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行男,55岁,农民,因臀部、左下肢感觉异常2年.大小便功能障碍、双下肢间歇性跛行1.5年,于2009年3月1日入院,患者在2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觉肌周“下坠感”,

  • 标签: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 病例讨论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术前脊髓血管造影、X-线及术中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显微手术切除脊髓动静(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在脊髓血管造影、X-线及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辅助下行显微手术切除SDAVF,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例SDAVF完全切除。随访9~17个月,症状好转7例,稳定1例。结论术前脊髓血管造影、X-线及术中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硬脊膜动静脉瘘 脊髓血管造影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菁绿
  • 简介:动静(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s)属于椎管内血管畸形的一个亚类,其发病率约为5~10/100万[1],临床较为少见,也易被误诊.本文分析了1994年至2004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例动静患者.

  • 标签: 硬脊膜动静脉瘘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动静(SDAVF)脊髓病变的MRI特点,探讨脊髓病变与畸形血管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经DSA证实的SDAVF患者32例,应用场强3.0T超导型MRI扫描仪于术前行常规脊髓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按照脊髓病变的范围,分为局限(1~4个椎体)、中度(5~7个椎体)和广泛(8~10个椎体)病变三组。按照改良的Aminoff和Logue步态与排尿障碍法,于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6分为轻症者,≥6分为重症者。结果①30例病变中心位于下胸段(94%,30/32)。32例中病变局限组8例(25%),临床轻症者6例,重症者2例;中度组19例(59%),临床轻症者5例,重症者14例;广泛组5例(16%),轻症者1例,重症者4例。②32例患者髓内均可见T2WI高信号,31例高信号位于脊髓中心,呈"铅笔样"改变,1例呈弥散状分布;2例髓内可见T1WI低信号。增强扫描后,31例脊髓强化,1例未见强化。③口位于脊髓病变范围内12例,位于脊髓病变范围外20例。④31例引流静脉范围≥相应脊髓病变范围,且引流静脉脊髓病变部位一致;1例脊髓病变>引流静脉范围,引流静脉脊髓病变部位部分一致。结论①SDAVF脊髓病变范围...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髓疾病 硬脊膜动静脉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320排CT血管成像(CTA)对动静(SDAVF)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S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320排CTA及DSA检查,以病变的定性诊断、供血动脉、口、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20排CTA对11例病人均做出正确诊断,DSA首次检查漏诊2例,经行320排CTA获得相关图像信息后再行DSA检查发现病变。所有病人经手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短期预后均良好,但术后9-12个月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结论320排CTA可良好地立体显示SDAVF病灶的特征及其周围的骨性解剖结构,但其不能动态显示病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尚不能取代DSA检查。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术 CT血管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动静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由于本病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多样性,给早期、正确的诊断带来困难,常有误诊及漏诊发生,可以利用MRI作为动静的筛查手段,明确诊断需要作DSA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

  • 标签: 硬脊膜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胸椎动静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出早期发现,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及相关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

  • 标签: 硬脊膜动静脉瘘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的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SDAVF并右下肢神经源性皮肤溃疡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16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1年,加重伴右下肢皮肤溃疡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脱髓鞘脊髓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在我院经脊髓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SDAVF并右下肢神经源性皮肤溃疡,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双下肢麻木、乏力症状得到控制。结论SDAVF起病隐匿,青少年少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脊髓MRI检查可提示诊断,脊髓DSA检查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瘘 皮肤溃疡 误诊 脊髓炎 横贯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脑膜动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脑膜动静患者行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其中海绵窦区22例,侧窦区10例,通过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口完全闭塞19例,口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13例。9例患者术后眼球突出、结膜水肿一过性加重。随访3月~2年,临床症状消失21例,症状明显缓解11例。结论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脑膜动静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经静脉途径 栓塞
  • 简介:摘要: 对于脑膜动静这种病来说,它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发生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在临床上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治疗难度非常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临床上的介入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更是以治疗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脑膜动静的病症中,所以本文就针对脑膜动静通过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临床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岩上静脉引流的脑膜动静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海淀医院神经外科由岩上静脉引流的脑膜动静患者9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于手术前后完善MRI、DSA检查,进行改良Aminoff&Logue量表(ALS)评分。结果9例患者中6例为男性,3例为女性,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及运动异常,其中7例伴有排尿和(或)排便障碍,4例患者伴有颅神经功能异常,包括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呃逆、面瘫等;6例接受栓塞治疗,3例接受外科手术,均达到解剖学治愈。术前ALS评分为(6.0±2.7)分,术后3个月为(2.8±1.7)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6,P〈0.05)。结论岩上静脉引流的脑膜动静是一类较为少见的脑血管畸形,病变累及范围广泛,临床表现严重,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若血管条件允许,应首选介入栓塞治疗。

  • 标签: 动静脉瘘 岩上静脉 硬脑膜动静脉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对幕下脑膜动静(DAVF)的认识。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DAV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征、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及治疗等,并电话随访预后。结果例1为女性,43岁,慢性病程,急性加重,临床表现为双下肢乏力及大小便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见延髓异常信号,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治疗无效,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示左侧小脑幕下动静,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随访2年病情无复发。例2为女性,57岁,慢性进展性病程,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后出现吞咽困难、高热以及意识障碍,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未见好转,后行DSA示双侧横窦-乙状窦区动静,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部分口,术后2个月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例3为男性,52岁,亚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恶心呕吐,多次于消化科治疗,头颅MRI示延髓斑片状异常信号,其中可见血管流空影,完善DSA检查,示颅颈交界区动静,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半年未见复发。结论DAVF是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幕下DAVF可表现为脑干、小脑、脊髓受累的急性神经功能障碍,临床极易误诊,MRI可见颅内异常信号,对这类患者要考虑到DAVF的可能,及时行DSA检查是确诊的关键。血管内栓塞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预后取决于临床表现及瘘管分级。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AVF)在新动静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从2022年5月到2023年1月,我中心抽取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将钢针穿刺与动静留置针穿刺后成功率、漏血率、穿刺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钢针穿刺方法相比,应用动静留置针穿刺后的有关参数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动静留置针应用于新动静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穿刺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留置针,新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人造血管动静(AVG)是在自体动静失功后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但反复多处穿刺AVG会引起人造血管内膜增生和吻合口近端静脉狭窄,甚至形成血栓、动脉瘤。正确使用、护理AVG对延长内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穿刺时机、穿刺方法、穿刺针的选择、穿刺方向、穿刺间距、针尖斜面、压迫止血等方面对AVF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AVF使用、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人造血管 动静脉内瘘 穿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