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 HBP)极端升高(HBP >300 ng/mL)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这类患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血浆HBP >300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入院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共纳入121例入院48 h内血浆HBP >300 ng/mL的患者,年龄(55.66±17.21)岁,其中男性73例(60.3%),入院诊断多为休克(55.4%)。28 d死亡53例,总病死率为43.8%。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27.70±8.68)分vs. (15.19±6.63)分]、呼吸机支持率(94.3% vs. 48.5%)、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入住率(96.2% vs. 72.1%)和休克诊断率(83.0% vs. 33.8%)明显较高,心率、肝功能、电解质、二氧化碳分压、乳酸、D-二聚体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也明显升高,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小板计数、酸碱度、纤维蛋白原明显较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P极端升高多见于休克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容易发生肝功能损伤、混合感染等多种合并症,对此类患者应尽早开展综合性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3.0标准将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87例)和脓毒症组(101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HBP、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SOFA评分(qSOFA)、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以及患者近期用药史等资料,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BP、PCT、CRP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评估HBP、PCT和CRP对脓毒症器官衰竭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HBP、PCT和CRP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HBP、PCT、CRP、WBC、SOFA评分、qSOFA评分、MEWS均明显升高〔HBP(μg/L):55.46(24.57,78.49)比5.90(5.90,9.01),PCT(μg/L):6.83(1.75,30.64)比0.23(0.12,0.75),CRP(mg/L):67.35(26.23,123.23)比4.45(2.62,47.22),WBC(×109/L):11.84(7.18,16.06)比6.58(5.47,8.99),SOFA评分(分):6(4,8)比0(0,0),qSOFA评分(分):2(1,3)比0(0,1),MEWS(分):4(3,6)比1(0,2)〕,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10(4,17)比0(0,7)〕,病死率明显升高〔29.7%(30/101)比4.6%(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BP、PCT、CRP与SOFA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0.33和0.38,均P<0.01),其中以HBP相关性最强、CRP次之、PCT最弱。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PCT和CRP均是影响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1.015、1.094、1.067,95%可信区间(95%CI)为1.007~1.022、1.041~1.150、1.043~1.093,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P、PCT和CRP对脓毒症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87、0.80,95%CI分别为0.88~0.97、0.82~0.92、0.74~0.87,均P<0.01〕,其中以HBP的诊断效能更高;当HBP临界值≥15.11 μg/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4%、89.66%,高于PCT临界值≥1.17 μg/L时的敏感度(81.19%)和特异度(80.46%)。但CRP预测脓毒症的敏感度最高,为94.06%,而特异度较低,为63.22%。结论HBP可以作为预测脓毒症的生物指标,是预测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器官衰竭严重程度。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4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为A组(22例)与B组(22例),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且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方法,B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并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4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为A组(22例)与B组(22例),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且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方法,B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并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住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一科和重症监护一科并确诊腺病毒肺炎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腺病毒肺炎患儿中的HBP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BP对重症腺病毒肺炎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根据患儿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重症组)和非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非重症组),根据是否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分为BO组和非BO组。结果1.腺病毒肺炎患儿中HBP水平为(49.47±34.19) μg/L,重症组[(82.88±44.02) μg/L]高于非重症组[(35.15±13.0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9,P<0.05),且与非重症组患儿相比,重症组患儿年龄更小,住院时间更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更低,WBC、N、CRP、IL-6、ESR等炎症指标也明显增高(均P<0.05),2组降钙素原(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BP与WBC、N、CRP、IL-6和ESR等炎症指标均呈正相关(r=0.38、0.26、0.47、0.76、0.35,均P<0.05),而与PCT无相关性(r=0.097,P>0.05 )。3.重症组患儿中,有创机械通气、氧合指数(P/F指数)≤200 mmHg(1 mmHg=0.133 kPa)时、BO组患儿HBP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无创机械通气、P/F指数>200 mmHg时和非BO组患儿(均P<0.05)。4.HBP、WBC、N、CRP、ESR、IL-6预测重症腺病毒肺炎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748、0.770、0.740、0.820、0.798。当HBP的截断值为45 μg/L时,HB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8%、85.71%。结论HBP作为炎症介质之一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对重症腺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可能是一个有益的新型标志物,而且对疾病发展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腺病毒 重症肺炎 儿童
  • 简介:目的探究肝素结合蛋白用于诊断脓毒血症的检验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或者存在发热现象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包含脓毒血症患者28例(甲组),感染但并不符合脓毒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乙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纳入丙组研究范围,鉴别诊断结果。结果经研究,甲组患者的肝素结合蛋白平均值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肝素结合蛋白对脓毒血症患者病症进行诊断,有利于有效鉴别患者病症,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白细胞计数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对烧伤早期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影响。方法①临床研究:采集2019年1月1日至8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2例重度烧伤患者入院0.5 h内全血标本,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以及血清HBP水平;以同期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以明确重度烧伤患者炎性指标及HBP与其他严重创伤患者的差异。留取12例重度烧伤患者入院9 d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多糖包被代谢产物黏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和透明质酸(HA)水平。采用线性相关法分析HBP与中性粒细胞比例、syndecan-1和HA的相关性。②基础研究:制备6~8周龄SD大鼠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低分子肝素(LMWN)干预组(n=5)大鼠于伤后即刻经腹部皮下注射200 U/kg低分子肝素钠(2 h 1次,共4次);烧伤组(n=5)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n=5)不给予任何干预。分别于伤后0、2、4、8 h取大鼠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HBP、syndecan-1和HA水平,取大鼠肺组织于透射电镜下观察肺血管内皮细胞多糖包被损伤情况。结果①临床研究结果:12例重度烧伤患者与8例严重创伤患者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以及HBP水平均升高,两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109/L):14.5±6.1比10.8±3.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12.0±5.9比9.0±4.0,中性粒细胞比例:0.81±0.10比0.79±0.14,均P>0.05〕;但烧伤患者HBP水平明显高于创伤患者(μg/L:192.92±61.73比51.17±23.05,P<0.01)。12例重度烧伤患者伤后血清syndecan-1和HA水平急剧升高,并呈持续升高趋势,9 d达峰值〔syndecan-1(μg/L):16.02±0.39,HA(μg/L):106.83±4.90〕。相关分析显示,重度烧伤患者入院1 d血清HBP与中性粒细胞比例、syndecan-1和HA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5、0.732、0.900,均P<0.01)。说明烧伤引起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后释放大量HBP,同时血管内皮多糖包被受到严重破坏。②基础研究结果:烧伤组大鼠伤后血清HBP、syndecan-1和H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急剧升高,并随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趋势,伤后8 h达峰值;LMWH干预组血清HBP、syndecan-1和HA水平均较烧伤组明显降低,8 h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HBP(μg/L):6.47±0.25比12.48±0.08,syndecan-1(μg/L):19.06±1.48比25.92±3.34,HA(μg/L):35.76±2.10比54.91±2.64,均P<0.01〕。透射电镜下显示大鼠肺血管多糖包被结构:正常对照组结构连续、分布均匀、致密;烧伤组2 h时结构即明显破坏、脱落,8 h时已基本观察不到多糖包被结构;LMWH干预组结构破坏、脱落现象明显减轻,8 h时仍能观察到多糖包被结构。结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大量丢失,与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并释放高水平HBP造成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破坏有关。

  • 标签: 烧伤早期 肝素结合蛋白 多糖包被 血管通透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HBP在成人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72例脓毒血症患者、68例普通菌血症患者和100例正常体检者,检测三组HBP的水平,并分析其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脓毒血症患者中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HBP水平的差别。结果 脓毒血症患者和普通菌血症患者的HB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且死亡组的HB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结论 HBP可作为脓毒血症患者的一个早诊指标。临床上加强对 HBP的检测,可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菌血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在矽肺患者并发重症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尘肺科矽肺患者150例,其中矽肺重症感染组100例,矽肺非感染组5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人员均进行HB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相关炎性指标水平检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同分期矽肺重症感染组患者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对HBP和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矽肺重症感染组患者血浆中HBP水平[(50.39±35.64)ng/ml]明显高于矽肺非感染组[(10.71±1.47)ng/ml]和对照组[(9.24±1.83)ng/ml](P<0.05),且随着矽肺分期增高呈递增趋势(P<0.05)。ROC分析显示,HBP在壹、贰、叁期矽肺重症感染组患者中AUC分别为0.932、0.977、0.964,均高于WBC、CRP、PCT等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HBP与WBC、CRP、PCT均呈正相关(r=0.711、0.359、0.729,P<0.01)。结论HBP在矽肺并发重症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能成为矽肺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筛查指标及矽肺患者病程分期的辅助检查指标。

  • 标签: 矽肺 感染 肝素结合蛋白 C反应蛋白质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重症肺部感染是导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识别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指导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是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蛋白质,在健康人中浓度很低。肺部细菌感染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时,血或组织液中的HBP可明显增高。其对早期识别细菌感染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HBP在肺部感染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肺部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脓毒血症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进行检测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2月的 200例进行脓毒血症检测的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患各 50例,分别对四组病患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对比四组病患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结果。 结果:健康组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检测结果相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严重浓度症组的检测结果比脓毒症组的监测结果高,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脓毒血症,并且可以检测出并且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脓毒血症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进行检测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的200例进行脓毒血症检测的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患各50例,分别对四组病患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对比四组病患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结果。结果健康组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检测结果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严重浓度症组的检测结果比脓毒症组的监测结果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脓毒血症,并且可以检测出并且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脓毒血症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进行检测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2月的 200例进行脓毒血症检测的病患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康组、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患各 50例,分别对四组病患进行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对比四组病患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结果。 结果:健康组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组的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检测结果相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严重浓度症组的检测结果比脓毒症组的监测结果高,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血浆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元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脓毒血症,并且可以检测出并且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浆肝素结合蛋白 脓毒血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期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脓毒症组4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0例;依据临床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87例和死亡组29例;选择同期10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BP、PCT、hs-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P、PCT及hs-CR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HBP、PCT、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83.45 ± 11.29)μg/L比(4.81 ± 0.62)μg/L、(8.19 ± 1.14)μg/L比(0.24 ± 0.03)μg/L、(87.94 ± 13.58)mg/L比(1.34 ± 0.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的增加,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的HBP、PCT、hs-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HBP、PCT、hs-CRP水平低于死亡组[(67.94 ± 8.91)μg/L比(129.98 ± 18.43)μg/L、(6.46 ± 0.93)μg/L比(13.38 ± 1.77)μg/L、(65.19 ± 10.62)mg/L比(129.19 ± 22.4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P、PCT、hs-CRP水平及HBP+PCT+hs-CR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35、0.787、0.940,灵敏度分别为72.4%、69.0%、79.3%、86.2%,特异度分别为85.1%、88.5%、74.7%、90.8%。结论联合HBP、PCT及hs-CRP检测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且可更敏感地反映疾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情况。

  • 标签: 早期诊断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期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6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脓毒症组40例、严重脓毒症组46例和脓毒症休克组30例;依据临床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87例和死亡组29例;选择同期10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BP、PCT、hs-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P、PCT及hs-CR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HBP、PCT、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83.45 ± 11.29)μg/L比(4.81 ± 0.62)μg/L、(8.19 ± 1.14)μg/L比(0.24 ± 0.03)μg/L、(87.94 ± 13.58)mg/L比(1.34 ± 0.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的增加,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的HBP、PCT、hs-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HBP、PCT、hs-CRP水平低于死亡组[(67.94 ± 8.91)μg/L比(129.98 ± 18.43)μg/L、(6.46 ± 0.93)μg/L比(13.38 ± 1.77)μg/L、(65.19 ± 10.62)mg/L比(129.19 ± 22.4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P、PCT、hs-CRP水平及HBP+PCT+hs-CRP对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35、0.787、0.940,灵敏度分别为72.4%、69.0%、79.3%、86.2%,特异度分别为85.1%、88.5%、74.7%、90.8%。结论联合HBP、PCT及hs-CRP检测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且可更敏感地反映疾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情况。

  • 标签: 早期诊断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摘要:以山东省立三院(济南市)2022年7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50名肺炎病人为实验组,并以同期接受该医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其HBP、CRP、PCT三项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对比。HBP、CRP、PCT的联合检测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它们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炎  肝素结合蛋白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PA)水平变化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颅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80例患者为感染组,根据其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33例)、中度感染组(36例)、重度感染组(11例);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80例患者为非感染组。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术前0 h、术后12 h、术后第3天、术后第6天检测HBP、PCT、P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的HB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PA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间点的HBP、PCT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随时间呈降低趋势;手术后各时间点的PA水平均低于术前(均P<0.05),随时间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重度感染组术前HBP水平为35.45 ng/ml(23.61 ng/ml,59.44 ng/ml),高于轻度感染组[12.51 ng/ml(5.11 ng/ml,19.92 ng/ml)]和中度感染组[22.22 ng/ml(16.49 ng/ml,27.5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1.167、19.105,均P<0.05);重度感染组术前PCT水平为1.50 μg/L(1.27 μg/L,2.44 μg/L),高于轻度感染组[0.53 μg/L(0.25 μg/L,0.85 μg/L)]和中度感染组[0.90 μg/L(0.47 μg/L,1.42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167、14.875,均P<0.05);重度感染组术前PA水平[159.22 mg/L(141.61 mg/L,191.79 mg/L)]均低于轻度感染组[215.91 mg/L(195.21 mg/L,239.90 mg/L)]和中度感染组[194.48 mg/L(178.40 mg/L,207.60 mg/L)](Z值分别为35.955、19.567,均P<0.05)。术前HBP、PCT水平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7、0.485,均P<0.01);术前PA水平和感染程度呈负相关(r=-0.576,P<0.01)。术前单一指标检测时,PA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808(95% CI 0.741~0.874)];HBP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特异度最高(96.3%);三者联合检测时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0.892(95% CI 0.839~0.944)]大于其他单一指标,且灵敏度最高(86.3%)。术后12 h单一指标检测时,PCT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最大[0.804(95% CI 0.734~0.874)];HBP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特异度最高(98.6%);三者联合检测时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AUC[0.895(95% CI 0.840~0.950)]大于单一指标,且灵敏度最高(85.0%)。结论HBP、PCT、PA水平可为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无菌性炎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HBP、PCT、PA联合检测可更好地早期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

  • 标签: 脑肿瘤 感染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前清蛋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分析和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在急性胰腺炎(AP)发展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留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AP患者入院30 min内的血液标本,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NSAP)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HBP、黏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并计算入院后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HC)。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BP与syndecan-1、HA和MCTSI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BP预测AP严重程度。(2)动物实验: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法制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健康对照组(NC, n=8)、低分子肝素(LMWH)干预组(n=8)、急性胰腺炎组(AP, n=8),12 h后将大鼠安乐死,收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BP、syndecan-1及HA的水平。取肺组织和胰腺组织观察病理损伤情况并在透视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多糖包被损伤情况。结果AP组患者入院时HBP水平较HC组明显升高,且SAP组升高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分析发现HBP与syndecan-1、HA及MCTSI呈正相关。动物研究发现AP组大鼠HBP、syndecan-1及HA的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经LMWH干预后HBP、syndecan-1及HA的水平较HC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腺病理评分显示AP组明显升高,透视电镜发现正常组大鼠血管多糖包被完整,AP组结构破坏严重,经LMWH干预后结构脱落、损伤现象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P可促进AP病情进展,与HBP造成内皮细胞多糖包被结构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肝素结合蛋白 黏结合蛋白多糖-1 透明质酸 血管渗漏 多糖包被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和C反应蛋白(CRP)对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感染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291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上段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24 h内检测的HBP、CRP水平。按术后感染情况分为非感染组(259例)和感染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HBP、CRP水平。根据HBP及CRP结果(HBP为0.05 ng/mL、CRP为8 mg/L为界)分为CRP+HBP+组、CRP-HBP+组、CRP+HBP-组、CRP-HBP-组四个亚组,分析亚组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术前的HBP、CRP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的手术时间长于非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年龄、性别、结石侧别、结石位置、结石大小、尿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HBP+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于CRP-HBP+组(P=0.042);CRP-HBP+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于CRP+HBP-组(P=0.046);而CRP+HBP-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于CRP-HBP-组(P=0.038)。结论CRP、HBP可作为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感染的有效参考指标,与CRP相比,HBP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而联合检测可更加准确地预测术后感染风险。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肝素结合蛋白 C反应蛋白质 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素结合蛋白(HBP)在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3年1月~11月ICU检出鲍曼不动杆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分感染组、定植组,同期体检健康者25例为对照组,观察肺泡灌洗液内HB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值。结果 与定值组对比,感染组患者各指标测定结果较高(P<0.05)。相比对照组健康者,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测定结果较高(P<0.05)。结论 HBP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中呈现差异化表达,可辅助鉴别诊断,与PCT与白细胞值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定植 鉴别诊断 肝素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