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7例患者制定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护理方案。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通过讲解疏导工作,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勇敢接受手术.完善术前准备.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翻修手术,无假体松动、断裂、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做好髋关节翻修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髋关节部分翻修与全髋关节翻修治疗髋关节假体松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4例髋关节假体松动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治疗,实验组37例,行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Harris评分改善情况、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患者髋关节部分翻修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促使髋关节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部分翻修术 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假体松动特点,评价髋关节部分翻修、全髋关节翻修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21年1月期间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总计60例,均行髋关节翻修治疗。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根据髋关节翻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即髋关节部分翻修的观察组(n=30)、全髋关节翻修的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变化、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组间术前评分比较接近P>0.05,组间术后3个月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随访几个时间段比较术前评分高P

  • 标签: 髋关节部分/全髋关节翻修术 髋关节假体松动 手术情况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翻修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28例患者进行随访,用Harris评分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34.0±8.6)个月.27例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翻修术后发生感染,给予清创灌洗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术前Harris评分(45.0±14.9)分,术后(89.0±10.2)分,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042).结论疼痛性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的翻修原因,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缺损的类型等选择不同的假体类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髋关节 修复外科手术 假体
  • 简介:摘要背景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关节置换之后发生感染的方式多样,包括保守抗感染治疗、单纯的清创、二期翻修、一期翻修以及融合关节等。目的综述一期翻修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的相关资料,为今后的相关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式以“关节置换;感染;手术治疗;一期翻修”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对人工关节感染后行一期翻修的相关方面文章进行检索。结果在谨慎掌握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严格规范化治疗的情况下,成功的一期翻修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相对于保留假体清创术、二期假体更换、取出假体关节融合、局部抗生素治疗和一般抗感染治疗,一期翻修有治疗相对彻底、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关节骨性结构破坏少、并发症少以及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关节置换 感染 一期翻修 并发症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分析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后期临床治疗工作的实践加以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1年期间行人工髋关节翻修32例(35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32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患者进行为期两年以上的调查随访工作。患者未发生关节脱位情况,术后结果满意者30例(93.75%)。经影像学分析,患者假体位置稳定,且未发生透亮影松动情况。患者关节活动度较好,其术前症状改善率达到了93.75%。结论人工髋关节翻修,治疗效果明显,能够直接改善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性,要做好手术的无菌化、规范化操作。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翻修术 临床实施效果 假体 人工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半髋置换术后双动人工股骨头脱位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人工双动股骨头特殊脱位及翻修病案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半髋 人工双动股骨头 特殊脱位 翻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全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行全髋关节翻修的47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我院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行全髋关节翻修的45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骨科护理,研究组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更低且对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有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全髋关节翻修护理中意义重大,能帮助患者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并充分体现护理效率性。

  • 标签: 全髋关节翻修 并发症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翻修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患者术后无感染、假体脱落及松动,患者疼痛消除对手术结构满意,依据Harris评价标准,结果平均得分95.2分。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给予康复指导等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难治性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9年9月~2012年3月共8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的护理配合。结果8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均取得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中并发症及术后早期感染。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较首次置换难度高、创面大,充分的术前准备、高质量的中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控制感染对全髋关节翻修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5例全髋关节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结果15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除1例发生伤口感染,其余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1例患者发生假体脱位,1例患者因基础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假体松动、断裂、感染发生。结论做好髋关节翻修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翻修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扳机拇手术失败的原因,总结翻修的技术细节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6例(8指)扳机拇术后症状复发或加重的患儿进行翻修中观察拇长屈肌腱卡压状态及指间关节屈伸活动,术后随访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总结儿童扳机拇手术失败的原因和翻修的技术细节,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屈肌腱卡压因素解除不彻底、指间关节关节囊挛缩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康复锻炼方法不当、瘢痕粘连也是一部分原因,指间关节长期屈曲畸形会导致拇长屈肌腱动力不足。术后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患儿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例(1指)、良4例(6指)、可1例(1指)。结论一期手术对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异常矫正不彻底、术后屈伸功能锻炼不合适、瘢痕粘连是儿童扳机拇复发的原因,儿童扳机拇翻修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一期有效松解、合适的康复锻炼非常重要。

  • 标签: 儿童 治疗结果 扳机拇 手术失败 翻修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的经验,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术后因髋臼磨损、股骨柄位置不良、感染、脱位、无菌性松动或各种技术因素造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翻修。对此手术进行手术室整体护理。主要包括熟悉手术步骤,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严格的无菌技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成功。经整体护理,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熟练的手术配合及有效的手术间管理为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提供保障。推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于成功实施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及其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翻修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整体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侧凸翻修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脊柱侧凸翻修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为(1.10±0.19)次,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脊柱侧凸翻修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脊柱侧凸翻修术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