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79年2月,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后,国际舆论迅速作出反应。从总体上看,国际舆论是有利于中国的,除了苏联东欧集团气急败坏地大骂之外,大多数国家表示中立和主张谈判解决,其中不少的国家是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偏向和同情中国方面,同时也担心苏联介入,使冲突扩大。

  • 标签: 对越自卫反击战 美苏关系 国际舆论 中国 苏联 国家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从反对日本侵略和外来干涉,争取民族独立和中国革命胜利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在与美苏交往过程中,制定和实施了正确的对外政策,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虽然,这一时期中共外交只是“半独立的外交”,与美苏的接触范围还局限于民间和政党,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历史经验。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美苏关系 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日本侵略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顾莹惠[本栏目特邀顾问:孙宅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动向对战时的世界局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美苏等国为了争取战局能朝着有利于本国安全的方向发展,均开展了积极的对华外交。它们所实行的对...

  • 标签: 蒋介石 对华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国共关系 国民党 共产国际
  • 简介:2003年11月10日,广州本地最大的家电零售商东泽电器停业。上海永乐已经正式入主东泽,永乐斥资的金额是5000万元,持股51%。从此,东泽将在市场上消失。东泽电器的淡出令本地家电零售商顿显黯然。据介绍,今后所有“广州东泽”的店面都将被改造成“广东永乐电器”。目前东泽电器6个分店的清理已经进入尾声,新公司将于年底亮相。

  • 标签: 中国 家电市场 连锁零售业 国美电器公司 苏宁电器公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如同美制飞机与苏制飞机风格迥异-样,美制航母与苏制航母也差别很大。翻开现代武器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美国搞出了原子弹,苏联也紧接着搞出,美国发展出了核潜艇,苏联也不甘落后。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美国拥有的武器苏联也都会去拥有,而更使人称奇的是许多武器都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如美国有M系列坦克,苏联则有T系列坦克,美国有M—16步枪系列,苏联就有AK-47步枪枪族,作战飞机则更具特色,F-86对米格-15,F-100对米格-19,F-4对米格-21,F-16和F-15对米格-29和苏-27。但是在航母的发展上美苏就缺乏那种一一对应的现象。和在发展航母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美国相比,苏联的航母不但发展得很晚、很慢,而且在设计风格上与美国的同类有着显著的不同,并且在航母的使用和注重的程度上也相差很大。究其原因,影响的因素是很多的。

  • 标签: 发展 美国 国有 差异比较 武器 苏联
  • 简介:<正>无线电广播是唯一的一种能在一瞬间飞越全球,从一国传到任何一国的无法阻挡的群众性通讯工具.广播所具有的这个特点,保证它在国际通讯中发挥一种不可取代的作用,保证它成为国际宣传中最强有力的武器.正因为如此,英国广播公司(BBC)现在每年要化六千六百万美元从事对外广播,美国之音(VOA)要化一亿美元,而莫斯科电台(RadioMoscow)用于对外广播的预算高达数亿美元.莫斯科电台现在用七十七种语言对外广播,每周广播时间达二千小时.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的语种和广播时间虽不到莫斯科电台的一半,但前者对自己的盟国不开办广播,后者对

  • 标签: 美国之音 英国广播公司 莫斯科 广播节目 电台 广播时间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消散,"冷战"的阴云又笼罩在欧洲大地之上,在"冷战"最前沿——柏林,间谍情报战的形式更是五花八门、别出心裁。当时的美国中情局局长是希伦科特,他认为柏林是东西方的接合点,是从事间谍活动的最理想地点。那时候,窃听是最普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间谍手段之一,希伦科特自然不会漠视窃听的作用。于是,著名的"柏林隧道"事件,拉开了美苏在柏林地下秘密较量的序幕。

  • 标签: 柏林 美苏 隧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 间谍情报战 美国中情局
  • 简介:<正>近几年来,亚太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里根政府实行对苏强硬政策,大力加强它在本地区的军事力量;(2)苏联开始调整它在远东的政策,着重以提高质量来加强其军事力量;(3)柬埔寨战争陷入僵局,越南处于进退两难之中;(4)中苏关系开始走向缓和;(5)区域合作与独立自主的倾向进一步加

  • 标签: 亚太地区 美苏 区域合作 军事力量 独立自主 中苏关系
  • 简介:在冷战时期,为取得“人心之争”的胜利,美苏两国政府都打出“宗教牌”,积极利用各种宗教组织开展对外宗教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两国在指导思想上都将宗教视为一种外交工具,目的是为本国外交提供“合法性”,而开展的领域主要在舆论宣传领域.

  • 标签: 宗教组织 冷战时期 外交 美苏 交流活动 舆论宣传
  • 简介:【摘要】本文从探析冷战思维的角度出发,界定了冷战思维的四个主要内涵,明确了冷战的概念,以及冷战思维与美苏冷战起源的联系。历史上,冷战思维曾多次出现在强国竞斗之中,是强国竞争的重要思想武器。当今,美国再次挑起了中美意识形态之争的冷战思维,美国的冷战思维依然是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从中国的克制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角度,给出回避美国再次挑起冷战思维的答案。

  • 标签: 冷战思维 遏制 美苏冷战 强国竞斗 新型大国关系
  • 简介:二战以来,航母一直是强国海军的标志,尤其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通过航母战重创了日本海上力量,为大国海军发展航母注入了兴奋剂。二战结束后,面临英美大力发展航母的严峻形势,苏联于1946年开始加速发展海军,并提出了航母建造计划。在美苏争霸时期,苏联曾拥有过全球第二的强大海军,与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展开激烈竞争,但是在航母这一项上,苏联却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与美国海军相

  • 标签: 争霸直接 直接产物 美苏争霸
  • 简介:摘要 : 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直接对话和对峙的标志性事件。尽管笼罩在核武器威胁下的危机管控毫无先例可循,但美苏均能从避免人类陷入全面核战争的高度出发,谨慎妥善地处理这一危机,其应对手法、沟通技巧、施压手段等都具有各自鲜明特点和较高借鉴意义,为后人研究危机管理和大国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古巴导弹危机 斗争艺术 决策机制
  • 简介:冷战期间,由于美苏都意识到在核时代双方对抗的危险性,因而建立起了一套危机处理规范,即避免直接卷入交战原则、克制与谨慎原则和在危机中加强联系的原则。

  • 标签: 冷战 美国 苏联 危机处理规范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交接之际,中国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不但毫无松动,且又雪上加霜。美国侵越战争继续扩大,美机、美舰仍不时侵入我国领空、领海。

  • 标签: 毛泽东 20世纪60年代 夹击 美苏 美国总统 70年代
  • 简介:摘要:在传统授课模式中,老师往往是居于主导地位,教学效果欠佳。随着课程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更新,老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中组织活动及实施方案的巧妙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优势互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加有效达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战后国际关系史》课程运用了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赋予其自主学习更大的灵活性,教学效果有效提升。本文以战后初期美苏之间战略分歧为例,尝试将师生互动融入现实教学,并对实践情况及改进措施提出几点思考。

  • 标签: 师生互动 问题导向 课程教学 战后国际关系史
  • 简介:就面积上说,苏必利尔湖是北美五大湖之首。每年我都会去湖边旅馆住几天,短短5年内,我已经去了7次。

  • 标签: 旅行 风景 北美 苏必利尔湖
  • 简介: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他宣称:希腊和十耳其正处在共产化的危机之中,为防止这一危机,他要求4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并派美国军事人员前往那里执行任务,杜鲁门在解释这篇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同答”。

  • 标签: 美国 前苏联 冷战 日本 外交政策 杜鲁门主义
  • 简介:新课程改革主张以“用教材教”取代“教教材”,认为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所谓“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做对话的媒介,其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一些事实性知识”,而是“获得提问与反思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引入史料来印证教材的观点就是“用教材教”。其实,这依然是盲目地信奉教材,并没有理性地反思教材中的问题及相关证据。

  • 标签: 美苏争锋 批判思维 用教材教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