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细胞作为一种终末期分化细胞,其衰老具有其特异性。了解神经细胞衰老及其衰老模型特点,有助于科学的选择合适模型进行神经系统衰老相关研究。

  • 标签: 神经元 衰老 模型,神经学
  • 简介:摘要细胞衰老是一种细胞周期停滞、失去无限增殖能力的状态。近期研究表明,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既能促进肿瘤的发展又起抑制肿瘤的作用,肝癌也不例外。故研究细胞衰老在肝肿瘤中的相关机制,有助于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细胞衰老 肝癌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微小RNA 旁观者衰老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体衰老的本质是细胞衰老不断累积的过程。免疫系统的衰老既是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也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免疫系统作为衰老变化的主要系统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本文将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B细胞及固有免疫系统的自然杀伤(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亚群、衰老指标和功能等方面在衰老过程中的改变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免疫系统衰老在机体衰老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标签: 免疫衰老 T细胞 NK细胞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铂对肝癌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方法使用2 μg/ml顺铂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系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9、p21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p21表达情况;裸鼠移植人肝癌模型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检测肝癌生长转移及p21蛋白表达。结果随着顺铂处理时间延长,顺铂组增殖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8,P<0.05)。流式细胞检测显示,顺铂组和对照组G2期细胞分别为19.90%±0.42%、12.57%±0.84%,细胞停滞于G2期(t=14.415,P<0.05)。顺铂组与对照组p19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3±0.05)、(1.00±0.02);p2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6±0.11)、(1.00±0.02),p19及p21表达均升高(分别t=43.750,56.541,均P<0.05);顺铂组裸鼠瘤体体积较对照组缩小,p2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顺铂可通过p19/p21相关途径诱导肝癌细胞衰老

  • 标签: 癌,肝细胞 细胞衰老 顺铂
  • 简介:摘要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通过输入干细胞进行抗衰老治疗或治疗退行性疾病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是一种存在于脐带沃顿胶以及血管周围组织中的独特前体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目前大量科学研究显示HUCMSCs通过再生和修复衰老细胞、组织和器官达到抗衰老作用。该文对HUCMSCs的生物学特性、组织再生修复作用和抗衰老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回顾,并对目前HUCMSCs临床前研究现况进行了总结,提示HUCMSCs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潜力和价值的干细胞类型。

  • 标签: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抗衰老
  • 简介:摘要胰岛素抵抗作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在老年人中常见。然而,对衰老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的深层机制的研究很少。在2019年4月,本研究团队在ACS Nano杂志发表了1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MiR-29b-3p调节衰老相关胰岛素抵抗"文章[Su T, Xiao Y, Xiao Y, et al.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osomal MiR-29b-3p regulates aging-associated insulin resistance. ACS Nano, 2019,13(2):2450-2462. DOI: 10.1021/acsnano.8b09375],本研究组在获得原杂志授权后,对该文进行中文编译。该文研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释放的纳米化外泌体在衰老过程中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均表明由老年小鼠的BM-MSCs源外泌体被脂肪细胞、肌细胞和肝细胞摄取后通过MiR-29b-3p/SIRT1信号通路诱导胰岛素抵抗。利用核酸适配体介导的纳米复合物递送系统下调BM-MSCs源外泌体中MiR-29b-3p的水平,可使老年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改善。同时,特异性过表达BM-MSCs中的MiR-29b-3p可诱导年轻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所以BM-MSCs源外泌体MiR-29b-3p可能为衰老相关胰岛素抵抗的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croRNA SIRT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颈部衰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了很多针对性的治疗。该文就颈部衰老的解剖、分级情况及现有的微创治疗方案3个方面进行综述。颈部的衰老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的皮肤松弛、下颌脂肪的突出程度、颈阔肌条索的严重程度、颈部水平横纹的程度。常见的4种分级方式可作为临床评判的参考指标。目前的微创治疗主要有:以补充容量为主的注射填充类;以改善皮肤质地为主的中胚层疗法;以放松肌肉为主的A型肉毒毒素;以促进皮肤新成代谢的光电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综合治疗及自体活细胞新型治疗。现有的单一治疗效果有限,综合方案才能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相信随着对这一部位的持续关注,未来会出现更多更好的颈部抗衰治疗。

  • 标签: 颈部衰老 颈部解剖 分级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细胞骨架调节(lncRNA cytoskeleton regulator,CYTOR)对脊索瘤CM-319和U-CH1细胞生物学行为,包括增殖、迁移和侵袭,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脊索瘤组织和髓核组织中CYTOR和miR-24-3p的表达采用qRT-PCR检测。将人脊索瘤细胞株CM-319和U-CH1分为si-NC组(转染si-NC)、si-CYTOR组(转染si-CYTOR)、miR-NC组(转染miR-NC)、miR-24-3p组(转染miR-24-3p)、si-CYTOR+anti-miR-NC组(共转染si-CY-TOR和anti-miR-NC)、si-CYTOR+anti-miR-24-3p组(共转染si-CYTOR和anti-miR-24-3p)。Western blot检测增殖、迁移侵袭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测定CM-319和U-CH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剂量放射处理后细胞存活分数,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CYTOR和miR-24-3p的调控关系。结果检测20个脊索瘤组织和20个髓核组织样本,结果发现,lncRNA CYTOR在脊索瘤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髓核组织(t=19.837,P<0.05),miR-24-3p在脊索瘤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低于髓核组织(t=22.061,P<0.05);抑制CYTOR表达和过表达miR-24-3p均可抑制CM-319和U-CH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增强细胞放射敏感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lncRNACYTOR靶向负调控miR-24-3p的表达;抑制miR-24-3p逆转了抑制lncRNA CYTOR对CM-319和U-CH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放射敏感性的作用。结论lncRNA CYTOR通过靶向调控miR-24-3p表达抑制CM-319和U-CH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强细胞放射敏感性。lncRNA CYTOR是脊索瘤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

  • 标签: 脊索瘤 细胞骨架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肿瘤侵润 辐射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蛋白p53和帕金森相关蛋白(Parkin)调节线粒体自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应激性凋亡和衰老的影响,以及对BMSCs修复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作用。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将p53干扰慢病毒和Parkin过表达慢病毒(Lv-Shp53和Lv-Parkin)转染兔BMSCs,用高浓度H2O2处理BMSCs 24 h,将其分5组:BMSCs、BMSCs/绿色荧光蛋白(EGFP)、BMSCs/Shp53、BMSCs/Parkin和BMSCs/Parkin/Shp53,检测线粒体自噬、凋亡、β-半乳糖甘酶(β-gal)活性等指标,探明p53和Parkin调节线粒体自噬对BMSCs应激性凋亡和衰老的影响。然后将BMSCs移植修复早期SONFH,分6组:空白对照、XACB、XACB/BMSCs、XACB/BMSCs/Parkin、XACB/BMSCs/Shp53、XACB/BMSCs/Parkin/Shp53,术后4、8和12周,通过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及成骨标志物水平,评估早期SONFH的修复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数据。结果在氧化应激条件下,BMSCs、BMSCs/EGFP、BMSCs/Shp53、BMSCs/Parkin和BMSCs/Parkin/Shp5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900±4.371)、(58.680±4.926)、(28.683±3.767)、(40.223±4.402)、(11.283±3.945)%,β-gal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74.133±5.350)、(81.993±4.012)、(43.453±3.503)、(45.310±5.605)、(19.913±4.224)%,其中BMSCs/Parkin/Shp53组线粒体自噬显著增强,细胞凋亡率和β-gal阳性细胞比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204和89.383,P<0.05)。术后4周和8周,XACB/BMSCs/Parkin/Shp53组与空白对照、XACB、XACB/BMSCs、XACB/BMSCs/Parkin、XACB/BMSCs/ Shp53组比较,骨坏死区的新骨组织和骨钙素水平显著增加,但骨坏死区尚未完全修复。术后12周,空白对照、XACB、XACB/BMSCs、XACB/BMSCs/Parkin、XACB/BMSCs/Shp53和XACB/BMSCs/Parkin/Shp53组骨钙素表达量分别为0.060±0.040、0.097±0.031、0.093±0.040、0.213±0.041、0.267±0.059、0.367±0.040,其中XACB/BMSCs/Parkin/ Shp53组,骨坏死区已完全修复,可见成熟骨组织,骨钙素表达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44,P<0.05)。结论p53和Parkin调节线粒体自噬可有效抵抗BMSCs应激性凋亡和衰老,能提高BMSCs对早期SONFH的修复作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线粒体自噬 帕金森相关蛋白 肿瘤蛋白p53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与增龄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心脑血管疾病归属于血管性疾病,血管衰老是现阶段人类抗衰老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sirtuin家族是血管衰老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报道。本文将综述sirtuin家族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探讨sirtuin(SIRT)家族中SIRT1、SIRT3、SIRT6在血管衰老防治方面的潜在优势,旨在为增龄相关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血管衰老 sirtuin家族 长寿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龄女性生育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储备减少和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导致流产率和染色体非整倍性的风险增加。卵母细胞质量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关键因素,线粒体是卵母细胞中最丰富的细胞器,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至关重要。但根据氧化应激——线粒体突变理论,卵巢衰老的根本原因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增加,诱导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在组织中的缺失和点突变的累积、细胞凋亡增加、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减少及氧化形成增加,从而导致卵母细胞成熟停止、染色体错位和胚胎发育受损。因此,补充抗氧化可以减少线粒体氧化损伤相关的病症,增加染色体分离的能量,从而改善高龄女性卵母细胞和胚胎的质量,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本文将综述抗氧化及辅助用药改善高龄女性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卵母细胞 抗氧化剂 高龄女性 辅助用药
  • 简介:摘要松果体是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分泌腺,褪黑素是一种由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对维持机体生理作用至关重要。研究结果显示,褪黑素在对抗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综述褪黑素和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对其相关的生理作用及机制进行探讨。

  • 标签: 松果体 褪黑激素 衰老 心血管疾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普美显在早期肝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本院于 20 16 年 2 月到 2020 年 2 月阶段,接收的行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肝癌患者 92 例以及 48 例肝硬化患者。对比两种疾病予以不同 Child-Pugh 分级患者 HEF 差异,比较 MRI 平扫和普美显 MRI 检查早期肝癌的敏感度。 结果: 早期肝癌的 HEF 值>单纯肝硬化组( P<0.05 );早期肝癌的不同 Child-Pugh 分级>单纯肝硬化组( P<0.05 );早期肝癌 MRI 平扫敏感度 65.38% ( 34/52 )、特异度 55.00% ( 22/40 )和准确度 60.87% ( 56/92 ) ; 普美显 MRI 诊断敏感度 95.12% ( 78/82 )、特异度 80.00% ( 8/10 )和准确度 93.48% ( 86/92 ) 。 结论: 普美显 MRI 诊断早期肝癌的效果要高于 MRI 平扫,且普美显 MRI 定量评定 HEF 值可作为诊断早期肝癌的指标。

  • 标签: 普美显 MRI 早期肝癌 MRI平扫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是构成人体微生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增龄肠道菌群的相对含量及多样性也随之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发现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联系。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衰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紊乱、平滑肌细胞改变及斑块破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探讨肠道菌群与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的潜在关系,本文将从衰老、肠道菌群及动脉粥样硬化3个方面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未来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衰老 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病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