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胃脘痛是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临床中不少胃脘痛患者经耳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笔者通过对40例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脘痛的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胃脘痛 耳穴贴压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表现 急慢性胃炎 气血不畅
  • 简介:摘要:胃脘痛是指人体胃部中心位置处出现的不适疼痛感,常常是由于胃炎、胃溃疡、胃痉挛、食管逆流、过食油腻、辛辣等引起的。耳穴是中医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中医理论认为,耳廓与身体各个器官和经略是相互联系的,经穴和腧穴都分布于耳部,在一定的刺激下,可以产生对身体其他部位的诊疗作用,但是其疗效存在争议。对于胃脘痛来说,中医认为耳朵上有一些与胃部相关的穴位,通过在这些穴位上采用的方式,可以刺激神经和血液循环,可能有一定的缓解胃脘痛的效果。

  • 标签: 胃脘痛 耳穴贴压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1.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治疗能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 标签: 耳穴贴压 失眠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辩证耳穴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实验组给予耳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SQI,SS-QOL评分无差别,治疗后比较,实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而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8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3,P〈0.05)。结论耳穴可以有效治疗中风后失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耳穴贴压 中风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失眠患者应用耳穴豆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有失眠症状的80位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40名试验组患者进行耳穴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耳穴豆疗法治疗失眠患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耳穴贴压技术 理疗 失眠
  • 简介:摘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5年l2月至2016年12月对100例咳嗽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耳穴联合穴位治疗咳嗽的治疗和护理。结果100例住院患者行耳穴联合穴位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易感等症状消失。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耳穴联合穴位治疗可达到持久的宣肺平喘、调节免疫力的功效,且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病人易接受等因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咳嗽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敷及耳穴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医院内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2022年7月~2023年10月收治)进行分组观察,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2例)以及常规治疗+穴位敷及耳穴治疗的观察组(52例),各组患者数据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效果更佳,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穴位敷及耳穴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良好,患者治疗后疗效提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抑郁症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到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就诊的失眠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耳穴治疗,针刺取百会、安眠、膻中、神门、三阴交等穴,耳穴取神门、心、肝、交感、皮质下等;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10日为一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针刺 耳穴贴压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耳穴治疗失眠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2月的 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组,艾司唑仑治疗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穴位按摩配合耳穴治疗组开展穴位按摩配合耳穴治疗。比较两组失眠治疗效果;夜间睡眠的总时间、疲惫乏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结果:穴位按摩配合耳穴治疗组的失眠治疗效果是 98.00%,而艾司唑仑治疗组的失眠治疗效果是 76%, P< 0.05。治疗前两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接近, P> 0.05;治疗后穴位按摩配合耳穴治疗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优于艾司唑仑治疗组, P< 0.05。穴位按摩配合耳穴治疗组夜间睡眠的总时间、疲惫乏力消失时间短于艾司唑仑治疗组, P< 0.05。结论:失眠患者实施穴位按摩配合耳穴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减少疲惫乏力。

  • 标签: 穴位按摩 耳穴贴压 失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耳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下配穴法和远近配穴法为主及耳穴联合治疗偏头痛患者198例。结果治愈51例,占25.8%;显效103例,占52.0%;有效33例,占16.7%;无效11例,占5.6%。结论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
  • 简介: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d以上无排便,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属于中医内科的“便秘”或“脾约”症,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便秘可以导致腹胀、恶心、食欲下降、头痛、眩晕和粪性溃疡等不良后果,而且患者便秘努责,可诱发血压升高、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衰和心律失常等。目前便秘的治疗中,针对器质性便秘是对因治疗,而对功能性便秘,除常规指导患者足够的饮水、摄入高纤维素食物、定时排便和适量运动外,临床上主要采取口服泻药、灌肠及栓剂等方法进行临时治疗。长期服用泻药有很多不良反应,会造成对泻药的依赖性,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进而又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灌肠则易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现将耳穴治疗临床各种便秘的治疗与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治疗进展 临床 耳穴贴压 肛门括约肌松弛 器质性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曾晓蓓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03
  • 机构: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300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耳穴疗法对晚期癌症患者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30例晚期癌症呃逆患者,以针刺结合耳穴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针刺结合耳穴疗法是缓解晚期癌症呃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电针 耳穴贴压 拔罐 呃逆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穴与舍曲林联合疗法在改善焦虑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焦虑障碍患者66例,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33例。实验组联用耳穴法与舍曲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比对照组的72.7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比对照组的24.24%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积极对焦虑障碍患者施以耳穴联合舍曲林治疗,可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 标签: 焦虑障碍 耳穴贴压 临床疗效 舍曲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失眠患者行磁珠耳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对科室收治的3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15例,接受磁珠耳穴治疗)和对照组(15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行磁珠耳穴治疗,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确保患者机体能得到充足修养,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搜集耳穴治疗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共1151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耳穴可以提高PD病人的总有效率、降低MDQ评分、VAS评分以及血清E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治疗PD安全有效。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耳穴贴压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耳穴配合中药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的效果。方法:实验数据选择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 2017年 3月 -2018年 12月的早期痛风性肾病 70例作为基础数据,按照患者住院号单双号将单号 45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双号 35例纳入观察组,给予耳穴配合中药治疗,两组效果判断使用肾功能指标、疗效指标对比。结果:两组疗效判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肾功能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早期痛风性肾病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联合耳穴与中药治疗,可对肾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显著改善,疗效显著,效果理想,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耳穴贴压 中药 早期痛风性肾病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