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元阳观为茅山名观之一,历史悠久。唐代诗人顾况(727—815)曾寓居此观读书多年,后作有《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诗云:“此观十年游,此房千里宿,还来旧窗下,更取君书读。”该观后毁于战乱,南宋时复建。据《金坛县志》和元代刘大彬《茅山志》记载,南宋隆兴初(1163),吴兴道人沈善智穴居于此,自称洞主。时有黑虎随之出入,

  • 标签: 《茅山志》 元阳 唐代诗人 南宋 道人
  • 简介: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传说在西汉,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来到句容句曲山修道行善,济世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德,把句曲山改名为茅山。假期,我有幸来到茅山,感受这里的道教文化。

  • 标签: 道教圣地 茅山 道教文化
  • 简介:位于宁(南京)常(州)高速公路句容县境内茅山风景区的茅山隧道,经过施工单位中铁十八局和中铁一局建设者的努力,于2006年1月15日实现全洞贯通。茅山隧道单洞长1628m,为双向双洞分离式隧道,每洞各有3个车道,跨径14.75m,是目前江苏省境内跨径最大的一座长隧道。为了减少对茅山风景区生态植被的破坏,业主单位采取了隧道方案穿越。茅山隧道克服了大断面、超扁平和地质结构复杂的困难条件,

  • 标签: 隧道贯通 茅山 施工单位 高速公路 生态植被 隧道方案
  • 简介:去大茅山,最应该去的是梧风洞峡谷,而去梧风洞峡谷最值得一看的是那里的水那里的瀑布。梧风洞峡谷是泉潭瀑与森林生态景观的完美结合,那一泓碧水自远处的笔架山倾泻而下,仙女潭、奇石滩、五花海、天鹅潭、河马潭、观音瀑、银河飞瀑、天鹅瀑……似景从天来,穿谷而过,有瀑布,白练如玉;有深潭,青葱如翠,纯得让你一阵阵地激动。走进梧风洞峡谷,漫步于山林溪流之间,吮吸大自然的精华。

  • 标签: 大茅山 五花海 瀑布 银河 架山 生态景观
  • 简介:近几年来,茅山风景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著名道教圣地、中国一流风景名胜区和中国最佳养生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为抓手,全面实施旅游管理国际标准化和数字化景区工程,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提升建设品味,

  • 标签: 风景区 茅山 旅游目的地 风景名胜区 国际标准化 道教圣地
  • 简介:巴山茅山歌是大巴山地区的爱情山歌,歌唱语言为秦巴山区地方方言。演唱巴山茅山歌要从方言语音、语义入手,对方言本身的声调及装饰音润腔技巧细细琢磨,把握巴山茅山歌的声音特点和演唱技巧,领悟巴山人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和审美追求。巴山茅山歌既有音调较高的高腔茅山歌,又有较为平缓的平腔茅山歌,其润腔独特而优美,表现的情感细腻而感人。

  • 标签: 巴山 茅山歌 演唱 技巧
  • 简介:8月18日至19日,由江苏省道教协会主办,镇江市道教协会、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荷兰渊谷基金会(ValleyFoundation)、茅山风景区管委会协办,茅山道院承办的首届茅山生态道观论坛在江苏省句容市召开。论坛主题为“洞天福地、绿水青山”。

  • 标签: 茅山 论坛 道观 生态 道教协会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空前规模,空前惨烈,第一次抗击外敌入侵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此文以茅山人民抗日战争故事为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奋战,同仇敌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作战,以空前高涨的民族精神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抗日战争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又激发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取得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标签: 茅山抗战 抗日战争 民族精神
  • 简介:茅山上清宗的传承从第一代宗师魏华存,到第四十五代宗师刘大彬,其传承的关系是非常清楚的,这一点可以从《茅山志》中和茅山元符宫九层台宗坛祠上清四十五代宗师石刻上得到佐证。然而在继刘大彬宗师之后,关于上清宗师的传承记载则几乎绝迹,甚至于在专门撰

  • 标签: 道教 茅山上清宗 传承关系 《茅山志》 刘混康 刘大彬
  • 简介:(一)茅山的由来茅山在我国江苏省西南部,是道教名山之一,风景幽美,气候冷暖较为正常,若登高远眺,只见山中树木丛丛,流水潺潺,清风徐来,白云满山,各峰均无险陡峭壁,尽管山势稍有参差,形状弯

  • 标签: 修真 九老仙都 句曲山 汤志道 流水潺潺 杨羲
  • 简介:1938年5月,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进入茅山地区之后,由于战事频繁和敌伪封锁,部队的医药问题难以解决。一天,有人告诉陈毅,说茅山深处的乾元观有一个逃难来的名医,人称辛三仙。此人曾在镇江开私人医院,中西医术和草医样样精通。日本鬼子侵入镇江时,他家被抢劫一空,因此逃来道观隐居,平素专心采集草药,

  • 标签: 陈毅 茅山 新四军 镇江 医术
  • 简介:明朝开国者朱元璋初期对道教正一派极力推崇,以至后来的统治者竭力效法。明代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严格完整的道教管理机构,道教大体上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系。

  • 标签: 道教 派系 正一派 茅山 明清时期 统治者
  • 简介:杜道坚(1237—1318)字处逸,自号南谷子,当涂采石(今安徽当涂)人,西晋著名学者杜予之后,少有超凡脱俗之志,年十七辞母寄迹郡之天庆观,师事虚白陈元实。后入茅山,于山岩树林间结草为庵,为上清派第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所重,授其大洞经法,成为茅山宗的嫡传弟子。

  • 标签: 杜道坚 茅山 传承 著名学者 超凡脱俗 上清派
  • 简介:五、清朝笪重光弘扬茅山全真道及编撰清《茅山志》清朝茅山道教出现了一位重要的高道,他就是在清代书画、诗词方面颇有成就的人物笪重光。关于笪重光在茅山修道的事迹,清《茅山志》没有专门的传记,现仅从其它资料,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

  • 标签: 茅山 道教 全真道 修道 明清时期 弘扬
  • 简介:在江苏省兴化市茅山镇东南500米处。曾有一座雄伟高大的陵墓,上面遍植绿树,墓前的青石碑上刻着几个大字“陆军中将李公其实之墓”。当地人俗称“司令坟”。投笔从戎,成为少将司令李其实(1904-1943年),广西临桂县六塘人。1918年考入桂林中学,即广西省立第三中学。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参与组织桂林学生爱国会和学生演讲团。

  • 标签: 茅山镇 抗日 第三中学 学生演讲 投笔从戎 爱国运动
  • 简介:茅山山脉东南,有一山状如磨盘,故名磨盘山,系茅山山脉支脉。磨盘山脚下有一村庄,叫唐陵。唐陵村子不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因靠近磨盘山地区新四军的后方基地,老百姓看到新四军是真心打鬼子、一心为百姓的人民军队,因而抗日拥军的觉悟和热情都很高。村中有一汉子,姓许,名立庭,身体健壮,做事雷厉风行;

  • 标签: 茅山 抗日交通员 后方基地 人民军队 磨盘山 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