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患者围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颈动脉支架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减少颈动脉支架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管支架用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支架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再狭窄发生率、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30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100.00%,再狭窄6例,再狭窄率为2.00%,出现脑血管不良事件3例,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术后6个月、1年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腔血管成形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90例PAD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施行动脉内膜剥脱,研究组施行经皮腔血管成形联合血管支架植入。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ABI、跛行距离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经皮腔血管成形联合血管支架植入治疗PAD患者的疗效显著,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缺血情况,增加跛行距离,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支架 经皮腔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72例(79例次手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下(是否2周内)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CAS)的临床资料,显示两组患者术后30 d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早期行CAS(2周内)并不增加术后30 d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及死亡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颈内动脉支架治疗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对患者发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并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153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等),其中动脉支架治疗72例、单纯药物治疗81例。治疗48个月后,对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24个月时,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显著高于动脉支架组(P<0.05)。48个月后153例患者中共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嗜烟(吸烟>10年,每日>20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房颤、支架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支架(OR=0.44,95% CI:0.21~0.88,P=0.01)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病史(OR=1.79,95% CI:1.22~2.01,P<0.01)、房颤(OR=1.57,95% CI:1.01~1.98,P=0.03)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支架可显著降低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高血压病和房颤相关,且与高血压病相关性较高。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颈内动脉支架治疗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对患者发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并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153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对侧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等),其中动脉支架治疗72例、单纯药物治疗81例。治疗48个月后,对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24个月时,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发生率显著高于动脉支架组(P<0.05)。48个月后153例患者中共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嗜烟(吸烟>10年,每日>20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房颤、支架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支架(OR=0.44,95% CI:0.21~0.88,P=0.01)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病史(OR=1.79,95% CI:1.22~2.01,P<0.01)、房颤(OR=1.57,95% CI:1.01~1.98,P=0.03)是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支架可显著降低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与高血压病和房颤相关,且与高血压病相关性较高。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行静脉窦支架后视乳头水肿及视力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静脉窦支架治疗的8例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女性6例,男性2例,年龄(32.9±14.4)岁(范围:19~57岁)。手术前后行眼底、视力、视野检查,使用相干光层析成像(OCT)检测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行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中先行静脉窦测压,若狭窄两端压力梯度≥10 mmHg(1 mmHg=0.133 kPa),则接受静脉窦支架治疗。术后6个月检测RNFL厚度,并行CT静脉造影观察静脉窦情况。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行静脉窦支架,术后狭窄两端压力梯度降至(2.6±2.0)mmHg,与术前(24±9.2)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P<0.001)。颅内压由术前的(41.4±12.7)cmH2O(1 cmH2O=0.098 kPa)降至术后的(12.9±3.3)cmH2O(t=7.08,P<0.01)。术后6个月随访时,RNFL厚度由术前的(275.3±68.3)μm降至(131.4±31.8)μm(t=5.80,P=0.001);视力基线值中位数由术前的[M(QR)]0.24(0.25)改善至0.65(0.23)(Z=-2.52,P=0.012)。6例患者视乳头水肿情况明显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CT静脉造影提示支架旁再狭窄。结论静脉窦支架可用于改善特发性颅内高压患者的视乳头水肿和视力损伤。

  • 标签: 颅内高压 支架 静脉窦狭窄 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参照组用椎体成形,研究组用椎体后凸成形。结果:研究组的ODI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参照组,FDIP评分高于参照组,后凸Cobb角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椎体成形,可提高患者的躯体功能与生活障碍,减轻疼痛感,缩小后凸Cobb角。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0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脑血管旋转造影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应用血流动力学系列软件计算手术前、后及计算机模拟狭窄部位完全修复后狭窄局部、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和管腔内总压力。术后复查DS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残余狭窄率<30%(定义为"亚满意")为手术成功。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MCA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9.9±13.2)%、(86.6±10.0)%,t=15.31,P<0.05]。20例患者术后MCA狭窄部位和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25.1±4.6)Pa、(49.0±13.2)Pa,穿支根部:(1.1±0.2)Pa、(3.5±0.4)Pa,均P<0.05],而狭窄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增高[近端:(7.2±3.8)Pa、(3.6±2.6)Pa,远端:(12.6±5.8)Pa、(4.9±2.6)Pa,均P<0.05]。术后狭窄部位和近端正常血管壁面的总压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位:(276.5±86.3)Pa、(992.6±15.7)Pa,狭窄近端:(605.4±27.8)Pa、(992.6±15.7)Pa,均P<0.05],而穿支根部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总压力均较术前增高[穿支根部:(58.2±5.6)Pa、(2.7±0.3)Pa,狭窄远端:(101.0±43.4)Pa、(10.3±4.3)Pa,均P<0.05]。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狭窄部位管腔恢复至同两端血管完全一致时,狭窄部位、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总压力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A 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后狭窄局部、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达到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缩窄,病理性 血流动力学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0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脑血管旋转造影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应用血流动力学系列软件计算手术前、后及计算机模拟狭窄部位完全修复后狭窄局部、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和管腔内总压力。术后复查DS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残余狭窄率<30%(定义为"亚满意")为手术成功。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MCA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9.9±13.2)%、(86.6±10.0)%,t=15.31,P<0.05]。20例患者术后MCA狭窄部位和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25.1±4.6)Pa、(49.0±13.2)Pa,穿支根部:(1.1±0.2)Pa、(3.5±0.4)Pa,均P<0.05],而狭窄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增高[近端:(7.2±3.8)Pa、(3.6±2.6)Pa,远端:(12.6±5.8)Pa、(4.9±2.6)Pa,均P<0.05]。术后狭窄部位和近端正常血管壁面的总压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位:(276.5±86.3)Pa、(992.6±15.7)Pa,狭窄近端:(605.4±27.8)Pa、(992.6±15.7)Pa,均P<0.05],而穿支根部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总压力均较术前增高[穿支根部:(58.2±5.6)Pa、(2.7±0.3)Pa,狭窄远端:(101.0±43.4)Pa、(10.3±4.3)Pa,均P<0.05]。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狭窄部位管腔恢复至同两端血管完全一致时,狭窄部位、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总压力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A 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后狭窄局部、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达到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缩窄,病理性 血流动力学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时间内选取我院接收共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治疗,研究组实施内膜下血管成形治疗,观察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治疗后踝肱指数均得到有效提高,均具有较高手术开通率,组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膜下血管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与常规腔内介入效果相当,在常规真腔内不能通过时,可将内膜下血管成形作为补充治疗方案。

  • 标签: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整体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支架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对比组采用普通临床护理,而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比。结果:经统计可见,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为3.05±1.01,观察组并发症几率为3.01±0.95。患者舒适度对照组为11.85±4.30,而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12.52±4.83。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5.46±2.01,而观察组为5.09±1.65。由此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几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在患者舒适度表现上观察组也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在全国各大医院中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支架术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3至2020年3月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盲选法分为各41例的对照组(动脉内膜切除)和研究组(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更低,脑血流量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1种改良的阴囊成形在儿童蹼状阴茎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蹼状阴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分析。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联合改良阴囊成形修复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26例作为改良阴囊成形组,另32例蹼状阴茎并包茎患儿行V-Y阴囊成形作为V-Y阴囊成形组。比较2组患儿蹼状阴茎的疗效。结果V-Y阴囊成形组与改良阴囊成形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0±2.4) min和(28.0±3.2) min;患儿术后阴茎外露长度增加长度分别为(0.30±0.06) cm和(0.40±0.06) cm;父母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80±0.47)分和(4.70±0.56)分,2组患儿手术平均时间和术后阴茎外露增加长度及父母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3、6.061、6.652,均P<0.05)。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联合改良阴囊成形治疗儿童蹼状阴茎术后外观良好,家长满意度高,易于临床实施。

  • 标签: 蹼状阴茎 阴茎阴囊融合 阴囊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究DSA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治疗血透通路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血透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外科手术血管通路重建,研究组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透通畅率均较高,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透析血流量、狭窄处内径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 P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成形术 血液透析 通路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