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英国Rolls—Royce公司开发的新型可调螺距螺旋桨(CP桨)是在现有的KamewaXF-5型桨的基础上设计的KamewaCP—A型桨。该型桨在不牺牲强度以及对桨叶轴承更大磨损面的情况下使功率重量比改进约为20%。

  • 标签: 螺旋桨 功率 桨叶
  • 简介:非匀变变螺距诱导轮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关键件之一,其型面复杂,加工难度大.文中给出了采用UG软件进行诱导轮加工的CAM流程,编制了五轴联动数控加工程序,解决了加工中的技术难点,利用现有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完成了两种非匀变变螺距诱导轮的型面加工.

  • 标签: 变螺距 诱导轮 CAM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螺纹螺距对机械连接性能的影响以及优化研究。通过建立规律数学模型和螺距优化算法,我们力求揭示螺纹连接中螺距变化对连接强度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选择策略。研究结果不仅为螺纹连接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还对工程应用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螺纹连接 螺距 连接性能 机械原理
  • 简介:摘要:“螺距法”即是在装甲车辆底盘修理中利用螺纹螺距进行检查、调整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螺距法’’应用事例的介绍与说明,阐明螺距法与普通检查调整方法相比具有更加方便、快捷和准确的特点,并能大大提高维修效果。装备保障中使用此种方法,可使保障分队人员的维修技能和技巧得以进一步增强,同时亦能对使用分队人员快速恢复装备的机动性能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

  • 标签: 螺距法 装甲车辆 底盘维修
  • 简介:摘要:本文将围绕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分类与基本原理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该技术在螺旋桨螺距测量中的应用路径,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螺旋桨螺距三维激光测量技术采用的检测装置结构简易,操作便捷,能够准确测量螺旋桨螺距,且设备保养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但存在找点速度相对缓慢的不足之处,是未来研究优化的重点方向。

  • 标签: 螺旋桨螺距 全站仪 三维激光测量技术
  • 简介:对于不同规格的小螺距螺纹零件的数控加工,普遍采用重新编程的方法。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与总结,可以应用成组技术编程,只需针对各项加工的参数所对应的变量做出简单调整,便能制造出零件族中的任何零件,提高生产效率。

  • 标签: 小螺距螺纹 成组技术 生产效率
  • 简介:螺距圆锥螺纹的螺旋线展开后的形状为非圆曲线,较难拟合,用抛物线对变螺距圆锥螺纹进行展开拟合并推导出的适用方程(螺距变化值为线性连续增量)可用于FANUC数控系统所提供的宏程序,以完成变螺距圆锥螺纹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的编制,并在企业实际加工中加以应用。

  • 标签: 变螺距圆锥螺纹 宏程序 数控铣削加工
  • 简介:摘要:针对西门子 840D数控系统螺距误差类别,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简单介绍了 分析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螺距误差及补偿的重要性,提出数控系统螺距误差补偿要点,获取较好的应用效果,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帮助与借鉴。

  • 标签: 西门子 840D数控系统 螺距误差 补偿
  • 简介:摘要: 离心泵靠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 在流量大、而扬程不高的工作场合中应用比较广泛。诱导轮是一种轴流式叶轮,其加设在离心泵主叶轮之前,主要目的是提升叶轮入口压力,改善泵的空化性能。本文研究了诱导轮出口螺距对离心泵空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提升离心泵抗空化性能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 标签: 离心泵 诱导轮 出口螺距 空化性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双源CT大螺距模式对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评价其图像质量、有效射线剂量,旨在研究大螺距双源CT进行主动脉全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患者分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大螺距扫描方式,B组使用普通扫描方式,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分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主观评价评价由两个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辐射剂量总量使用机器自带的记录数据。结果大螺距模式主动脉伪影明显减少,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得分(1.2±0.2)较普通扫描组(2.2±0.5)有明显差异(p<0.001)。扫描长度无明显差异,扫描时间明显减少(p<0.001),A组6.5sB组1.6s。辐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螺距主动脉全程扫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运动伪影少等明显优势,可替代主动脉检查常规扫描模式。

  • 标签: 大螺距 双源CT CTA 主动脉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由于机械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机床做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强的自动化加工装备,已经成为机械行业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技术装置。利用数控系统的螺距误差补偿功能进行调整,可以大大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西门子SINUMERIK840D数控系统是西门子公司最新推出的全闭环数控系统,已经在机械加工行业已经获得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数控 加工 高精度 补偿
  • 简介:文章以配备西门子828D数控系统的机床为例,详细介绍了误差补偿的系统参数、补偿程序、补偿方法与步骤,深入分析数控系统螺距误差补偿的原理,给西门子828D数控系统螺距误差补偿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螺距误差 828D 测量 补偿
  • 简介:目的:利用双源CT的大螺距模式对主动脉全程扫描成像,对照评价其图像质量和有效辐射剂量,旨在研究双源CT大螺距模式行主动脉全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接受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B组58例。A组使用大螺距扫描模式,B组使用常规扫描模式;图像质量评价分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客观评价包括图像噪声及信噪比,主观评价由2名放射科医生独立完成。辐射剂量统计使用设备自带的数据记录。结果:大螺距模式主观图像质量评分(2.66±0.51)较常规扫描组(2.14±0.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9,P〈0.01);客观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扫描时间大螺距模式组(1.61±0.23)s,比常规扫描组(6.52±1.41)s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41,P〈0.01);大螺距组有效辐射剂量(3.97±1.07)mSv,对比常规扫描组(15.18±2.58)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2,P〈0.01)。结论:大螺距模式主动脉全程扫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低及运动伪影少等优势,可替代主动脉检查常规扫描模式。

  • 标签: 大螺距 双源CT CT血管造影 主动脉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本文以雷尼绍XL-80激光干涉仪测量汉川XK714G数控铣床FANUC Series Oi Mate-MD X轴的螺距误差为例,讲述螺补有关的参数设置、激光干涉仪线性镜组的安装和对光、以及利用软件自动生成检测程序和自动采集数据并生成报告的方法,并通过检测、补偿反向间隙和螺距误差有了明显的改变,使机床精度有了提高。

  • 标签: FANUC数控铣床 激光干涉仪 螺距误差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双源 CT 大螺距(flash)扫描方式对腰椎进行扫描成像,评价该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且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 60 例进行双源 CT 腰椎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 AB 2 组。A 组选用常规扫描方法,采用参数为: 管电压运用 100 kV,管电流运用自动调节技术(CARE Dose4D),图像重建方法运用滤波反投影技术(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扫描螺距采用 0.8,球管转动一圈时间为 1.0 s。B 组运用扫描模式为大螺距Flash 扫描,采用参数为: 管电压运用 100 kV,管电流和 A 组使用相同技术为自动调节技术,结合迭代重建技术(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SAFIRE),螺距采用 3.0,球管转动一圈时间为 1.0 s。每组患者都为 30 例。对每例受检者腰椎图像行主观评分[2];于第三腰椎的中心层面测量椎体、硬膜囊、腰大肌的定量参数,包括 CT 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 vol),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对上述评分和定量参数,行两组的组间统计学比较,定量连续变量采用 t检验,等级变量采用 kappa 检验。

  • 标签: 双源 CT 大螺距 腰椎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螺距冠脉CTA对心率变异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率变异性患者作为诊断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大螺距冠脉CTA检查,在进行大螺距冠脉CTA过程中同步记录患者心脏跳动周期性浮动变化,并在冠状动脉成像后,分析影像检查效果;结果:若<HRV<10,两者间差异不明显(P>0.05),若HRV值>10,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AO、LM、RCA、LAD、LCX几项图像资料值会随着HRV数值升高而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螺距冠脉CTA对心率变异性心脏病的诊断,能够取得可靠诊断结果,利于提高诊断CTA成功率。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大螺距冠脉 冠状动脉 CTA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大螺距CT双能量扫描鉴别肺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选取采用大螺距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及病理结果证实的疑为肺部肿瘤的33例患者,测定双能量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图像中碘图病灶的CT值、overlay值及含碘值,以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得出准确性。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比较,采用大螺距双能量CT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以及阴性率分别为80%,75%,90.9%和54.5%。恶性肿瘤的overlay值和含碘值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的CT值、轴位截面积及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9,P〉0.05)。结论:大螺距双源CT双能量肺部增强扫描有助于肺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

  • 标签: 大螺距双源CT 双能量 肺部肿瘤
  • 简介:目的:利用即刻负载有限元模型,研究种植体不同螺纹螺距因素对初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ro/E软件、Hypermesh软件及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四类种植体即刻负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3种螺纹螺距(0.8mm、1.6mm、2.4mm)在分别垂直和水平加载时,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对不同螺纹螺距种植体来说,垂直加载和水平加载时0.8mm螺距螺纹种植体微动最小,2.4mm螺距螺纹种植体微动最大。结论:螺纹的螺距对垂直相对位移有影响,对水平相对位移影响不大。随着螺距的增加,种植体对抗垂直向载荷的抵抗力减弱。水平加载时,螺纹的螺距对颈部微动影响不明显。

  • 标签: 种植 螺纹型牙种植体 即刻负载 三维有限元 微动 初期稳定性
  • 简介:目的评价Flash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flashspril)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30例患者行Flash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C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Flash双源CTCA显示冠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统计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评分及有效射线剂量。结果①准确性评价:基于节段水平分析,敏感性93.2%,特异性96.8%,阳性预测值86.0%,阴性预测值98.5%。基于血管水平分析,敏感性97.9%,特异性83.8%,阳性预测值88.7%,阴性预测值96.8%。基于患者水平分析,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CTC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结果与CCA高度一致。②图像质量:右冠状动脉不可诊断血管节段占右冠状动脉的3.4%,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不可诊断血管节段为0,回旋支不可诊断血管节段低于1.0%。③射线剂量:平均有效射线剂量(1.72±0.10)mSv。结论Flash双源CTflashspril模式CTC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高,图像质量好,运动伪影小,有效射线剂量低。

  • 标签: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大螺距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