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鞘脂酰胺存在于细胞的双层脂肪外膜,多年来人们认为它在此外膜中只是具有结构上的功能。但是,现在已知,这类脂肪也能从细胞膜中释放出来,用作重要的二级信使,诱发细胞凋亡和生长停滞。

  • 标签: 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 细胞膜 外膜 脂肪 鞘脂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肿瘤病人死亡相关因素。方法按年龄,部位,期别,生存期等分别归纳统计。结果(1)肿瘤病人死亡年龄偏大(2)死亡排列前三位肺、肝、胃(3)生存期两年内死亡占本文死亡总数82.4%。(4)分期首次就诊中晚期占80.2%(5)死亡主要因素转移占82.1%。结论积极干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死亡 生存期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血液肿瘤起源于造血系统,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MM)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均尚未完全明确,部分患者预后差。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指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由基因调控的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根据细胞死亡机制不同,可分为凋亡、自噬、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铁死亡等。PCD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影响血液肿瘤细胞增殖,而通过激活或者抑制PCD相关基因可干预血液肿瘤的进展。笔者拟就PCD相关基因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探索血液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血液肿瘤患者的预后精准预测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液肿瘤 细胞凋亡 自噬 坏死 细胞焦亡 铁死亡 基因 分子靶向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细胞衰老、死亡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即坏死性死亡和自然凋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和生物学现象。

  • 标签: 细胞衰老 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球发病率第三位、致死率第二位的癌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细胞死亡在生命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方式,其在调节生命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调节性细胞死亡在恶性肿瘤中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铁死亡、自噬和细胞焦亡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将对铁死亡、自噬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以及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全新的视野,并探索其作为潜在死亡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铁死亡 自噬
  • 简介:摘要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是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由包括化疗药物、放疗、溶瘤病毒、纳米载体药物和光动力在内的应激压力驱动,可以诱导针对肿瘤死亡细胞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对其深入研究可为抗肿瘤免疫和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 标签: 钙网蛋白 HSC70热休克蛋白质类 HMGB1蛋白质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高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境下髁突软骨细胞死亡情况。方法临床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髁突骨折患者无法复位的骨折片段上的软骨组织,体外培养人髁突软骨细胞,加入20μg/LTNF-α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情况(T组),分别与加入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ZT组)、特异性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NT组)和联合应用抑制剂(ZNT组)的细胞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T组细胞大量死亡,剩余活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ZT、NT和ZNT组细胞死亡和ROS水平显著低于T组(P〈0.05),ZNT组细胞死亡和ROS水平最低。结论高浓度TNF-α刺激下髁突软骨细胞死亡类型有凋亡和程序性坏死,同时抑制二者可以显著提高软骨细胞的存活率。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程序性坏死 髁突软骨细胞 活性氧
  • 简介:摘要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结局。恶性肿瘤在传统观念中往往被认为是离死亡最近的疾病;因其而产生的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严重的困扰着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然而,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几乎一片空白。死亡教育是肿瘤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在肿瘤专科推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患者平静的面对疾病和结局,提高生存质量;它有利于促使健

  • 标签: 癌症 死亡教育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部分肿瘤传统治疗方法已有较大局限性,近年免疫治疗发展迅速,显著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较少,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活化及表面多种异质性受体(兴奋性或抑制性)表达上调。免疫检查点具有免疫抑制性调节作用,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等。正常生理状况下,配体受体结合,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通路共同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当免疫检查点过表达,抑制性通路占主导地位,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避。PD-1和PD-L1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本质是单克隆抗体,靶向结合相应的免疫检查点,恢复T细胞功能,增强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在特定类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已有良好效果。本综述阐述了PD-1和PD-L1抑制剂在肿瘤免疫逃避和治疗中的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依据,并深入探讨其应用前景。

  • 标签: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 简介: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在表型和形态功能上呈现多样性,部分肿瘤细胞表面同时表达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标记.表明脑肿瘤可能起源于一种多潜能干细胞。作为脑肿瘤的可能起源细胞,脑肿瘤细胞(BTSC)的产生与神经干细胞(NSC)关系密切。本文对BTSC的体内外实验结果、可能产生机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着重讨论BTSC的进一步纯化、分离及其形成肿瘤的分子机理等。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脑肿瘤
  • 简介:本文概述了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的一般特征,并就PCD在植物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作用以及PCD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细胞编程性死亡 发育 逆境响应 PCD调控
  • 简介: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对肿瘤发生、生长、血管形成、浸润与转移有重要作用。TAF细胞通过产生旁分泌因子,影响上皮细胞转化,在肿瘤——宿主界面微环境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AF细胞的起源,TAF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征及TAF细胞调节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了-β 肝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缓解死亡焦虑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网络问卷星的方式选取我院肿瘤科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死亡教育,比较两组死亡焦虑评分(T-DAS)。结果:观察组T-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死亡教育 肿瘤科 护士 死亡焦虑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肿瘤微环境(TME)关系密切。目前已知多种因素会改变TME影响肿瘤发展,然而TME的改变也离不开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调节TME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因此了解肿瘤细胞对TME的影响十分重要。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
  • 简介:"肿瘤细胞学说"认为肿瘤组织不是均一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肿瘤细胞具有诱发并维持肿瘤恶性表达的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肿瘤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找到了良方妙药,即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从而治愈肿瘤.找到肿瘤细胞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我们真正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根治肿瘤并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概述对人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肿瘤、脑部肿瘤及其他肿瘤肿瘤细胞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人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腺肿瘤 脑肿瘤 肝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年间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185例,其中以肺癌59例(31.9%)、肝癌31例(16.8%)、结直肠癌1例(11.4%)为前三位主要死因。1993~1999年因恶性肿瘤死亡患者62例(33.5%),2000-2006年死亡肿瘤患者123例(66.5%)。(2)合并感染病例126例,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67.7%,104例患者的死亡与感染有关,感染直接引起死亡13例(7.0%),间接引起死亡91例(49.2%)。(3)恶性肿瘤合并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91例(49.2%),各脏器出现功能衰竭的时间顺序依次为呼吸系统、肾脏、肝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心血管系统。各脏器功能衰竭的频率顺序为肺脏、心脏、肝脏、神经系统。(4)分析住院天数、是否合并感染、感染部位数目、感染次数、转移部位数目、合并基础疾病数目等因素对MOFE的影响中,显示基础疾病数目、感染部位数目是MOF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感染、MOF等并发症已成为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肿瘤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