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抗肿瘤药物尤其是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长期以来限制着这类药物的应用,新的靶向药物及其与蒽环类药物联用时出现的更加显著的心脏毒性,使在应用这些药物时进行监测变得非常有必要。超声心动图和生物标志物如脑钠肽(BNP)联合监测的方法对评估这些药物对心脏功能方面的影响,是目前最可靠且实用的办法。但由于超声心动图本身测量的变异性和判定标;隹不统一,以及对相应药物毒理机制研究的缺乏,目前对心功能监控方法及预防应对的策略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心脏毒性 靶向药物
  • 简介:药物的不良反应无疑是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问题,而药源性肝病在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中占相当比率。非甾体抗炎药、降压药、降糖药、抗惊厥药、降血脂药和抗精神失常药都是临床常用药物,让医生充分了解这些药物的肝毒性对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药物 肝毒性 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 肝细胞
  • 简介:摘要蒽环类药物在肿瘤的防治方案中应用率较高,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心脏毒性,故导致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但若能清楚其临床特征,并加以药物干预,那么将有助于减轻心脏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本文从蒽环类药物产生心脏毒性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药物干预手段方面入手,阐述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与药物研究进展。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防治措施 药物干预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的针对性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对性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0%,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33.3%,治疗总有效率为61.1%。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药物治疗能够提高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药物治疗
  • 简介:毒性反应限制了药物的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如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和克林沙星,尽管有效好的疗效但却均有强的光毒性,其中司帕沙星的光毒性发生率高达6%~10%。本文阐述药物的光毒性,特别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毒性的研究概况。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药物 抗生素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 简介:本文主要综述和分析小儿病毒性肠炎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包括中药及中成药、西药、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等,对多种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1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病学儿童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而其中病毒性肠炎引起的儿童腹泻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导致儿童发病或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肠炎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细胞毒性药物(抗肿瘤药物或化疗药物)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大量的细胞毒性药物不仅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也对执行化疗的护士及环境产生潜在危害。那么何谓细胞毒性药物呢?它指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性影响的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肝肾系统的毒害,还有可能致畸或损害生育功能。由于其在人体内作用强度大、刺激性强,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同时影响了正常细胞的生长繁殖。

  • 标签: 临床 防护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化疗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降低神经毒性发生的同时,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针刺 化疗 神经毒性
  • 简介:铂类药物广泛的应用于肺癌、大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铂类药物的疗效往往由于严重的毒副反应,尤其是神经毒性而受到限制。铂类药物的神经毒性存在较大的个体性差异,其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是导致神经毒性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铂类药物转运体、药物代谢酶和DNA修复酶等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神经毒性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神经毒性 铂类药物
  • 简介: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养鳖业发展迅速,使国内生产的种苗供不应求,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种苗进行养殖。根据我们的室内暂养结果和有关报道,稚鳖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毛霉菌病、水霉菌病、白斑病等,损失极大。为防止疾病的传入,促进我国养鳖业的健康发展,稚鳖在放入池塘进行养殖之前必须对鳖体进行消毒,

  • 标签: 中华鳖 稚鳖 毒性试验 高锰酸钾 聚维酮碘 生石灰
  • 简介:本文研究了高锰酸钾、孔雀石绿、敌百虫、食盐等对虹鳟鱼种的毒性。它们的安全浓度依次为0.029pm、0.019ppm、0.05ppm。实验后24、48、96小时,虹鳟对各药物的半致死浓度TL_m分别为:高锰酸钾1.65ppm、1.56ppm、0.29ppm;孔雀石绿0.33ppm、0.33ppm、0.19ppm;敌百虫3.7ppm、1.6pm、0.5ppm。作者还对三种药物对虹鳟的毒性作用特点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虹鳟 毒性 高锰酸钾 孔雀石绿 敌百虫
  • 简介: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越来越多地用于早期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其副反应常常可通过使用抗呕吐、抗腹泻和抗组胺药物减轻;随着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远期不良反应逐渐明显。应将不育和致癌作用告知病人,使其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 标签: 细胞毒性药物 化疗 临床研究 癌症病人 抗组胺药物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毒性药物是医院配置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药物本身对人员的伤害不少,故建立配置中心、培训熟悉操作的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于洁净区统一配置,能把风险尽可能降低,保护医护工作者。

  • 标签: 细胞毒性药物 危害 配置中心 正确操作规程
  • 简介:摘要:遗传性的毒素会破坏DNA,使其具有致癌性,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它的结构性较强,所以在服用药物时,会有吸收此类杂质的危险。在一些国家,对有毒物质的限制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药品进入市场。本文介绍了遗传毒性杂质的基本概念、相关标准、部分杂质的检测限度,为检测基因毒性杂质提供了理论基础,保证了患者的使用安全。

  • 标签: 药物 基因毒性 杂质检测方法
  • 简介: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的检查和评价要结合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考虑、逐步分析,并使用国际统一推荐的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避免主观、不确切的诊断。简要介绍了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的基本原则,大体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毒性病理学诊断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的国际统一,临床病理学参数分析,解剖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数据结合一致性分析等内容,以期为我国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 毒性病理学 靶器官毒性 临床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肿瘤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在导致妇女死亡的因素中,恶性肿瘤居第一位,如何治疗妇女的肿瘤,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妇科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和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毒副反应的作用。

  • 标签: 妇科抗肿瘤药物 毒性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 简介:蒽环类药物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是最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但蒽环类药物日益凸显的严重心脏毒性却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临床上若能对心脏毒性的发生做到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损害。虽然心内膜活检是公认的确诊手段,但由于其为有创操作,临床使用率低,因此选择有高度特异性及灵敏度,且临床操作方便、简单的检查手段对于早期发现心脏毒性意义重大。本文就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监测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临床特征 心脏保护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