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洋盆闭合洋壳残片构造侵位于陆壳之上时,共同组成绿混杂。由于构造破坏,绿岩及伴生的深海沉积物(放射虫硅质岩、粘土等)往往呈构造包体形式赋存在古大陆边缘沉积的陆源碎屑物基质中,基质是混杂的主体。它们属构造无序岩层,不服从层序律。在造山1∶25万区域填图中,首先考虑绿混杂岩的产出特点,划分出构造包体和基质两大类,分别建立“岩群”;其次根据填图精度的要求,按照它们各自组成的地质单元分别建立“岩组”、“岩段”,对于基质中不同时代的地层单元能够恢复原始层序的可以建立“组”、“段”。为达到绿混杂的研究目的,测制大比例尺地质图作为补充图件

  • 标签: 东准噶尔 蛇绿混杂岩带 构造包体 基质 等级体制
  • 简介:四川炉霍县-道孚县一发育一套基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的岩石组合,对其地质构造性质有裂谷、裂陷槽、绿混杂岩、火山喷发混杂岩等不同认识。通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对比研究,现将其划分为裂陷槽建造和滨浅海建造两类,构造上归属于裂陷槽环境岩崩滑混和后期推覆构造混杂。鲜水河断裂则为炉霍-道孚构造构造期的复活和分化。

  • 标签: 炉霍-道孚构造带 裂陷槽建造 滨浅海建造 构造混杂
  • 简介:玛因鄂博绿混杂岩位于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板块缝合内,由枕状基性熔岩、辉长质杂岩、深海沉积物等组成,与基质岩石构成绿混杂增生岩楔.对层状辉长岩、枕状玄武岩进行锆石SHRIMPU-Pb测年,谐和年龄分别为403Ma和397Ma,证实玛因鄂博绿混杂岩为北天山洋盆(古亚洲洋中支)在晚志留一早泥盆世的残余.

  • 标签: 玛因鄂博 板块缝合带 层状辉长岩 枕状玄武岩 锆石SHRIMP U-PB测年
  • 简介:色尔特能地区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及其凝灰岩共生,组成绿岩建造,其超镁铁岩成分接近中国二辉橄榄岩平均值,F/M8.03~9.74,ΣREE1.26×10-6~4.69×10-6,辉长岩低Si,高Mg,低K,低Rb,Sr,K2O0.17%~0.29%,Rb2.41×10-6~3.41×10-6,Sr82×10-6~163×10-6.玄武岩在主成分F1-F2-F3图、Ti-Y图上均落在洋中脊玄武岩区.辉长岩和玄武岩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曲线图均为接近MORB的近水平曲线,表明色尔特能绿岩与新疆黄山型含铜镍镁铁-超镁铁杂岩有本质区别.色尔特能绿岩与东恰特尕力绿岩、康南绿岩一起组成卡塔尤鲁绿,为石炭纪北天山洋的残迹,是觉罗塔格构造与其北哈尔里克-依连哈比尔尕构造的缝合线.

  • 标签: 康古尔塔格 蛇绿岩 镁铁-超镁铁岩 洋中脊 缝合线
  • 简介:沙东南构造是在渤海湾裂谷盆地背景上演化而来的,发育有3个面积较大的圈闭,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本文分别对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特征、断裂期次划分及圈闭构造样式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活动期次将断裂分为早期活动断裂、晚期活动断裂和长期活动断裂,指出长期活动断裂对该区成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有利圈闭和油气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沙东南构造带 构造样式 圈闭类型
  • 简介:绿岩普遍被发现在碰撞型和增生型两种造山缝合线上,因此经常被用来确定板块边界。自从欧洲地质学家在19世纪早期提出绿岩的概念以来,绿岩的研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研究认为绿岩是侵入地槽的一套侵入岩;板块构造理论兴起后,绿岩被认为是产生于大洋中脊的洋壳;在1972年的Penrose会议上,科学家们将绿岩定义为一套从基性岩到超基性岩的,可以区分的复式岩体。此后,绿岩的起源(构造背景),侵位机制,特征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多进展。进入21世纪,出现了一些较好的绿岩形成模式和划分方法。

  • 标签: 蛇绿岩 起源 造山带 划分
  • 简介:1:5万理塘县、濯桑幅区调中首次在甘改-理塘结合中段绿岩中发现具有韧塑性变形变质产物的石榴硅镁石角闪片岩.该岩石的存在肯定了甘孜-理塘的洋壳属性的同时,亦表明结合中存在中温高压变质相系,为研究结合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 标签: 蛇绿岩 石榴硅镁石角闪片岩 洋壳属性 甘孜-理塘结合带
  • 简介:混杂偏倚(confoundingbias)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混杂因素(即外变量)的影响,夸大或缩小了研究因素(自变量)与研究指标(因变量)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研究中,如果某些对研究结果有干扰的混杂因素在各组间分配不均衡,就会产生混杂偏倚,常见的混杂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在研究设计阶段,可通过随机化、匹配、分层、限制等方法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可采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技术等方法来控制混杂偏倚。

  • 标签: 混杂因素 偏倚 多因素分析 BIAS 婚姻状况 设计阶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要问行车中最令人不爽的是什么?无论司机朋友还是乘客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控诉_纽灯太多,耽误时间不说,还会相应增加车辆的油耗、电耗。一路绿灯已成了当今有车族的梦想;上班族更是希望绿色交通让途中增添几分舒畅。

  • 标签: 绿波带 节能 安防 绿色交通 有车族 上班族
  • 简介: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变电站内设备众多,其运行可靠性的高低关系着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已经不需要人员看管,变为无人值守型变电站。因此一些变电站已经成为各类小动物的理想栖息地。而一旦小动物进入到电气设备当中就有很可能造成变电站安全事故,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针对变电站防小动物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保障变电站的安全。

  • 标签: 变电站 小动物 可替换贴带
  • 简介:为了研究绿岩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对西藏雅鲁藏布构造中段的日喀则绿岩大竹曲岩体中的铬铁矿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大竹曲地幔橄榄岩中铬尖晶石为不规则它形,且全岩的CaO和Al2O3,含量与铬尖晶石Cr^#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地幔橄榄岩中铬尖晶石为地幔部分熔融的残余。然而,纯橄岩和矿石中铬尖晶石显示自形一半自形,并可见橄榄石包裹自形铬尖晶石,且纯橄岩与矿石的CaO和Al2O3和Cr^#均无相关性,均说明纯橄岩和铬铁矿石形成于岩石-熔体反应。高Cr^#矿石和纯橄岩的母岩浆性质接近于玻镁安山质熔体,而低Cr^#纯橄岩的母岩浆则类似于MORB,表明大竹曲铬铁矿可能形成于弧后扩张中心。

  • 标签: 蛇绿岩 铬铁矿 大竹曲 日喀则 西藏
  • 简介:<正>是一种难捕捉的动物,由于身体细长、滑溜,很不容易被抓牢,而且被抓住一部分之后,体的其他部分会反过来卷缠,其巨大的缠力,往往使捕者窒息致死。如果是毒蛇,还有一副难以抵御的毒牙,更使很多天敌望而却步,因此专门以为食的动物并不多见。

  • 标签: 蛇雕 蛇体 孟慧
  • 简介:克拉苏背斜主要由逆断层F4、F5、F7(断层倾角28°左右)与反向逆断层F0所构成的被动顶板双重构造和断层F4与反向逆断层F24所构成的突发构造共同控制(图4),克拉苏构造中段克拉2井附近比东段、西段多了构成突发构造的断层F24、F34(图4),3.4 突破断层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克拉苏构造的地表构造主要为断层传播褶皱、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和滑脱褶皱

  • 标签: 克拉苏构造 前盆地 带构造
  • 简介:摘要:油气田构造复杂都遭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是地质应力相对集中地区域,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对比标志层破坏严重,在这些区域进行地震解释,要求全面、严格、精细、缜密;思考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技术手段要灵活、先进、针对性强。

  • 标签: 构造 复杂带 方法 应用 标志层 破坏
  • 作者: 刘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5-28
  • 出处:《建筑实践》 2021年第5期
  • 机构:[摘 要]:在地下室顶板的后浇带施工中,传统的钢管和模板后浇带支撑体系存在材料利用率差、架体维护难度大、后浇带两侧梁板容易产生较大变形等缺陷。为消除传统后浇带支撑体系的不利因素,达到后浇带封闭前的结构安全,减少后期施工对后浇带造成的隐患,减少材料投入,缩短周转材料。
  • 简介:摘要:前人研究表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KP地区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烃源岩条件,地表丰富的油苗显示也证明该地区经历过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和破坏过程。由于地表地下双复杂特征,制约圈闭落实。确定寒武系膏岩层的发育位置,寻找与油气生成和运移时期相匹配的圈闭,是实现勘探突破的关键。本次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层位标定以及“先断层后层位”的断层解释方法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确定KP东部地区主要发育圈闭类型为背斜、断背斜、断块及断鼻圈闭。根据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确定盐下地层发育的宽缓背斜圈闭为有效圈闭,这些构造圈闭与生排烃期匹配,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场所。

  • 标签: 山前带 膏岩层 构造解释 圈闭
  • 简介:  我的寂寞是一条,静静地没有言语.  --冯至  1  如果不是因为陈雪文的突然介入,李枫和史美仙当然也有故事,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精彩.然而陈雪文确实见到了李枫,而且就在史美仙家里.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令人难以琢磨.……

  • 标签:
  • 简介:八百米深的矿井被我想成一尾黑蛇下井的矿工一个个都是要到肚子里去这一只一头扎进地球里叫它眼镜叫它七步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