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脊髓损伤多伴有其他的合并伤,颈椎骨折多伴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肺及心血管损伤,以及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时常合并腹部内脏损伤及四肢长骨干骨折。目的讨论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合并症,然后考虑是否需作早期脊柱复位和合并损伤的探查修复。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仍然是脊柱骨折治疗的三要素。

  • 标签: 脊柱 脊髓损伤 治疗
  • 简介:脊髓空洞是指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内外有液体积聚且呈筒样串联,可以在颈髓或上胸段几个节段内发生,也可向上、下延展.脊髓空洞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为枕大孔区畸形和小脑扁桃体下疝,即Chiari畸形,90%的脊髓空洞与Chiari畸形有关.临床上脊髓空洞也可呈"特发性"而单独存在.脊髓空洞可伴发脊柱侧凸.在各种类型的脊柱侧凸中,脊髓空洞的发生率为4%~8%,而在脊髓空洞患者中,脊柱侧凸的发生率高达25%~85%.

  • 标签: 脊髓空洞 脊柱侧凸 Chiari畸形 发生率 室管膜 特发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诸径线缩短,椎管容积缩小,压迫硬膜囊、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椎管狭窄与脊柱发育异常、椎间盘突出、退行性骨关节病、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及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及混合性三种,先天性者较少见。在获得性椎管狭窄类型中,退变是主要原因。常见有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退变增生、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

  • 标签: 脊柱疾病 脊髓疾病 影像诊断 椎管狭窄症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脊柱损伤采取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措施;脊髓损伤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急性期药物治疗、冷疗、高压氧舱治疗,手术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措施。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脊柱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选取治疗的12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身体护理、心理支持、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指导。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患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8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康复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程序化、前瞻性的临床护理。对比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112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11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83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1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87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40min),平均出血量650m1(300-17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瘫痪加重2例。随访3~22个月,除一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部位病理破坏程度,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方法对36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前、术后两个阶段进行专科护理、实施心理干预。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损伤加重、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除1例患者下肢瘫痪未能完全恢复,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心理干预加上专科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症状及焦虑、恐惧心理,使之以良好的心态和状态接受并配合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临床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康复治疗路径,对所选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焦虑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脊髓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脊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临床分析 康复治疗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低,不良情绪、疼痛症状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在临床表现方面可以分为3类第1类患者为腰椎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7.5±6.5)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8.1±5.2)d,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第2类患者为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5.2±6.1)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25.7±15.2)d,补钠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第3类患者也是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17.4±9.2)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36.5±5.5)d,尿量连续4周>4000ml,经补纳治疗后,可以降低血钠。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途径。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途径,对比2组优劣。结果:干预前,2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损伤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ASI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的ASI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HAMA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临床及康复治疗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