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为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水利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县域节水社会达标建设活动,住建部门牵头组织节水城市创建活动,这是节水领域颇有影响的两项活动。两项活动有各自独立的评价体系,在介绍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比较。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针对两套评价指标的差异和不足提出建议:适当降低制度性节水指标数量与分值、适当增加工业和农业节水指标数量与分值、加强农村节水宣传教育、鼓励城市同时开展节水社会和节水城市创建,供节水实践参考与借鉴。

  • 标签: 节水行动 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城市 评价指标
  • 简介:1概况以色列国土面积20403.93km^2.人口700多万,是中东地区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但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气候属于地中海干旱气候,每年4~10月为干季,在内盖夫沙漠和死海盆地温度经常超过40℃。冬季很短(11月至翌年2月),气候暖和,雨水频繁,但雪罕见,酷热季节集中在5~9月,7~8月最热.经常有凉爽的海风横跨全国。

  • 标签: 以色列 森林城市 节水型 干旱气候 国土面积 中东地区
  • 简介: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地球上的淡水储量仅为地球水资源的2.53%,节约用水是世界各国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人口占世界20%,可拥有的水资源量却仅占世界6%,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严重缺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城市用水问题是关系到全国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推进节水城市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节水城市建设进行探讨。

  • 标签: 节水城市 构建 内涵 策略
  • 简介: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地球上的淡水储量仅为地球水资源的2.53%,节约用水是世界各国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人口占世界20%,可拥有的水资源量却仅占世界6%,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严重缺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城市用水问题是关系到全国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推进节水城市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节水城市建设进行探讨。

  • 标签: 节水城市 构建 内涵 策略
  • 简介:摘要节约水资源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要研究综合城市节水工作策略,构建完善的城市节水工作体系,达到提高城市节水工作有效性的目标。

  • 标签: 城市 节水 基础 策略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城市中的节水景观越来越多,所以研究此类型景观,对于提高景观建设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针对城市节水景观的设计,以及具体节水和养护方法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城市节水型景观 设计 节水与养护
  • 简介:1概况以色列国土面积20403.93km~2,人口700多万,是中东地区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但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气候属于地中海干旱气候,每年4~10月为干季,在内盖夫沙漠和死海盆地温度经常超过40℃。冬季很短(11月至翌年2月),气候暖和,雨水频繁,但雪罕见,酷热季节集中在5~9月,7~8月最热,经常有凉爽的海风横跨全国。更多还原

  • 标签: 森林城市 水型 内盖夫 中东地区 城市森林 国土面积
  • 简介:针对我国整体出现的城市水资源紧缺、城市园林绿地灌溉用水量逐年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分析了园林绿地灌溉的特点,指出当前园林绿地灌溉普遍存在方法落后、用水浪费的现象。

  • 标签: 风景园林 城市水资源 研究 园林绿地 绿化工程 节水灌溉
  • 简介:摘要:发展节水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夏县的农业灌溉用水一直依靠地下水,但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位下降剧烈,其所提供的水资源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农业经济的要求。“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农业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支撑,可以说“有水则兴,无水则衰”。多年来,由于严重缺水,作物得不到适时灌溉,产量一直处于一种低而不稳的状态,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   

  • 标签: 节水型 农业建设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资源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对于水资源,城市缺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如创建节水城市,来应对资源的紧缺。在创建节水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新理念和新思路,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用水行为的监督管理,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城市水资源对节水城市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建设节水城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节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 标签: 城市水资源 节水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建设策略
  • 简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以及《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节水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改善水环境,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修订了《创建节水城市考核工作程序和要求》以及《节水城市考核标准》(建城[2006]140号)。要求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对照新的《节水城市考核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创建节水城市活动。

  • 标签: 节水型城市 考核 标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城市建设工作 水污染防治工作
  • 简介:摘要建设节水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规划实施后,将会提高全市各行业用水水平,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使人民节水意识增强,素质提高,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标签: 节水型城市 支撑点 建设
  • 简介:摘要:针对节水主管部门的日常节水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从计划用水管理、节水企业、节水居民小区、节水单位等考核指标,对比分析了节水社会达标建设和节水城市建设考核标准的差异性和管理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水管理措施的建议,为县级节水管理部门进一步深入开展节水社会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节水型社会 建设 措施
  • 简介:摘要节水社会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

  • 标签: 节水型社会 水权 水资源管理
  • 简介:【摘 要】安阳市作为资源缺水城市, 创建节水城市 获得阶段性成果,如何继续创造性开展工作,抓好更深层次的创建工作是研究的方向,刻不容缓

  • 标签:   节水 创建 实践 研究
  • 简介:摘要:水资源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基本国情和水情影响,城市水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水问题的发生和治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而逐步演变的。基于此,以下对实施节水行动深化节水城区建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节水行动 深化节水型城区建设 建设策略
  • 简介:摘 要 节水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分析了我国节水农业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加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出发,为构建和发展节水农业提供可行之策。   关键词 节水农业 ; 建设思路 ; 发展    1 节水农业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 2 100 m? ,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25% 。此外,我国径流量仅占世界径流量的 7% ,耕地所拥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75%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形结构特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分布特征也与耕地、人口、产业、资源等的分布极不协调,具体见表 1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河流径流量在全国径流量总量中占比超 80% ,但耕地面积却仅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40% ,西北内陆地区及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量的 45% ,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2% 。水资源在时空方面分配不均匀主要由于我国降水季节性分配不均、北方存在区域性旱涝现象。当前,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我国水资源匮乏程度不断加剧。   此外,受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我国水文情势也不断改变,降水区域性差异特征更加明显,季节性分配差异逐渐拉大,大雨暴雨频繁出现,对地下水补给和水资源蓄积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人们对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缺水程度更加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显 [1]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水资源是重要的投入性资源,在需水总量中,农业需水量占比在 70% 以上,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局势对农业生产的打击非常致命,为此,建立节水农业迫在眉睫。    2 节水农业建设思路    2.1 加强管理机构建设   我国节水农业的建设涉及部门较多,如农业部、水利部、各流域管理局、国土资源部等,由于历史原因,上述管理部门之间事权交叉、条块分割,导致具体管理问题难以展开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监管效率低下。为保证节水农业统一建设与统筹规划,必须尽快建立专门的节水农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时取消上述涉及部门现有的管理职责权限,确保理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节水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从而有效解决各部门事权交叉、职责权限模糊的问题。    2.2 加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灌溉农业等的发展也参差不齐,节水农业的建设属于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必须加强总体规划才能确保节水农业建设成功实施。节水农业建设的实施涉及全国各大灌区,规模宏大,其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各地复杂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地域条件及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因此,应充分组织农业专家对不同灌区进行深入调研,加强节水农业实施区划,制定出系统、科学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规划,保证节水农业建设有步骤、有规划地顺利推进,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水平建设。    2.3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节水农业的建设发展必须以投资为基础,而且其投资规模远远大于传统的灌溉农业,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节水农业,所需的前期投入较多,筹建成本较高。但是当前,就节水农业的构建,国家尚未出台有关的投融资指导政策,而地方政府和农户可提供的资金数额相当有限,加大了节水农业建设的资金缺口,农户负担加重,虽然一些灌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已经建成了一批“小农水”设施,但缺乏后续运行资金的支持,导致节水农业的建设无法有效实施。因此,应充分发挥国家投资具有的导向功能,努力构建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主体,以合作经济为主要形式,以农户家庭经营为细胞,以民间资金和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融资格局 [2] ,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户等主体在节水农业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3.1 通过宏观约束规范政府投入行为   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各级财政对节水农业的投资比例,并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及地方税务机关在建立专项节水基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农业信贷功能,确保政府资金投资渠道顺畅。此外,还应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节水农业发展方面的事权支出范围,严格按照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的层次性,对于跨流域、大型主干节水工程项目,应以中央财政投资为主,地方财政投资为辅,加强统筹规划、统一领导、集中建设。    2.3.2 激励和引导农户投入   地方政府可通过实行区域性水价政策助推节水农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西部地区,可同时实行配额制和阶梯水价。此外,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初期,应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并组织相关专家为农户提供无偿技术指导,以引导和鼓励农户进行节水农业建设。    2.4 加强国际合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节水农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在节水灌溉技术、工程材料、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十分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节水灌溉专业人才缺乏,节水农业发展的经验严重不足。为此,除加强农业生产部门、科技研发部门等的通力合作,选派农业科技人员及农业专家到发达国家考察、学习、研修、培训外,还应积极聘请国外农业专家到我国进行技术指导,建立节水农业研发机构和示范区,加强合作研究,推进我国节水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屈彩玲,陈少林,井增华 . 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 6 ): 129.    [2] 籍欢欢,雷波,杜丽娟,等 . 節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J]. 中国农业信息, 2018 , 30 ( 6 ): 18-24.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