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C型分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1992年以来施行的36例静脉C型分流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平均下降1.51kPa,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再出血率5.6%,肝性脑病发生率8_3%,术后1年、3年、5年及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2%、93.3%、89.3%及66.7%。结论静脉C型分流手术适应证广,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满意,适于推广。

  • 标签: 门静脉 高血压 肠腔静脉分流术 外科手术 人工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TIPS)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院80例行TIP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麻醉及通气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自主通气组及局部麻醉组。对比四组的中各项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DSA图像质量,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四组中DSA图像质量。结果四组患者中各项生命体征的无差异(P>0.05);疼痛程度方面,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及自主通气组无差异(P>0.05),局部麻醉组的疼痛程度重于其他三组(P<0.05);DSA图像质量方面,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及自主通气组无差异(P>0.05),局部麻醉组的图像质量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将静脉麻醉应用于TIPS中可减少患者中疼苦,提高中DSA图像质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TIPS术 机械辅助通气 气管导管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直接性门静脉分流(ugD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门静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应用ugDIPS治疗门脉高压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门静脉穿刺靶点分为门静脉左支组(n=12)和门静脉右支组(n=17)。分别对两组手术成功率、中并发症发生率、中死亡率、术后症状缓解率、术前及术后的门脉压力进行统计学比较,并使用Kaplan-Meier曲线对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成功实施ugDIPS,手术成功率为96.6%(28/29,1例因中门静脉右支破裂被迫放弃分流),无中死亡病例。两组间手术成功率、中并发症率、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门脉压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期症状缓解率96.4%(27/28),1例术后仍有消化道出血。两组间术后症状缓解率、围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27例患者获得随访,左支组11例,右支组16例。两组随访期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8.2%(2/11)、12.5%(2/16);再出血率分别为18.2%(2/11)、6.25%(1/16);疾病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8.2%(2/11)、18.8%(3/16)。结论ugDIPS在超声引导下由肝内门静脉向肝后段下静脉建立门分流为可视操作,安全、有效。在分流前可先完成曲张静脉栓塞等断流操作,利于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治疗。门脉穿刺靶点的选择对术后分流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门脉高压 超声引导 肝内门腔分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直接性门静脉分流(DIPS)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CT测量12例门脉高压征患者肝后段下静脉(RHSIVC)的内径及肝内门静脉(PV)左支角部与RHSIVC间距,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然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PV矢状部,再向后上穿刺入RHSIVC建立分流道。结果二维超声、CT测量的RHSIVC的内径、长度及PV左支角部与RHSIVC间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12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超声随访无明显肝包膜下血肿,分流道内血流通畅,支架周围未见血液外渗,PV流速较术前增高,PV压力较术前降低。结论超声引导下在PV与RHSIVC间行DIPS安全可行。超声在DIPS术前评价、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门腔静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门静脉分流的少见类型影像表现,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少见类型的门静脉分流的诊断提高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23例通过临床证实的门静脉-左肾静脉分流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再综合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16例,平均年龄41.23岁,.女性,7例,平均年龄43.74岁。②临床资料患者均有乙肝、肝硬化病史。③影像学特点肝硬化显著,但是常见的侧支循环不明显,通过仔细观察可见脾静脉经过粗大侧枝回流至肾静脉,最终达下静脉。④关于肝硬化侧枝的报道大部分为常见消化道相关静脉侧枝开放。结论①脾-左肾静脉分流绝大部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且为少发类型侧枝开放。②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为经典的消化道静脉侧枝开放,本篇列举的少见类型侧枝开放患者的消化道侧枝开放情况不一,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因为脾左深静脉侧枝开放从而缓解了消化道症状。③影像学检查需要行增强或血管造影检查,仔细观察可见脾肾韧带内侧枝开放情况。④关于肝硬化侧枝开放的讨论大部分是消化道侧枝开放。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性膜型阻塞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加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自1997年4月至2000年8月,对29例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实施多支架压栓并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对其中11例肝静脉堵塞患者再次行分流,回顾性研究其护理方法。结果经过多项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应用,无“32囊管”相关并发症,严重出血性并发症,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5.5年,效果良好。结论对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氏综合征,可施行多支架压栓加分流治疗,适当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下腔静脉 肝静脉 肠腔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下静脉滤器置入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下肢静脉血栓采用下静脉滤器置入的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前准备,术后对静脉穿刺部位及患肢的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抗凝药物的副作用。结果30例患者未发生致命性肺栓塞及严重并发症,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对应用下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前后各阶段的护理,加强术后指导,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滤器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自发性门静脉-下静脉分流,属于门-体分流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较低.按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自发性,按其解剖位置可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自发性门静脉-下静脉分流多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随着多层螺旋CT及核磁动态增强成像,大大提高了门脉高压引起的侧支循环诊断率.于此文中,笔者主要经过对近期文献的复习,对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侧支循环及其特殊类型自发性肝内型门静脉-下静脉分流做较全面的阐述,以供同道参考.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下静脉分流;文献复习;SpontaneousIntra-hepaticPortalVein-InferiorVenaCavaShuntOneCaseandLiteratureReviewAbstractObjectiveSpontaneousIntra-hepaticPortalVein-InferiorVenaCavaShuntisaspecialshuntinitskindandhasalowerincidence.ItcanbediGvidedintocongenitalandspontaneousshuntbasedonitscauses.Italsocanbedividedintointra-hepaticandextra-hepaticshuntaccordingtotheanatomicalloGcation.SpontaneousIntra-hepaticPortalVein-InferiorVenaCavaShuntisusuallycausedbycirrhosisportalhypertension.Yetthankstoamulti-slicespiralCTanddynamic,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thetechnologygreatlyimprovesthediagnosisofcollateralcirculationsymptomscausedbytheportalhyGpertension.Inthisarticle,theauthorwill,throughthereviewofrecentliterature,conductamorecomprehensiveresearchoncollateralcirculationandspontaneGousintKreay-whoerpdasticportalvein-inferiorvenacavashuntcausedbyaparticulartypeofhypertension.cirrhosis,portalhypertension,portalvein-inferiorvenacavashunt,literaturereview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19-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静脉置入(IVCF)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PE)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经颈静脉内放置3例,股静脉放置2例。结果术后随访半年—3年,无一例出现致命性肺栓塞。结论下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相关并发症可有效预防和处理。

  • 标签: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围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下肢DVT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中麻醉护理、术后(溶栓、抗凝、肢体及并发症)护理。结果11例于术后14天患肢拆线后痊愈出院。2例术后第2天切口处有少量渗血约5ml,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术后无1例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结论对下肢DVT患者采用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溶栓及抗凝治疗,在围期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滤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静脉分流治疗难治性乳糜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应用腹腔-静脉分流治疗40例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体重[(57.8±13.2)kg]较术前[(65.9±13.1)kg]明显下降,术后腹围[(82.0±9.8)cm]较术前(94.3±10.8 cm)明显下降,术后24 h尿量[2 250(1 650,3 300)ml]较术前[750(500,1 000)ml]明显上升;术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50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154)、总蛋白(P=0.350)、白蛋白(P=0.11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完成随访,失访5例,死亡29例,带管生存时间16(7,37)个月,存活6例,带管生存时间28(6,124)个月。结论腹腔-静脉分流作为一种姑息性手术,针对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或预期生存时间短的难治性乳糜腹水患者,可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乳糜性腹水 腹腔静脉转流术
  • 简介:目的了解肝硬化腹水病人门静脉分流术前后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6例肝硬化腹水病人行门静脉分流术前后和16例对照组患者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前后的门静脉、外周静脉和动脉血中AⅡ进行了测定。结果肝硬化腹水病人分流前血中的AⅡ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分流术后的AⅡ明显低于分流前(P<0.05),仍显著高于术后对照组(P<0.05)。结论分流术后AⅡ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肝硬化腹水病人分流术后腹水消失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 门腔静脉分流术 血管紧张素Ⅱ 放射免疫分析
  • 简介:目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在治疗门静脉高压方面的有关适应证、禁忌证和技术标准相继确立。本文主要从目前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技术操作及内支架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等方面,探讨TIPS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标签: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高压 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