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速度的选择。方法随机将11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速度进行,观察组按照休克指数公式所得速度进行,急救完成后比较观察两组复苏情况和准确率。结果实验组准确率为92.7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休克指数公式所得速度进行,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补液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速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均给予积极的急救护理,对照组的速度是依据患者入院时休克情况设定的速度,之后不予更改;观察组则按照休克指数公式计算出的不同速度,随时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速度进行调整;比较两组休克患者采用不同速度护理后的抗休克情况及速度准确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抗休克良好51例,复苏失败4例,其速度准确率达到92.7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例,13例,7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其速度依据休克指数的变化进行调整,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抗休克情况及速度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护理 补液速度 休克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速度的快慢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本院急诊接诊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速度进行,观察组患者则依据休克指数公式计算所得速度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准确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准确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依据休克指数公式计算所得数据对患者的速度进行调整,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准确率,并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补液速度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门诊患者中选用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本院在过去半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门诊的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的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并对其实施健康指导,以及对照组40例并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评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识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门诊的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很好的增强患者对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门诊补液室 补液治疗 健康指导 护理满意度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口服和静脉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诊断为病毒性肠炎的患儿85例,随机分为口服组(41例)和静脉组(4例),口服组给予ORSIII盐,静脉组经静脉通道给予低张或等张。比较两组患儿的6小时内成功率、发热消退、腹泻好转时间和病情恶化率等。结果两组患儿的6h内成功率、发热消退、腹泻好转时间和病情恶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病毒性肠炎患儿口服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能替代静脉

  • 标签: 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 小儿病毒性腹泻 效果对比
  • 简介: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动前、中、后有效补充液体,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且可以延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促进疲劳恢复,改善身体状况。

  • 标签: 运动脱水 补液 运动能力
  • 简介:最近,国内各地气温较高,而且潮湿闷热,人们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里。很多人不仅没有胃口,而且心情烦躁,工作时又困顿疲乏,那么应该如何消暑降火呢?对此,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清热消暑的饮食来调理。

  • 标签: 夏季保健 降火 健脾 补液 心情烦躁 消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烧伤早期复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1~3岁10~30%面积烧伤小儿患者按伤后入院接受的不同时间分为Ⅰ组(伤后1小时内)、Ⅱ组(伤后1~2小时)、Ⅲ组(伤后2~4小时)。计算各组在不同治疗时段(4小时和24小时)的每小时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的胶晶体补入量(ml·h-1·kg-1·%TBSA-1)和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的尿液量(ml·kg-1·hr-1)及其比值。结果复苏4h胶晶体输入量与Ⅱ组无显著差别;复苏24h,每1%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入胶晶体量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儿中、重度烧伤后2~4小时复苏即应归为延迟复苏,且开始的4小时内,该组尿量多于伤后2小时内开始复苏患儿。

  • 标签: 小儿 烧伤 补液复苏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1-01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栓塞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主要是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减少脑梗死范围,营养脑组织。

  • 标签: 脑栓塞 补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的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50例老年患者静脉的体会。结论老年患者输液时,易加重心脏的负担,易发生热源反应,同时如滴速调节不当,药物配伍禁忌掌握不好,很容易引起输液反应,因此在输液的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 静脉补液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长时间运动会造成人体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篮球运动员在长时间训练中会流失大量体液,如不及时补充对机体会造成损伤。对篮球运动员而言,科学、合理的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电解质 补充 篮球运动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的人认为,通过汗液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具有排毒的作用,所以觉得出汗越多越好。其实,汗液中除了一些代谢废物外,还有许多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随着汗液的排出,这些营养物质也随之丢失了。因此,运动出汗后,如何大有学问。

  • 标签: 运动 学问 补液 营养物质 矿物质 汗液
  • 简介:如何?运动的总原则是“预防性补充”和“少量多次”。在运动前适当可以预防脱水的发生。由于人在运动时,水代谢速率加快,大量水分丢失,同时电解质代谢过程也加快,大量的电解质伴随汗液丢失。因此,要把水、糖和电解质一起

  • 标签: 运动前 补液 学问 电解质 预防性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门诊室护患沟通技巧。方法: 2019.3-2019.9,将本院门诊时输液的 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 n=200例,实施基础护理)、丙组( n=200例,实施基础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结局。结果:丙组的护患矛盾发生率 1%、护理满意度 98.5%与对照组的护患矛盾发生率 14%、护理满意度 78%比较有差异( P<0.05)。 结论:在门诊室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促进护患合作,可让患者配合医疗工作。

  • 标签: 门诊补液室 基础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护患矛盾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