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羔羊胃维生素B12胶囊原料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用0.9%氯化钠溶液提取,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采用二乙基氨乙基纤维素52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离、纯化凝乳酶和胃蛋白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HPLC分析原料药的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依次用水、磷酸盐缓冲液和碳酸氢钠完全提取原料药,并进行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消除活性测定。利用热水提法提取原料药中的糖蛋白,测定其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的促生长活性,分别用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氨基酸和单糖组成。结果纯化得到2种不同离子强度的凝乳酶F6-2、F7-2和胃蛋白酶F7-1的酶活力分别为27 557.10、17 532.60和17 728.15 U/g;SDS-PAGE分析显示3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相似,为35 000~40 000。原料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疏水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3.03%。当样品浓度为5 g/L时,3种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37.80±0.45)%、(23.20±0.78)%、(62.80±0.74)%; 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57.87±0.55)%、(5.03±0.25)%和(26.67±3.10)%。糖蛋白提取物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均有促生长作用,其中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粪肠球菌的促进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蛋白的蛋白质链由15种氨基酸组成,多糖链由葡萄糖和乳糖2种单糖组成。结论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羔羊胃原料药中分离、分析到至少2种凝乳酶和1种胃蛋白酶成分;原料药富含抗氧化活性成分;羔羊胃中糖蛋白成分具有体外促益生菌生长活性。

  • 标签: 羔羊胃 凝乳酶 抗氧化活性 益生菌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药物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检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成分分析和质量评价是药物检验的核心内容,对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系统研究药物成分分析和质量评价的相关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为药物检验中药物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 标签: 药物检验 药物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药物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方法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与重要性。首先,药物检验与质量评价对中药产业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与疗效,还有助于维护制药企业声誉与可持续发展。其次,药物成分分析是中药研究的核心,包括主要成分的鉴定与定量分析,以及次要成分与杂质的检测与分析。最后,质量评价方法涵盖了药材、制剂和药品的质量评估,包括外观、含水率、成分含量、微生物质量等多个方面。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确保中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疗效,推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药物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药物检验
  • 作者: 李进 贺容丽 赵冬雁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8-09
  • 出处:《中外医药研究》2023年6期
  • 机构:武汉科福新药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5
  • 简介:摘要:药物检验中药物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技术的研究是保证药品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不断进步,准确分析药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和规范检验方法的建立变得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对药物检验中药物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高药品质量控制和公众健康保障的能力。

  • 标签: 药物检验 药物成分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中药药材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成分的分析与含量测定对于药物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中药物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技术,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同时,讨论了这些技术在中药药材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中药药材 药物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柴胡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及活性成分质量分数测定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试管/纸反应法和显色法,提取柴胡水成分,对皂苷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对柴胡水成分的提取得出,该药物中含氨基酸、蛋白质、皂苷等成分。经测定,柴胡水中皂苷质量分数是9.05%。结论:对柴胡药物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可进一步探究柴胡的用途,对其活性成分采取质量分数测定,可为柴胡的开发和运用提供数据支撑。

  • 标签: 柴胡 化学成分提取 质量分数测定
  • 简介:薄层层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方法,它具有简易、快速、灵敏、高效等优点,所以发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一种快速的微量分析技术。本文以APC,商品名为复方阿斯匹林,这种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为样品,对其组分采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种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仪器普及,便于推广。

  • 标签: 薄层层析法 展开剂 APC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感冒药物中的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几种常用的抗感冒药品种,对其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国的抗感冒西药以复方制剂为主,其中的成分包括解热、镇痛、止咳、抗组胺和减轻鼻充血等。在抗感冒药西药的临床应用中,应坚持对症用药、避免重复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抗感冒中药时,需对风寒和风热感冒给予辨证治疗。结论临床药师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抗感冒药的药物成分、功效、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药物成分 临床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生产手性分子的催化方法,通常包括有机金属催化、有机催化和生物催化。为了有效地创造新的活性药物成分,化学家正在对各种新技术和广袤的化学多样性进行不懈地深入研究。本文是根据C&EN休斯顿资深通讯记者ANNM.THAYER,发表在《化学与工程新闻》(2005年9月5日)上的”手性催化”一文编译而成。文中广泛介绍了有关催化反应、催化剂和实验技术的最新进展,对国内同行了解和把握这一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手性催化 药物成分 活性 《化学与工程新闻》 合成 实验技术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有关于天然药物对脑溢血、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中药研究领域被受关注的问题,其中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机制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动向。其中可靠性较高的药效有强心、调节血管舒缩、抗心律失常等,本文根据各种活性成分的作用进行分类讨论,明确各药物作用机理的形成,为临床上天然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范围内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天然药物 心脑血管 活性成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总结用药体会。方法:入组成员:感冒治疗500例患者,抽取年限为2019.9-2020.9,对于患者抗感冒治疗药物类型进行分析,并总结用药情况。结果:抗感冒药物共7类,解热镇痛类、镇咳祛痰类、收缩血管类、抗病毒类、抗组胺类、中枢神经兴奋类、其他,占比分别为20.00%、24.00%、14.00%、26.00%、4.00%、8.00%、4.00%。结论:需要对于临床抗感冒药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感冒 药物成分 用药体会 药理特点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历史发展悠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资源与西药相比较,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疗效显著,副作用比较低,价格也很适中,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很繁琐、复杂,在当前对中药的研究的主要的内容是有效成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能够改进药物制剂的发展进程,提高中药药物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的开发进程和现代化中药的发展。但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之后,容易吸收周围的湿气,使得中药提取成分失去本身的药理。因此,在提取之后的药物微囊化研究也十分必要。

  • 标签: 中药 有效成分 药物微囊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及其临床用药相关研究,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通过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具抗感冒药物处方的感冒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临床感冒药物成分进行药理分析以及对临床用药情况展开探讨。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常用抗感冒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囊括“收缩热管、解热镇痛、抗病毒、镇咳祛痰、抗组胺、中枢兴奋”等6大类。在这370例处方中经过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50张(13.5%),药物成分重复处方38张(10.27%),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8张(2.16%),其中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临床抗感冒药物成分很复杂,增强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与临床用药分析,对于改善抗感冒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感冒 临床用药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白加黑、复方阿司匹林片、康必得、康斯达、小白、臣功再欣等几种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药物成分、应用价值。结果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维生素B1、贝诺酯是临床常见的西药成分。结论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成分较为复杂,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药物浪费和产生药物耐药性。

  • 标签: 西药 抗感冒 成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药理特点及其临床用药。方法抽取我院开具的抗感冒药物处方5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抗感冒药物用药情况进行总结,探讨其用药合理情况,并进一步总结药理特征与临床用药。结果500份抗感冒用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率为12.00%、不对症用药率为2.00%、药物成分重复率为10.40%。结论临床抗感冒药物用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类感冒药成分药理特征,才能更好地合理用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抗感冒药 药物成分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冒药中药物成分的主要药理特性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5月开具的450张(450例患者)治疗感冒的药物处方,并回顾性分析感冒药的用药状况和药理特性。结果450张处方中感冒药使用不合格率、不对症处方率、药物成分重复率分别是12.44%、1.78%、9.78%,其中不合格处方率的比例最高;常用感冒药主要分为中枢兴奋、抗组胺、解热镇痛、收缩血管、镇咳祛痰、抗病毒药物6类。结论临床治疗感冒的药物成分比较复杂,而重点分析感冒药的临床用药状况和药理特性,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感冒药物 处方 药理特点 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