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芦山伤员的救治体会与经验教训,为以后救治伤员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总结芦山地震中伤员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地震伤员的科学救治流程可明显提高地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但在实际救援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结论: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科学的预检分诊,先进设备,有效组织领导,志愿者参与,全社会总动员是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 标签: 地震 救治 应急预案 预检分诊 志愿者
  • 简介:以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为例,对研究区进行震后次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在利用芦山受灾区航空影像对震后次生滑坡灾害隐患点解译的基础上,选择坡度、坡向、震后累计降雨量和危险植被指数4个评价因子,利用统计分级法对各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对评价因子进行权重量化,最后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芦山震后次生滑坡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次生滑坡灾害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

  • 标签: 芦山地震 次生滑坡灾害 风险评价 航空影像 可见光抗大气指数 AHP层次分析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95%的地震伤亡人员都是因房屋倒塌造成的,只有5%的伤亡人员是直接由地震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导致的。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对芦山灾区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地震 自然灾害 救灾工作 农房
  • 简介:作者于2013年6月底,前往芦山、雅安和成都等在“4·20”芦山中震感强烈的村镇,对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开展了采集与调研.通过设计宏观异常调研问卷,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共收集134份问卷,其中含有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88条,包括动物、气象、地声、地磁、地下流体、地雾、人体7种类型.通过调研以及对调研问卷的分析表明,芦山前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和范围的宏观异常现象,芦山和汶川地震前宏观异常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调研中还发现与城市相比,农村因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自然现象相对少受人为干扰,是地震前宏观异常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应该加强广大农村地区地震的认知培训和宏观异常上报信息平台建设,发挥专群结合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作用.

  • 标签: 芦山地震 宏观异常 地震预测 专群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芦山后5年雅安地区藏族、彝族睡眠障碍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地震等灾害性事件后少数民族精神健康远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研究对象1126名,采用《一般健康信息登记表》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健康相关信息、美国精神诊断标准(DSM-V)进行诊断,《睡眠障碍流行病学检查登记表》登记睡眠状况,所有收集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发放并回收问卷1126份,有效问卷共1076份(95.56%)。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较男性入睡困难、睡眠维持、早醒、睡眠困难持续时间及社会功能损害明显,睡眠障碍中藏族较彝族早醒这一问题明显,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地震后稳定收入、吸烟、慢性病等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芦山后5年雅安地区藏族、彝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生理及睡眠习惯对其影响较显著,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睡眠障碍 彝族 藏族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以龙门山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差异、主要活动断裂带、地表附加重力影响,建立能反映地表起伏和岩石圈分层结构的龙门山地区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以地壳水平运动速率观测值为约束条件重建研究区现今构造背景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汶川地震芦山的发生机理。通过分析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余震空间分布的关系,探讨了2次地震主震对余震的触发作用以及汶川地震芦山的影响。研究表明,汶川地震芦山的余震大部分由其主震触发,汶川地震芦山的余震有约6.78%的触发作用。汶川地震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在芦山主震位置的增加值约为0.016MPa,如果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库仑破裂应力年累积速率按照0.4×10-3-0.6×10-3MPa·a-1计算,汶川地震使芦山提前了约27—40年。计算还表明汶川地震芦山的发生使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和虎牙断裂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这些断裂带在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增加。

  • 标签: 龙门山断裂带 库仑破裂应力 余震分布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有限元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灾难救援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总结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2013-04-20四川芦山伤员护理中发挥其远程医疗服务的经验。结果:解放军总医院灾后迅速将无线便携式远程会诊系统配置于地震灾区伤员集合点医院,与位于地震灾区的多家医院及地震救援队救护车远程医疗系统联通,提供24h各相关专科护理的远程服务,对地震伤员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诊治意见。据统计解放军总医院共进行远程护理会诊20余例,使灾区伤员的救治能力倍增。结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使灾难救援的伤员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实现了将最好的护理专家送到了救援的第一线,为我国在灾难救援中实施远程护理指导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标签: 灾难救援 远程会诊系统 护理
  • 简介: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前后人的感觉能直接察觉到的自然界异常现象,本研究在芦山后,针对公众通过微博发布的异常信息进行搜集,提出从真实性、完整性、信誉度和关联度四方面对公众提供的微博宏观异常信息进行筛选的方法,并根据筛选后的信息从时间角度、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芦山前后宏观异常信息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前后是有宏观异常出现的,公众关注的异常种类主要为动物异常与天气异常;震前发生宏观异常占宏观异常总数的67%,但仅有30%被发布;微博发布的宏观异常信息中,大多位于距离震中较远的成都市,而非震中地区.微博信息可以作为宏观异常信息的一个主要的及时信息来源,有助于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 标签: 微博 芦山地震 宏观异常 信息筛选
  • 简介:4月23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雍和宫为四川芦山受灾同胞举行祈愿法会。上午8时许,雍和宫大殿庄严肃穆,班禅与雍和宫僧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僧,以及正在祖国内地参观学习的西藏藏传佛教界僧尼一起念诵祈愿经。

  • 标签: 第十一世班禅 祈愿 法会 地震 中国佛教协会 班禅额尔德尼
  • 简介:微博平台有用户群大、公众参与性强、实时性等优点,同时微博平台信息又具有信息真伪难辨、地址信息模糊等缺点.本文以芦山为例,针对微博内容如何提取和地址如何定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如何在网络微博平台中及时的提取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提出了聚焦爬虫技术,并对微博地址进行了分类,同时将正向最大匹配和特征词地址分词的中文地址匹配模型应用于地址信息的提取和地址匹配中;最后将不同的地址类别定位为不同的行政级别,使微博平台和微博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过研究认识到微博信息在反应震前异常的发生趋势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动物异常和气象异常所占比例较大),是不能被忽略的:地址方面可以看出异常随着时间的逼近有向震中聚集的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微博平台 聚焦爬虫 地震宏观异常 分词技术 地址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早期救援中,作为最熟悉急救工作之一的急诊护士的高效使用方法。方法通过运用急诊护士作为分组小组长,增援护士作为组员,分组式地进行地震伤员的抢救工作,以达到满足救护大量地震伤员的目的。结果使急诊护士较好发挥作用,得到了高效能使用,也使救援工作得以高效进行。结论地震救援早期,运用对急诊护士的管理使用,能使其达到高效能的目的。

  • 标签: 地震 救援 急诊护士 高效能
  • 简介:地形条件对局部震害分布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地形起伏剧烈的芦山区,采用三维谱元法模拟地震波传播。研究了该地区地震动的频谱特征。计算了测线上位于山顶和山谷的台站傅里叶频谱,并研究了各自的谱值和谱值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顶包含了较高的频谱;山谷包含了较低的频谱;山顶上的频谱值高于山谷的频谱值;并且地形对水平分量的影响更大。同时,进一步从频谱中提取了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2个参数,分析了其在芦山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山顶对应了较大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而山谷则对应了较低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

  • 标签: 地形效应 傅里叶谱值 谱值比 谱元法
  • 简介:汶川和芦山后四川地震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的深切河谷地区以及四川地区周围山地.这些次生灾害以活动断裂为地质构造基础,以地表大量松散固体为物质来源,以强烈频繁的余震、坡面流水和暴雨洪水为动力条件,由此形成巨大的灾害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严重后果甚至极大地影响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四川地震次生灾害的防治要加强监控,建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因害设防,分层防御.

  • 标签: 震害特征 次生灾害 分布特点 应急处置
  • 简介: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应急需求,超出政府应急供给能力。如何有效地将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纳入灾害治理网络是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虽然信息的流动性会促使社会组织以自组织形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网络,但该类组织为网络带来资源的同时也会增加网络协调的难度,因此,研究社会组织的参与形态,明确该类组织的网络定位,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良好互动,从而改善复杂适应系统中应急体系的适应能力。本文以2013年芦山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功能特征,分析该类组织在应急管理网络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

  • 标签: 社会组织 应急响应 复杂适应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CAOS)在芦山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同颐性分析2013年4月20日至5月3日芦山中应用CAOS引导下手术治疗的6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20~54岁,平均39.7岁。骨折按Tile分类:B型2例,C型4例。合并伤:双侧胫骨开放性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Z例,腰椎骨折2例,髌骨、肱骨骨折各1例,皮肤挫裂伤5例。6例患者于伤后3~10d(平均6d)均在CAOS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并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结果6例患者共置入空心钉11枚,其中骶髂螺钉6枚(S,5枚,S:l枚),耻骨支螺钉5枚(顺行2枚,逆行3枚)。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无明显神经及血管损伤,术中置入每枚螺钉的平均出血量约为20mL,术中平均总出血量为110mL,术中平均置入每枚螺钉的透视时间为10s,平均手术时间为110min,术后复查骨盆X线片示骨折均复位满意,根据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AOS引导下手术由于其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准确度高、术中透视时间短、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等特点,可有效进行严重骨盆损伤、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控制,可早期固定骨折,是治疗地震伤骨盆骨折的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骨盆 骨折 多处创伤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地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芦山5年后雅安市不同民族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配比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地震后自编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入户调查8869名受灾群众。结果:汉族与藏族及彝族的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藏族和彝族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均高于汉族。社会支持得分受到性别、民族、婚姻状况、社会救助、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居住方式、受灾程度、年收入和年龄的影响。结论:藏族及彝族社会支持优于汉族,婚姻状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较大,不同民族的社会支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地区人民的平静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7.0级地震打破,瞬时间地动山摇,山体滑坡,震区大量房屋损毁,其中位于震中的芦山县及周边受灾最为严重。时间就是生命,四川省政法干警迅速奔赴灾区开展救援行动,在震后黄金72小时救援期内展开了一场抢救生命的赛跑。

  • 标签: 地震灾区 救援行动 政法干警 四川省 生命 纪实
  • 简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全国各类自然灾害事件产生的危害正在不断增大,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地理空间而言,我国行政体系的最边缘地带是距离中心城市最远的乡(镇)一级政府,它也是我国政权组织的最末端.论文通过对鲁甸、芦山灾区的调研和比较,发现两地末端应急管理普遍存在事发突然性与事前准备不充分;事件复杂性与事中处置能力弱;事后亟待稳定与自我恢复速度慢等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的末端脆弱性,具体可归结为暴露性高、敏感性强、适应性弱三方面.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动态性,增强我国基层组织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课题组提出正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末端脆弱性问题,加强全国应急管理末端治理,采取“一主多元力量、三级整体应对、四块保障平台、三种能力模块”措施的具体建议.

  • 标签: 应急管理 脆弱性 末端治理 公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