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确的胃癌分期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癌症综合治疗网络(NCCN)胃癌治疗指南重点强调了针对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是治疗胃癌的最佳模式。临床常用的分期方法包括超声、CT、内镜超声(EUS)和MRI,近年来,腹腔镜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在胃癌分期中也有报道。

  • 标签: 胃癌分期 计算机断层显像 正电子发射型 治疗方案 内镜超声 CT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胃癌进行分期的目的是便于胃癌患者的临床管理,便于临床医师总结和相互交流治疗效果以及对胃癌进行协作性研究,指导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正确判断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胃癌 临床病理分期 TNM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的临床分期及其重要意义。方法对参与研究的76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实施不同的诊断措施,即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分别落实超声内镜、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更高,且统计价值表征P<0.05出现。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实施胃癌治疗前分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癌 临床分期 超声内镜 超声造影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胃癌的临床分期及其重要意义。方法:对参与研究的 76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实施不同的诊断措施,即对照组( 38例)与观察组( 38例)分别落实超声内镜、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更高,且统计价值表征 P< 0.05出现。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实施胃癌治疗前分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 胃癌 临床分期 超声内镜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胃癌的综合治疗主要以病理分期(TNM)为依据。其中,T分期主要依靠对浸润胃壁深度的准确判定,准确T分期应做到规范化病理取材和必要的连续切片;N分期易受淋巴结捡取数影响,淋巴结捡取不足可导致N分期偏移。因此,规范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最大限度地捡取淋巴结是关键环节;M分期主要在于提高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CY1)阳性检出率,确定腹膜转移的高危因素,优化预测腹膜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作为临床检查的补充手段。现阶段我国胃癌规范化病理诊断的质量仍有待提升。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中心临床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胃癌TNM分期的优化及病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评述。

  • 标签: 胃肿瘤 TNM分期 病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胃癌是指源于为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有研究显示,我国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多余女性。近几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转变、工作压力的增加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其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临床以上腹疼痛、消瘦和食欲缺乏等为特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超声诊断在胃癌疾病中的应用以及胃癌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超声诊断 临床 胃癌
  • 简介:摘要:胃癌是指源于为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有研究显示,我国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多余女性。近几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转变、工作压力的增加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其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临床以上腹疼痛、消瘦和食欲缺乏等为特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超声诊断在胃癌疾病中的应用以及胃癌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超声诊断 临床 胃癌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之间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36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和胃癌根治术治疗,分析HP感染与胃癌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之间关系。结果胃癌患者HP感染发生率在69.6%左右,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胃癌发病部位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发生部位、分类及分期均会对其HP感染的发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 标签: HP感染 胃癌 癌症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指导临床合理地制订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分析。方法25例胃癌患者,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薄层重建,采用容积再现法(VR)、多平面容积重建法(MPV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仿真内镜(CTVG)技术重建,结合原始图像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CT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准确性。结果25例胃癌患者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分期准确性分别为72%、88%和92%。多层CT对胃癌的术前TNM分期可提供较高的准确率,有效地进行术前评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分析。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胃癌 TNM分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4-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胃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对其均行胃镜检查和螺旋CT检查,检查结束后,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的检出率,分析螺旋CT诊断术前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检出率方面,螺旋CT检查(91.67%)与胃镜检查(90.0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分期、N分期方面,螺旋CT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均比较高,Kappa分别为0.896和0.929(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胃癌患者实施诊断时,采用螺旋

  • 标签:
  • 简介:术前准确的临床分期是决定胃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胃癌患者术前分期的最常用方法。但其对胃外微小病变转移的判断效果并不理想。腹腔镜诊断适用于影像学检查为T,或T4的胃癌患者,同时适用于经CT检查证实其可能存在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有研究报道,45.7%~47%的胃癌患者虽术前判断其适合胃癌根治术,

  • 标签: 腹腔镜诊断 胃癌患者 术前分期 影像学检查 应用 腹膜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胃充盈造影检查对胃癌患者T分期的诊断情况,分析超声胃充盈造影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59例该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前患者行超声胃充盈造影检查,观察超声胃充盈造影对患者胃癌T分期的诊断结果,对比病理结果判断超声胃充盈造影对胃癌患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超声胃充盈造影对胃癌诊断率高达100%,与病理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胃充盈造影对胃癌患者T1、T2、T3、T4分期诊断率分别为85.71%、93.33%、93.75%、95.24%,与病理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胃充盈造影对胃癌的诊断率较高,且对胃癌患者T分期情况诊断较为准确,适合作为胃癌术前T分期的常规检查方法。

  • 标签: 胃癌 超声胃充盈造影 T分期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SCT)对原发性胃癌患者T分期的评估效果,旨在提高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受(3家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S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与胃癌的大小、位置等病理特征比较,并评价CT的分期诊断准确程度.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105例胃癌患者CT病灶的长度、厚度及不同T分期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CT值采用F值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一致性检验Kappa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病灶的长度、厚度随着T分期的升高CT值也增高;静脉期及延迟期的病变CT值随着T分期升高而逐级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患者中,胃周脂肪模糊的患者为74例(70.5%),占比最高;光整型患者21例(20.0%)其他类型10例(9.5%);CT诊断105例胃癌患者中,T4期准确度最高(98.7%);T1期(91.2%)、T2期(89.0%)次之,T3期(87.6%)准确度最低.结论MSCT对原发性胃癌患者T分期的评估效果显著,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肿瘤 肿瘤分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MSCT(multiGslicespiralCT)回顾性的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评估分析其准确性及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分析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均行病理及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60例.对术前MSCT的分期结果与术后胃镜、病理结果进行比对,数据收集,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SCT在本次研究的60例胃癌患者CT分期情况T1-T4b期准确率分别为72.7%(8/11),61.5%(8/13),64.2%(9/14),70.0%(7/10),83.3%(10/12),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70%(42/60).N0-N3b期准确率为61.5%(8/13),44.4%(4/9),54.5%(6/11),61.5%(8/13),64.3%(9/14),N分期总的准确率58.3%(35/60).M0-M1期准确率分别为98.0%(47/48),91.7%(11/12),M期总准确率96.7%(58/60).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能较好的进行胃癌术前最新TNM分期,且在T、M期中更有优势,能为临床更合理的制定治疗方案.关键词MSCT胃癌TNM分期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65-03

  • 标签:
  • 简介:目的:确定B超检查对判定进展性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可行性与敏感性。材料与方法:124例进展性胃癌患者术前均经B超检查。回顾性地分析了胃癌的存在部位,胃壁的浸润深度,伴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及远位脏器转移,并与术后的病理诊断进行了比较。结果:与术后的病理诊断相对照,术前B超检查对癌灶定位的符合率为83.9%(104/124例),对胃壁浸润深度的符合率为85.5%(106/124例),对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70.6%(77/106例),对远位脏器(肝)转移的符合率为85.7%(18/21例)。结论:B超检查对判定进展性胃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是一种可行而敏感的方法,而且能为术者事先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提供直接的依据。

  • 标签: B超 进展性胃癌 浸润 转移 临床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时TNM分期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以指导诊治及判断预后。方法按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及补充原则,对56例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4N2M1病例占66.6%,早、中期胃癌梗阻时间平均11.4天,晚期胃癌梗阻50.4天,差异有明显意义(P<0.01)。上腹部扪及包块24例,其中23例为Ⅳ期,另1例为Ⅲb期。结论胃癌并幽门梗阻绝大部分为癌症晚期,幽门梗阻可促进胃癌进展,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展至晚期,应尽量努力采取根治的术式,姑息性切除亦能延长生存期,宜早期手术,合理治疗。

  • 标签: 胃癌 幽门梗阻 肿瘤分期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