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在1993年7月进行的日本大选中,执政的自民党在众议院未能获得半数以上的席位,被迫交出了政权,8月6日,新党总裁细川护熙出任日本战后第一任非自民党首相.这标志着自1955年以来自民党一党单独执政38年历史的终结,日本政坛上的“老大党”——自民党第一次由“执政”转为“下野”。

  • 标签: 日本 自民党 执政能力 政党政治 政治主张 政治矛盾
  • 简介:在竞争型政党体制下,政党竞争是政党加强自我建设的最直接动力。1993年日本自民党执政地位的丧失,意味着自民党一党独大的终结。面对外部竞争压力增强、内部腐败问题突出、派阀政治林立的局面,自民党试图通过加强党纪监督的有效性、强化总裁在党纪监督中平衡派阀政治的能力及健全党纪监督的奖惩机制来提升自我净化能力。然而,由于其党纪监督是以派阀政治为基础,党纪监督的权威来自于国家权力,其党纪监督效力十分有限。

  • 标签: 自民党 党纪监督 制度 弊端
  • 简介:后小泉时代自民党三位首相一反小泉急进强硬的对华外交,确立并巩固了'友好互惠、谋求互信'的对华外交基本框架,其要旨在于追求日本的大国地位和'政治正常化',其动因在于小泉对华态势的失败和中日关系战略走向的基本变化,并表现出根本目标与可以变动也必须变动的手段之间的较灵活的协调,从而为日本外交提供了一个务实可行的政策方向。中日关系尽管仍有种种困难,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按照这一框架运行和发展。就日本而言,无论是自民党还是民主党都有必要遵循之,以求适应变动了的东亚大局和世界政治经济;就中国而言,需要尤其从对外战略大局与对日政策之间的基本主从关系出发,在中日关系方面加大战略和政策努力。

  • 标签: 日本 后小泉时代 自民党 对华外交 中日关系
  • 简介:日本执政党自民党10月26日决定将目前党章中规定的总裁任期最长为“两届6年”修改为“三届9年”。由此,日本首相、现任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在2018年9月两届总裁任期届满后仍可继续竞选总裁。

  • 标签: 日本首相 自民党 执政党 总裁 任期 安倍晋三
  • 简介:1994年6月29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在该党和自民党、先驱新党的支持下当选为日本新首相。30日村山首相组成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的三党联合政权。村山政权与细川、羽田政权虽然都是联合政权,但是,它们的重要区别在于,细川、羽田政权是“非自民党联合”政权,而村山政权则是“自民,社会联合”政权。对于过去一直处于对立关系的

  • 标签: 日本自民党 日美安全条约 小泽 社会联合 细川 武装中立
  • 简介:在1987年自民党第21届总裁选举中,竹下登、安倍晋太郎和宫泽喜一三名候选人曾展开一番激烈争夺。由于胜负难分,三人同意无条件地听从中曾根的指定。10月20日中曾根正式指定竹下登为下届总裁。11月6日竹下登当选为日本第74届内阁总理大臣,并组成竹下登新内阁。自民党总裁选举之后,自民党三位领导人即干事长、总务会长、政调会长也进行了调整。现将竹下登内阁成员及调整后的自民党三位领导人简历介绍如下: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1924年2月26日生。岛根县人。1947年早稻田大学商科毕业。曾任教员,岛根县青年团团长。1951年后,两次当选县议员,并曾任自民党青年局局长、通产省政务次官、内

  • 标签: 内阁成员 安倍晋太郎 自民党总裁 政务次官 内阁总理大臣 内阁官房
  • 简介:冷战结束以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使派阀陷入低谷,主要表现在派阀逐渐失去了拥立议员候选人、党内分配和内阁职位等人事主导权以及用金钱控制议员的主导权。这些基本功能的丧失使得派阀的发展前景黯淡,但如果就此轻言"派阀过时"、"派阀衰落",也是不准确的。派阀仍将继续长期存在,但其地位和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

  • 标签: 日本 自民党 派阀
  • 简介:松村谦三是中日复交前积极主张发展对华关系、为两国关系正常化身体力行而建功甚巨的日本保守政治家,然构成其对外行为的精神基础的则为中国对于日本国家利益的增进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认识,也正是这个基于现实政治需要的对外观,从根本上制约了松村对华政策构想的性质和射程。

  • 标签: 松村谦三 日本政治家 对华政策观 中日关系
  • 简介:2008年7月2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会见了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众议院议员二阶俊博一行访华团。季允石对二阶俊博一行访问国家外国专家局表示热烈欢迎,对日本众多有识之士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的积极努力表示敬意。

  • 标签: 国家外国专家局 日本自民党 季允石 众议院 会长 局长
  • 简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鸿武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中共虽然允许资本拥有者入党,但中共的党章、纲领等均没有变,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即使民营企业家入党,也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这仍然是中共与全民党、资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区别。可以说,中共并未变成“全民党”。

  • 标签: 全民党 中共 马克思主义 国家行政学院 资产阶级政党 《大公报》
  • 简介:民党在台湾已把自己从一个威权主义的党转变为一个竞争型的民主政党,台湾的民主化也反过来进一步促成国民党的党内民主和新派别的产生,本文正是要研究国民党在台湾如何从一个极权的政党转变为竞争型的政党

  • 标签: 国民党转变
  • 简介:及国民党内派别斗争和党内民主化,国民党为一革命民主政党,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中国青年党和民主社会党成为国民党的傀儡

  • 标签: 国民党转变
  • 简介:民党在台湾已把自己从一个威权主义的党转变为一个竞争型的民主政党,台湾的民主化也反过来进一步促成国民党的党内民主和新派别的产生,但笔者并不是说台湾的民主是国民党赐予的

  • 标签: 国民党转变
  • 简介:及国民党内派别斗争和党内民主化,国民党为一革命民主政党,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中国青年党和民主社会党成为国民党的傀儡

  • 标签: 国民党转变
  • 简介:2014年国民党继续受到施政绩效不彰、内部矛盾频发等问题困扰,一向备受肯定的两岸政策也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失利,既是其施政不佳的反映,也进一步加重了其执政不利局面。

  • 标签: 国民党 综述 内部矛盾 两岸政策 施政 选举
  • 简介:1924年国民党"一大"所确立的党制体系其实是在苏共顾问鲍罗廷的影响之下建立起来的。通过借鉴苏共的模板,国民党从原来的松散状态被改造成组织严密的现代政党。国民党在总章中规定党员必须恪守党章、服从决议、严守秘密,并且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作为党纪治理的机关.

  • 标签: 以党治国 松散状态 党治 现代政党 监察委员会 开除党籍
  • 简介:  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国民党上将胡琏.胡琏戎马一生,参加过北伐,也参加过军阀混战,曾经在石牌要塞上与日寇浴血奋战,也曾经在淮海战场上与粟裕"斗法";孤悬台湾岛外的金门曾经是他"建功立业"的福地,也成了他不堪四首的伤心处.胡琏一生追随蒋介石赴汤蹈火,征战无数,死里逃生,血满弓刀,人生跌宕,实在是很有看点.……

  • 标签: 国民党悍将 悍将胡琏
  • 简介:2010年,国民党延续并深化重新执政以来的相关政策路线,在岛内施政、党务改革、五都选举、两岸关系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成为制约国民党下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 标签: 2010年 国民党 政策路线 重新执政 党务改革 两岸关系
  • 简介:<正>1929年,在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即提出于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系统内设置党史编纂委员会。是年12月26日第六十次常务委员会议推举叶楚伧、邵元冲、陈立夫、胡汉民、戴季陶等5人,对国民党中央秘书处拟具的关于党史编纂之意见及党史编辑委员会组织方案进行审查。1930年1月6日,第六十二次常务委员会议根据审查意见,决定将党史编纂委员会名称改为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下称党史会),并推定蒋介石、吴稚晖、王宠惠、胡汉民、邓泽如、古应芬、戴

  • 标签: 国民党 党史 档案史料 执行委员会 孙中山 常务委员
  • 简介:1945年8月10日午后,日本投降的消息从国际电讯传到了昆明和湖南芷江等地,群情振奋,人心鼎沸。军民自发地狂欢起来,组织多种文娱活动,庆祝8年抗战的胜利。美军官兵听到这个特大喜讯后,情不自禁地掏出自己的手枪向天空鸣放,以示庆祝。轮船、工厂、车辆也不停地鸣响汽笛,喧闹一时。

  • 标签: 国民党 文娱活动 日本投降 8年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