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脉络肿瘤的影像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脉络乳头状瘤位于四脑室、侧脑室二角区内,CT呈稍高密度,MRI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羽毛状边缘肿块有明显强化,可作定性诊断。

  • 标签: 脉络丛肿瘤 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脑室巨大、多房脉络囊肿成人患者的影像表现。患者女,67岁,因言语不清1周余,加重1 d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入院。CT检查示左侧脑室三角区多房囊性病变,内见多发分隔及钙化。MRI示囊性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示囊壁及分隔呈稍高信号,增强后部分分隔呈轻中度强化。病理诊断结果为脉络囊肿。

  • 标签: 脉络丛 囊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脉络囊肿已经被人们发现而且作为孕期超声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从人们把胎儿脉络囊肿作为产前超声当中的特殊情况来对待之后,用超声的方法诊断胎儿脉络囊肿成为产前超声诊断的重要环节。胎儿脉络囊肿与胎儿的遗传基因异常具有一定的关系,较为严重的是,胎儿脉络与胎儿的遗传疾病的发生既有关联性,因此,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脉络囊肿时,应该检查胎儿的其他部位以及通过孕妇的血液学检查,对胎儿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针对异常情况进行适宜的处理。笔者通过本文详细阐述通过超声的方法进行胎儿脉络囊肿的应用价值,希望能为为临床优生优育工作提供帮助。

  • 标签: 胎儿脉络丛囊肿 超声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总结6岁以下低龄儿童幕上脉络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6岁以下儿童脉络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3例,平均年龄为19.4月;肿瘤位于侧脑室7例、第三脑室内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证实12例为脉络乳头状瘤,l例为脉络乳头状癌。术后随访3~92个月,平均38.1月;1例脉络乳头状癌患者术后6月复发并转移而死亡;1例脉络乳头状瘤患者术后16个月死于颅内感染;余11例存活。结论儿童幕上脉络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脉络丛肿瘤 幕上 儿童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脉络乳头状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5年我科收治的28例脉络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脉络乳头状瘤患者平均22.5岁,位于侧脑室15例,第四脑室9例,第三脑室3例,桥小脑角1例。全部行显微手术治疗,7例术前行脑室外引流,24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部分术后出现并发症。随访18例,未出现肿瘤复发。结论脉络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多发于儿童,预后较好,积极的手术全切除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脉络丛乳头状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断层超声影像技术(TomographicUltrasoundImaging)诊断胎儿脉络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断层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发现脉络囊肿的胎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检查,然后对胎儿颅脑实施三维容积检查从而最终得到容积数据再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断层超声影像对胎儿脉络囊肿的诊断情况发现,检测出脉络囊肿的50例胎儿中单侧囊肿和双侧囊肿的例数分别是32例和18例。与胎儿颅脑MRI诊断相比较,使用断层超声成像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00%,并且与MRI诊断的正确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胎儿颅脑实施断层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胎儿脉络囊肿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断层超声影像技术 胎儿 脉络丛囊肿
  • 简介:轴突都有再生的能力.但是中枢神经受损后未见明显的轴突再生,这是由于轴突固有的再生能力较差以及轴突生长的微环境阻滞所致。近年来,随着对脉络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增多,学者们认为脉络有助于轴突的再生和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脉络移植到中枢神经受损区是一种新颖的治疗神经损伤的方法,本文就脉络与移植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脉络丛移植 神经修复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1例运输机飞行员年度空勤疗养体检,头颅MRI检查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见囊状异常信号影,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稍高信号、扩散受限、扩散系数值低,大小约1.2 cm×0.8 cm,边界清楚,所在脑室三角区未见明显扩张。MRI增强扫描,病灶并无强化;脑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排除癫痫的可能性。诊断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脉络黄色肉芽肿。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健康等级:乙类。

  • 标签: 肉芽肿 脉络丛 体格检查 合格鉴定 飞行员
  • 简介:背景与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祖细胞经荧光裸小鼠脑内移植后定居在脉络细胞并诱导其上皮细胞癌变的可能性及细胞融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人胶质瘤干细胞SU-3和标记红色荧光染料CM—Dil的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移植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脑内,用传统病理、分子免疫病理和荧光示踪技术对肿瘤细胞在宿主脑内侵袭对不同部位形成的肿瘤团块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接受尾状核移植的35只鼠和小脑移植的15只鼠全部致瘤.有6只尾状核移植鼠在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见到肿瘤,有5只尾状核移植鼠在第三脑室脉络见到肿瘤,有5只小脑移植者在第四脑室脉络见到肿瘤。传统病理:肿瘤细胞和组织结构异形十分明显-细胞高度增生,一类是脉络结构基本保留,另一类是完全消失。荧光示踪:肿瘤团块中的细胞成分分为源于接种的肿瘤细胞(红色)、源于宿主的细胞(绿色)和两者的融合细胞(黄)。分子病理:肿瘤细胞高表达Nestin、Ki一67、角蛋白和GFAP。结论:根据癌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定居于不同部位的形态学特征,尤其在脉络上形成的能表达相关标志蛋白的脉络癌样结构肿块,表明胶质瘤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诱导宿主细胞癌变.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细胞融合实现的,这对进一步研究胶质瘤干细胞分化走向和与宿主组织重构受定居地微生态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荧光示踪可移植性肿瘤 细胞融合 脉络丛肿瘤 肿瘤微生态环境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四脑室脉络乳头状瘤(CPP)的CT及MRI特点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8月-2021年7月经临床病理证实为四脑室CPP患者2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采取CT及MRI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对MRI及CT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与单独应用CT及MRI检查相比,联合诊断对四脑室CPP的检出率更高(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跨境务工人员经鼠传播淋巴脉络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 )和汉坦病毒(hantavirus, HV)的感染状况,初步评估鼠传病毒感染风险。方法本研究于2019—2020年间,针对常年在境外从事户外工程工作的务工人员开展调查,采集血清样本,通过基于LCMV重组核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免疫印迹法和基于LCMV重组糖蛋白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样品血清中LCMV特异性IgG抗体,采用检测汉坦病毒IgG抗体的商业化ELISA试剂盒和汉坦病毒感染抗原片检测血清中HV IgG抗体情况。结果共调查了139名跨境工作者,年龄在25~57岁之间,64%(89/139)有多个国家工作经历,涉及26个国家,包括14个亚洲国家和12个非洲国家,LCMV IgG抗体检出率11.51%(16/139),阳性样本经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核实,抗体检出率略高于类似调查中发现的人群感染率;HV抗体检出率0.72%(1/139),但尚不能确定获得感染的时间和地区。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境外务工人员中LCMV和HV病毒感染状况和存在风险,提示户外工程场所加强鼠传疾病防控的必要性。

  • 标签: 淋巴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汉坦病毒 流动人员 动物啮齿类
  • 作者: 张蕊 白岩 魏巍 林睿娟 王梅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0年第03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 450000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 ,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郑州 45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室内脑膜瘤和脉络乳头状瘤的T1加权增强成像全域直方图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3例脑膜瘤和24例脉络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术前行常规MRI增强扫描,采用MaZda软件在T1加权增强成像轴位图像上提取两组肿瘤实质区域的直方图特征,并行灰度直方图分析。将所获得的均值、变异度、峰度、偏度、第1、第10、第50、第90、第99百分位数共9个直方图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脑膜瘤组与脉络乳头状瘤组特征参数间的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联合曲线下面积较大的两个参数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单一直方图特征参数和联合变量在脑膜瘤和脉络乳头状瘤中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9个提取的直方图参数中,脑膜瘤组和脉络乳头状瘤组间均值、峰度、第1、第10、第50百分位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计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77、0.75、0.78、0.72;直方图参数变异度、偏度、第90百分位数、第99百分位数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其中第10百分位数和峰度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临界值为别112.40、0.63,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70%和91.70%、72.70%和87.50%。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7.50%和81.80%。结论T1加权增强全域直方图分析可以为脑室内脑膜瘤和脉络乳头状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定量化信息,单一参数中第10百分位数和峰度的诊断效能较高,两参数联合诊断效能进一步提升,会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脑膜瘤 脉络丛肿瘤 脑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镧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致脉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改变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于2020年10月,采用永生化大鼠脉络上皮细胞(Z310细胞)体外模拟血脑脊液屏障,分为对照组和0.125、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不同浓度氯化镧处理Z310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MMP9、闭合蛋白(occludin)和胞质附着蛋白1(ZO-1)蛋白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occludin、ZO-1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化镧处理组Z310细胞体积变小,细胞间连接变少,死亡细胞、细胞碎片逐渐增多。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细胞内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TIMP1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细胞内ROS产生水平明显增加(P<0.05),0.125、0.25、0.5 mmol/L氯化镧处理组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镧可能通过下调Nrf2表达造成细胞内ROS水平增加,从而活化MMP9致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表达水平下降。

  • 标签: 氯化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活性氧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间紧密连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如今再回头去看德隆的发展历程,并不会有迷宫般的感觉。在其清晰的轨迹中,与其他民营企业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早期经营范围杂乱、不固定,四处寻找机会,只为赚钱。但依靠资本市场完成原始积累后,德隆的思路明显发生转变,它渴望获得产业上的认同,企图从草莽变身为正规军。

  • 标签: 脉络 发展历程 民营企业 经营范围 原始积累 资本市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备受世人瞩目的一年。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宁波、台北等地各种双年展层出不穷,大型展览陆续不断,各个美术馆、艺术机构里的艺术家个展也是如火如荼。在国外,新加坡、光州、釜山、迈阿密、利物浦每每也都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中国当代艺术品在世界各地拍卖市场上的表现更是足够赚人眼球。

  • 标签: 当代艺术品 艺术机构 拍卖市场 大型展览 画中 人物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