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看,群体心态群体性事件中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在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心态在目标上指向同一,行动一致;认识上缺乏理性,轻信谣言;行动上易受传染,盲目从众;情绪上夸张狂暴,言行激烈。对群体心态的整合与引导,应做到:在事件潜伏期,要建立和完善社会渲泄机制,及时疏通群众中的不满情绪,排放社会中积累起来的各种冲突因素;在事件发生期,要及时疏导聚集人群、加强信息公开权威发布、震慑恶意破坏者;在事件平息后,要注重培育公民精神,强化公民意识,塑造理性、开放、宽容的群体心态

  • 标签: 群体 群体性事件 群体心态
  • 简介: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唐皇凤教授的力作《我国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一书试图通过扎实的实证研究,探寻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深层的心理基础,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从政治心态的独特视角系统研究城市新失业群体的专著,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 标签: 新失业群体 政治心态 实证研究 城市 心态研究 力作
  • 简介:下岗、失业人员,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亦已成为推进企业改革中的头等大事。但如何提高这一群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减少社会在改革时期的振荡,特别是对他们心理变动状态的研究和对策,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是其观念更新、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先导。大量事实也证明,能否及时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疏导,调整其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下岗、失业人员能否正确面对现实、承受压力,直接影响到再就业工程的进程。根据我们对北京、上海、南京三城市的实际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随着改革的深入,下岗、失业人员从1994--1997年,有逐渐递增的趋势。全国下岗人员1994年为200多万到1997年为1150万,约占职工总数的8%;失业1994年为476万,到1997年为590万,失业率为3.1%。北京1995年下岗为9.8万,1997年为19万;失业也由1万多增加到了3万多。上海1995年下岗20万左右,1997

  • 标签: 下岗失业人员 群体心态 职业指导 下岗职工 心理素质 职介机构
  •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推行,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家对其重视程度也就越来越高,然而,相应地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应运而生。本文试图从“弱势群体”的英语学习态度和不同心态分析及其对策着手,探索提高“弱势群体”英语学习途径及其方法。

  • 标签:
  • 简介: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否被有效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农民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保护方面,尤其是质量保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在江西省952户农户调研的基础上,按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分类,对不同群体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责任、数量和质量保护及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群体农民的耕地保护心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筻措施.旨在据高广大农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 标签: 耕地保护 心态 群体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现代社会形势的变化,贫富差距的差异较大,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大学生的数量较大,其中存在较多的贫困学生。该类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会受到许多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就业心态上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本文简单分析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心态,如不安心理、自卑心理、防御心理等,并针对该现象提出了几点措施,包括强化管理、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加强启发自我教育等,为指导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心态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心态表现调整措施研究
  • 简介:群体性闹事是指某些群众为了一定的目的,共同偏离或违反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干扰社会秩序,侵害国家、集体、或个人利益,违反社会规范,影响社会安定的过激行为。常见的行为有集体上访、游行示威、械斗哄抢毁坏公私财物、罢工罢课、围攻殴打公务执行人、破坏生产或干扰办公秩序等。当前,我国正处在积极探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但是,屡屡发生的群体性闹事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

  • 标签: 集体上访 公私财物 破坏生产 现实危害 社会秩序 过激行为
  • 简介: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生活状况和政治心态,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改善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维护政治安定,不仅要加大制度创新,坚决惩处腐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要切实维护低收入群体的权益,在改善其经济状况的同时树立政治理性,疏通其利益表达的渠道,不断提高其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水平.

  • 标签: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安定
  • 简介:唐末五代之际,干戈扰攘、国土分裂,素有"乱世"之称。在武夫称兵、悍将嗜杀的混乱时代,许多文人士人为了躲避战火摧残纷纷选择避地南迁,这些南迁士人以迁入江淮和巴蜀地区居多。唐末之际的巴蜀文坛主要以中原地区播迁而来的移民文人群体为主,这些身处特定时空地域和历史背景下的文人士子在流寓和侨居巴蜀地区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卓立挺出、特色鲜明的生成聚合态势和人格思想心态

  • 标签: 巴蜀文人 生成态势 群体人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与后辈之间,光讲沟通实在不够,更要诚意向后辈学习。由北京回香港,一踏进机场出境关卡,就听见孩子的哭声,呼天抢地,却不见人影,往地上一望,才见一名约八九岁的小童撒泼:'我不上飞机。'心想进了关卡,不想飞也得飞,父母再宠孩子也没有回头路。传承也是,就算对着一个败家子,一堆败家子,一代败家子又怎样,最后还不是又哄又骗,使出浑身解数,始终都得上飞机。话说一家总部在上海的主板上市企业,CEO生于北京,长于香港,是60后,这种背景在猎头公司手中是高级

  • 标签: 主板上市 想飞 想当年 老片子 董事会主席 中国企业家
  • 简介:<正>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积极良好心态,是成就小到一件事、大到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根基。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失去许多东西,却并不至于使自己因此而就丧失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关键就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支撑。

  • 标签: 一只手 悬崖边 年过古稀 如水 坎坎坷坷 一朵花
  • 简介:·成功要有良好的心态作保障·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有一颗平常心·年轻人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营造快乐人生·积极的心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 标签: 心态 平常心 年轻人
  • 简介:生活中,每个人的心态不同,对生命和命运的态度也就不同。乐观的心态使人积极向上,消极的心态却阻碍人的成功;坚强的心态帮你渡过难关.懦弱的心态却会贻误你的前程:猜疑的心态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任的心态赢得一份人间真情:善良的心态带给社会一份感动.为恶的心态给社会添加一丝寒冷……谁能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谁就能赢得一个完美的人生!

  • 标签: 心态 人间真情 社会 得一 生活 个人
  • 简介:A有三只鸟,甲、乙、丙,都被捉并关进了鸟笼。甲由于环境改变、心志高傲不能适应,所以便很快抑郁死去了。乙却很快适应了笼中的生活。尽管被人观赏,逗乐,但餐餐不用为食物担心,所以它不愿意离开笼子,于是在笼子中安逸地生

  • 标签: 环境改变 快适应 食物 心志 含而不露 两种类型
  • 简介:我去张掖讲课朋友招待晚饭,我特意提醒不要吃那种带萝卜花的豪华饭,吃土菜最高兴。朋友也就不客气了,带我去了一家当地风味的菜馆,先嗑了盘子瓜子,然后烤羊肉吃个肚歪,最后上来一盘粗粮大丰收,花生山药栗子玉米白薯满满当当,我挑了一块大白薯,热气腾腾地吃了起来。白薯很面,就是不甜,有点儿后悔手里这块拿大了。

  • 标签: 心态 白薯 朋友 菜馆 风味 瓜子
  • 简介: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行为的动因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在考察相关理论基础上,依据一些重要案例。文章认为。除了经济利益和不公心态这两个重要动因。身份地位下降也是利益受损群体参与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受损、不公心态和身份地位下降三个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认识和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分析框架。其政策意义在于,以此为参考将有助于政府预防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群体性事件 经济利益 不公心态 身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