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室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由于手术微创,操作精细,器械昂贵,所以要求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由有经验的高年资专科护士配合。不仅如此,术后的护理也是非常的关键的,本文从临床资料、手术配合、护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第三脑室 造瘘术 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手术治疗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神经内手术治疗的脑室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单纯位于侧脑室8例,第三脑室6例,同时位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8例,囊性颅咽管瘤经囊腔内置Ommaya管术后囊腔明显缩小4例。术后根据病理检查对部分病例进行放射治疗。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2—36个月,平均15.7个月,无死亡病例,第三脑室内生殖细胞瘤复发1例,第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囊腔扩大1例。结论神经内手术治疗脑室内肿瘤具有微创、手术视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诊疗手段。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手术治疗脑室出血(IVH)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4月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47例脑室出血伴铸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4)、观察组(n=23)。对照组给予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脑室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血肿有效清除率、脑积水以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t=11.581,P=0.000)以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t=5.607,P=0.000)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t=9.88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血肿有效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3,P=0.024);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χ2=5.436,P=0.020)以及脑积水发生率(χ2=4.809,P=0.02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选择神经内手术治疗脑室出血,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还能有效降低脑积水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效果优于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具有相对安全性,是一种有效、可靠、值得应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脑室出血 神经内镜手术 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脑积水患者行脑室下三脑室造瘘术(endoscopicthirdventriculostomyETV)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ETV治疗脑积水30例护理情况。结果30例患者近期疗效满意,1例症状复发改行脑室2腹腔分流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护理是三脑室造瘘术治疗脑积水成功的一个重要的保证。

  • 标签: 脑积水脑室镜三脑室造瘘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采用神经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在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单纯脑室外引流术,而观察组则行神经内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平均引流以及术后意识清醒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脑室出血患者神经内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室出血 神经内镜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内脑室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室肿瘤病例资料,其中侧脑室肿瘤10例,第三脑室肿瘤8例,第四脑室肿瘤5例。病例均接受神经内手术。结果脑室手术6例(肿瘤全切除2例,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造瘘术4例);Endoport内控制手术4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及第三脑室造瘘术1例);神经内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3例(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对脑室内肿瘤活检与切除,脑室手术比传统方法有显著优势。Endoport内控制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血供丰富的肿瘤。内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肿瘤残留位置较偏的病例,为手术肿瘤全切提供保证。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脑室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8例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脑室下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采取有效的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论脑室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比较常规治疗,有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少,护理难度小,护理简便,减轻护士工作量,推荐于临床治疗。

  • 标签: 脑室镜 第三脑室底造瘘 梗阻性脑积水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神经内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的经验。方法采用神经内对54例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进行治疗,在结合抗生素冲洗的同时,分别行透明隔造瘘术、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脉络丛凝固术及内引导下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脑积水及炎症控制49例,死亡5例,随访22例无复发。结论运用神经内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神经内镜 感染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室辅助下切除CPA胆脂瘤临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CPA胆脂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方式切除CPA胆脂瘤,实验组患者采取脑室辅助显微手术方式切除CPA胆脂瘤。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周期、并发症概率以及肿瘤复发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技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对CPA胆脂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的手术过程中实施脑室辅助治疗方法切除CPA胆脂瘤,将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等,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脑室镜 CPA胆脂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内脑室系统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脑室系统病变,包括12例实质性肿瘤、10例梗阻性脑积水、8例囊性病变患者用神经导航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导航引导内,按投射轨迹、靶点进行穿刺、活检或肿瘤切除。结果全部病例均能顺利、准确进行手术操作。2例囊性肿瘤和3例实质性肿瘤全切除,8例实质性肿瘤行活检和第三脑室底造瘘.6例囊性病变行造瘘和囊壁部分切除,1例实质性肿瘤行透明隔造瘘和肿瘤部分切除,10例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的内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脑组织的创伤,明显提高了神经内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脑室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12月行腹腔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较顺利,且应用腹腔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积水优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术后近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脑室技术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选出2019.06-2020.06收治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方式,将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开颅手术方法,试验组应用脑室技术方法,两组之间比较术后临床效果、脑血肿量、再出血量情况。结果 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试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室镜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接受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腹腔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ADL评分、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ADL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34±3.64min,对照组为80.25±8.95min,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治疗脑积水,其疗效与传统开腹脑室腹腔分流术相当,对于改善患者昏迷情况和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恢复均具有积极作用,且腹腔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患者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结合腹腔脑室腹膜分流术(VPS)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诊治的76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施行传统VPS,观察组施行脑室结合腹腔下VPS。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比较术前和术后1、3 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9%(37/39)比73.0%(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848,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3.68 ± 0.49)分比(3.02 ± 0.51)分、(4.17 ± 0.24)分比(3.59 ± 0.43)分],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05 ± 0.15)分比(2.84 ± 0.17)分和(1.62 ± 0.11)分比(2.17 ± 0.14)分比、(12.97 ± 3.82)分比(16.05 ± 4.61)分、(10.90 ± 2.75)分比(13.84 ± 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3%(4/39)比29.7%(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383,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BI、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结合腹腔下VPS应用于脑积水患者,通过减轻炎性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促进预后改善。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 腹腔镜 脑室镜 炎症趋化因子类 免疫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结合腹腔脑室腹膜分流术(VPS)对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诊治的76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施行传统VPS,观察组施行脑室结合腹腔下VPS。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比较术前和术后1、3 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9%(37/39)比73.0%(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848,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3.68 ± 0.49)分比(3.02 ± 0.51)分、(4.17 ± 0.24)分比(3.59 ± 0.43)分],MR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05 ± 0.15)分比(2.84 ± 0.17)分和(1.62 ± 0.11)分比(2.17 ± 0.14)分比、(12.97 ± 3.82)分比(16.05 ± 4.61)分、(10.90 ± 2.75)分比(13.84 ± 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3%(4/39)比29.7%(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383,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BI、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结合腹腔下VPS应用于脑积水患者,通过减轻炎性应激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促进预后改善。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 腹腔镜 脑室镜 炎症趋化因子类 免疫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下经胼胝体-侧脑室-穹窿间入路治疗原发性铸型脑室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昂微下经胼胝体-侧脑室-穹窿间入路治疗19例原发性铸型脑室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清醒9例,昏迷5例,死亡5例存活患者随访半年,正常生活4例,生活自理2例,需人帮助3例,卧床5例。结论显微下经胼胝体-侧脑室-穹窿间人路治疗原发性铸型脑室内血肿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铸型脑室内血肿 手术 胼胝体-侧脑室-穹窿间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3D slicer辅助神经内脑室出血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室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D slicer辅助神经内手术)与对照组(小骨窗开颅显微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3D slicer 神经内镜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技术治疗脑室内肿瘤的术后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将对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室内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至以上随访,总结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分析患者术后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共25例出现并发症,55例未出现并发症,且术前并发症脑积水、肿瘤质地硬以及肿瘤供血丰富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数据结果存在显著可比性(P

  • 标签: 神经内镜技术 脑室内肿瘤 术后 并发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