1927年初之前,中国就已开始了收回被帝国主义侵略的权益的工作,并取得成效。为方便读者,试列简表如下。1917年:中国对德国、奥匈帝国宣战,废止了中德、中奥间所有条约、合同、协定,收回了德国在天津、汉口的租界和奥匈在天津的租界,取消所有德、奥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等各种特权。1920年3月:中国收回了中东铁路界内的主权。1922年:中国收回被日本占领8年的胶州原德国租借地。1924年5月:中苏签订《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或第三国签订的一切有损中国主权及利益的条约,苏联承认外蒙古为中国的一部分,两国重新划分彼此疆界,放弃庚子赔款;苏联放弃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租界和租借地,取消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中东铁路除商业性质以外的一切事务概由中国政府管理,铁路业务由两国共同经营,中国出资赎回中东铁路及所属一切财产。1926年8月:中国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会审...

  • 标签: 侵略权益 收回侵略
  • 简介:摘要“满映”作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最大的文化统治机构,通过电影美化了日本的侵略行径,为其侵略扩张摇旗呐喊、推波助澜。本文通过述理“满映”的成立与发展,结合电影的传播特点具体分析“满映”代表作品中所体现的殖民思想,从而体现“满映”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

  • 标签: &ldquo 满映&rdquo 殖民思想 文化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