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协同与拮抗现象是宇宙间广泛存在的规律,正辩证法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无处不在,因此,认识事物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有助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多种药物在组合之後’药物药物之间会否有协同与拮抗效应呢?

  • 标签: 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 枸杞子多糖 人参皂甙 红花 中医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门诊处方中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门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中的规定为标准,结合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结果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基本合理,没有发现联用CYP3A4抑制剂,但有5种CYP3A4底物和地高辛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存在安全隐患。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注意观察,避免与CYP3A4抑制剂或其底物联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联用 安全性 评价
  • 简介:摘要在药物研究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其有机结合了高分离效能和高鉴定性能,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并明确其重要性,本文探讨了LC-MS/MS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标签: 体内药物 液-质联用 血药 中毒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种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180张处方,分析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结果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180张处方中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眩晕、失眠、恶心呕吐、嗜睡等,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药物剂量过大以及药物重复使用等。结论多种药物联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临床上要提高对多种药物联用的重视度,充分掌握药物之间的作用、原理,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多种药物 联用 不良反应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联用风险,保障用药安全。 方法 选取联用他汀类药物存在风险事件者100例研究,自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总结相关资料,分析用药风险。结果 他汀类药物+降压药出现42.00%的风险事件,对比其他,存在数据差异(P<0.05);肌肉毒性发生率高于其它类型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他汀类药物+降压药用药风险大,以肌肉毒性为主,需做好防范与处理工作。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色谱分离装置和其他所需检测设备通过接口设计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化学药物的分析,为后续的生命科学研究夯实了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这种高速高效、高分辨、自动化的色谱联用技术展开详尽探讨,对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联用技术以及色谱 -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3大技术以及具体化学药物检测方式进行了探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色谱技术在物质分析领域应用广泛,在物质分析标准和精度要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单一色谱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分析要求。为此,色谱联用技术逐渐普及。本文着眼于药物分析过程中的色谱联用技术,对色谱联用技术的概念、类型以及运用特点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 标签: 色谱联用技术 色谱分析 药物分析 技术热点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临床药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临床研究中对原材料和制剂含量测定变得更加严格,特别是中国药典中特殊物质和有机杂质的鉴别工作更是受到社会各方人士的重视。为了更好的确保药物生产安全,对于一些常见药物、安全范围小和治疗窗口窄的药物进行含量分析迫在眉睫,这也为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先分析了色谱联用技术的内涵及特点,深入阐述了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及未来发展。

  • 标签: 气相色谱技术 药物分析 质谱联用技术 临床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类型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类型、特点。结果消化系统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系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65岁者明显多于<40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可引发多系统不良反应。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在我院治疗的 46 例患者进行研究,均是使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不良反应中,肌肉毒性发生率最高,他汀类药物中,辛伐他汀最易引起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与降压药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均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他汀类药物应用中,辛伐他汀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与降压药联用,会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多表现为肌肉毒性,临床上需要注意调节用药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5月间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 5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主要发生原因。结果 组内 50例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失眠、意识模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皮疹、肾功能障碍:血尿、蛋白尿、耐药菌株数量增加、水肿、白细胞指数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主要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为主,其发生率分别为 30.00%、 26.00%、 20.00%,其次为肾功能障碍、二重感染、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等,其发生率分别为 18.00%、 18.00%、 16.00%;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用药后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在用药时需要科学、安全,必要时需要问询药师,提高联合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用治疗药物控制(TDM)方法评估抗菌药物(TDM)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2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患者主要人口条件统计、病原体分布情况,研究影响血浆浓度达标的因素,包括剂量、负荷量、测量时间、性别、Child-Pugh等级。Logis-tic对血浆浓度一致性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161例患者中,女性52例(32.3%),男性109例(67.7%),中位年龄52岁(1 - 88岁)根据血液中药物浓度是否在匹配范围内,剂量是否按公斤体重(成人静脉负荷剂量6mg·kg-1、静脉维持剂量4mg·kg-1,儿童和轻体重青少年推荐静脉负荷剂量9mg·kg-1、静脉维持剂量8mg·kg-1)、是否负荷剂量、测定时机、性别、Child-Pugh评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剂量、载荷剂量和测量时间都是影响TDM合规性的因素。世界贸易组织只占总数的50.3%(81/161)。。结论多种抗菌药物TDM优化给药方案,可能改善ICU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结局,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治疗药物监测 ICU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到2010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60例,实行联合用药,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甲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实行单纯治疗,给予庆大霉素、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症状的计分情况来看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治疗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抗菌药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溃疡的愈合率,降低其复发率,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消化性溃疡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诊治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明确联用药物情况,对比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具体的不良反应类型,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结果80例患者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5%,在与其他药物联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25%,药物联用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联用后(P<0.05)。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3.75%)、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8.75%)、过敏反应(15.00%)、二重感染(11.25%)、肾功能损害(10.00%)、其他不良反应(2.50%)。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在对患者联合用药时应当要加强指导和监测,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提高药物联用的合理性,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药物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降糖药物单用与药物联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评价联合用药价值。方法2015年8月~2016年4月,随机对照分组,单用组与联合组各入选在当地医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分别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每隔1周检测血糖1次调整用药剂量,联用12周,对比血糖指标。结果单用组退出2例,联合组退出1例;治疗后,联合组与单用组HbA1c、FBG、PBG2h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可减少单用药物剂量,增进疗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二甲双胍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抗菌药物 胃酸分泌药物 消化性溃疡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7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应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80例临床资料,分析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与临床症状表现、导致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的品种分布及药物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分布情况。结果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为肌肉毒性、肝毒性以及消化系统不适,其中肌肉毒性占35.00%,相比其他不良反应类型更高(P<0.05);肌肉毒性不良反应中,横纹肌溶解症为主要症状表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不良反应;导致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他汀类药物联用降压药或抗心肌药的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其次为联用降脂药、联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与降压与抗心肌等药物联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重调查患者病史与临床症状,科学合理用药,避免发生药物拮抗。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联用 不良反应 药物拮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治疗,庆大霉素及雷尼替丁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1%,差异显著(P<0.5);治疗后,观察组Hp阳性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Hp阳性率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