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竞强片剂为自拟处方、自拟剂型,是针对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激烈比赛以及在重体力劳动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而设计的。具有益气生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醒脾健胃的功效。对于增强运动员的体质,改善竞技状态均有一定的作用。本文报道了笔者对竞强片剂的研制过程,包括方意分析、剂型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

  • 标签: 竞强片剂 研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例患者胶片验证计划的分析研究,得出影响胶片剂量验证因素,并建立起我科胶片剂量验证规范。方法选择9例胶片剂量验证通过率低的病例为材料,通过改变漏射率、剂量率的值,以及验证前是否刻度,扫描间隔时间四个因素比较,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影响胶片剂量验证因素若干。结论漏射率、剂量率、是否刻度以及扫描间隔时间是影响胶片验证通过率的重要因素,严格规范胶片剂量验证流程是胶片剂量验证的关键。

  • 标签: 胶片 剂量验证 漏射率 剂量率 刻度 扫描间隔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考察了以HPC为粘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粒混合强度对片剂可压性、脆碎度及药物溶出的影响。选用可压性较差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APAP)为实验研究药物,通过高剪切和低剪切两种方法进行制粒混合并对比考察所制得片剂的可压性、脆碎度及药物溶出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高剪切制粒所得的片剂具有更好的可压性和脆碎度,而药物的溶出则不受混合强度的影响。

  • 标签: 制粒混合强度 片剂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剂与厄贝沙坦片剂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总结60例相关病历资料。结果观察一组治疗后显效者20例,有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93.3%,与观察二组患者(有效率为96.7%)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一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二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剂与厄贝沙坦片剂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均具有满意的临床作用效果,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剂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厄贝沙坦片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生素C片剂治疗局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128例患者是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口腔门诊收治的,随机将12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4例患者用维生素C片剂压敷局部溃疡面,对照组64例患者用西瓜霜喷剂进行局部治疗。对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维生素C片剂压敷局部溃疡面的患者,其疼痛的缓解率及愈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C片剂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缓解疼痛、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维生素C片剂 复发性口腔溃疡 西瓜霜喷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选择雷贝拉唑片单独使用或者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间收治的116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片进行治疗,实验组予以联合抗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8.2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7.93%,且两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雷贝拉唑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7-01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临床广泛使用。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当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药动学作用,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到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进行配药规划,对于维护临床安全来说极其重要。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了简要阐述。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和利培酮片剂组各38例,疗程12周。于基线及治疗第2、4、6、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二组在治疗后第2周末起,PANSS的阳性、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症状分及总分均较入组时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末PANSS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利培酮口服液组为89.47%,利培酮片剂组为86.84%,二组间疗效及治疗各时点TESS评分的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新剂型,起效快,给药方便,尤其适用于拒绝服药的患者。

  • 标签: 利培酮口服液 利培酮片剂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为了评价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对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于2012-2013年通过田间试验于西瓜移栽时施药,研究了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对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在瓜秧、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西瓜苗移栽时将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吡虫啉有效成分0.08g/株)施入其根部下方,施药后42d对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为83.3%,基本可满足全生育期防治的需要。2012和2013年,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在西瓜采收期(药后/移栽后60d)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5%和32%。与吡虫啉原药处理相比,片剂中的吡虫啉在土壤中的迁移范围较小,药后30d,施药点下方10cm外、水平方向6cm外的吡虫啉残留量低于0.2mg/kg。此外,施药点下方2~4cm处、水平方向2~4cm处土壤中吡虫啉的残留动态基本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药后30d,分别为1.91和0.10mg/kg;药后120d分别为0.17和0.03mg/kg。基部瓜秧中(2012年:0~30cm;2013年:1~3节)吡虫啉的含量于药后14d检出,其余时期均未检出;2年试验中,西瓜果实中的吡虫啉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LOQ)0.05mg/kg,也低于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西瓜中最大残留限量(MRL)0.2mg/kg。

  • 标签: 吡虫啉 缓释片剂 西瓜 释放率 蚜虫 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钴胺(片剂)结合丹参酮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近4年确诊为DPN的住院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联合组给予丹参酮注射液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5.17%,卓著优于对照组的38.6%;且联合组神经传导速度经治疗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甲钴胺片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 标签: DPN 甲钴胺片 丹参酮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流产后对引导出血患者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治疗,流产后将患者随机分组,甲组47例患者采用补佳乐,乙组37例患者采用安慰剂,对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的出血时间以及孕囊直径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药流流产后给予患者雌激素的补充,能够缩短阴道的出血时间,远优于安慰剂的使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临产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对其使用雌激素等药物的治疗后,能够减少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

  • 标签: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综合叙述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各种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旨在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喹诺酮类 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肝损伤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经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112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观察针对不同种损害机制的肝损伤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的临床反应。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分为超敏和中毒两种机制,表现为肝细胞型和胆管型损伤两种表现。如果可以早期明确上述原因,肝功损伤可以获得更快的好转或治愈。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