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方德性思想因其所具备的独特内涵、特色和优势成为人类德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成就了西方德性思想发达、卓越的地位。探究西方德性思想的学术贡献不仅能为我们今天的德性问题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也有助于实现我国德性问题研究的学术繁荣。理解和把握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明晰和遵循西方德性思想的启示,总体说来对探寻人类幸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对我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终极价值目标提供了借鉴作用。

  • 标签: 西方德性思想 价值 启示
  • 简介:西方德性思想史》是江畅教授三十年如一日,厚积薄发,在研读数百部西方原著并详加考证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和撰著的又一部力作。该著在国内首次系统阐释西方德性思想史,填补了此项研究空白,为我国西方德性思想史和德性论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8月12日,人民出版社和湖北大学共同举办了《西方德性思想史》一书的出版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人民出版社编审张伟珍女士,美国迈阿密大学迈克尔·斯洛特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朱莉亚·德莱弗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龚群教授,《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主编李义天研究员,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湖北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陈道德教授。各位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各抒己见,对江畅教授的《西方德性思想史》予以了中肯的评价。这里我们摘登了部分专家的发言,以帮助读者理解江畅教授的新著。

  • 标签: 出版座谈会 德性思想 思想史 西方 《湖北大学学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首先对江畅教授在西方德性伦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表示祝贺!江畅教授以300万字写就《西方德性思想史》四卷本的皇皇巨著,并且是以不到五年时间写就,在国内几乎没有第二人有这样的高速度和这样惊人的高产。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德性 西方 教授 伦理研究 四卷本
  • 简介:中世纪德性思想研究在国内尚待深入发掘,江畅教授《西方德性思想史》(古代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阐述。在源流研究上,本书将神学德性思想放在西方德性伦理的谱系中加以定位与延展,揭示了神学德性对古希腊德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西方个人德性与社会德性的积极影响;在结构体系上,本书从上帝的存在及上帝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及目的、上帝的恩典与宗教状态、神学德性德目四个方面开启了西方神学德性思想的研究体系;在神学德性的内涵上,本书对神学德性德目——信、望、爱进行了深度阐释与辨析。

  • 标签: 西方 中世纪 德性思想
  • 简介: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史上,公民德性教育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公民德性教育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大致可以把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们国家的公民德性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教育思想史 现代公民 德性教育 历史演变 西方 思想发展
  • 简介:冯契基于智慧学说,通过化理论为德性的理论机制,提出了自由德性的理论,同时赋予其自由个性的本体论意义。他着重从人的要求自由的本质的历史发展来讨论,认为人类的自由,就在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这些价值是人要求自由的本质的展开和表现。人就是在追求知、意、情统一,真、善、美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个性的自由。而精神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锻炼、培养来形成自由的德性。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展开为一个无限前进的运动。

  • 标签: 冯契 自由的德性 智慧学说 自由个性 价值观
  • 简介:本文借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对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纠正传统思维的认识偏差,进而得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必须中国化这一现实性结论.

  • 标签: 孔子 亚里士多德 德性 研究纲领 比较
  • 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德性伦理出现了复兴。从社会历史条件来看,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现代性的道德问题所产生的德性危机与日俱增,德性越来越边缘化,从而为德性伦理的复兴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背景。从伦理理论背景来看.功利论和道义论无法解决人们内在的心灵无序状态,人们开始不满于近代以来所盛行的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因此,德性伦理以其相对于规范伦理的优势而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

  • 标签: 现代性德性危机 西方德性伦理 复兴 功利主义 康德主义
  • 简介:《乐记》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了音乐的德性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具有伦理性,通过效仿天地之和合,定人伦,并突出音乐对人性情的调节功能,能起到节制情欲、陶情移性的作用。当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社会认识和治理功能,强化音乐的德性教化功能,突出音乐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功能。

  • 标签: 德性 教化 人性
  • 简介:德性和规范都是道德系统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本文从分析孔子德性思想视域中德性和规范之关系的特质出发,并得出结论:德性与规范相比,德出具有绝对的优先性,真正的规范只有一条,即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 标签: 孔子德性思想 德性 规范
  • 简介:我国的上古时代和希腊的英雄时代均包含有“万邦”、“万国”。但是,以“天”为主要谋生方式的我国先民建构了天道观,形成了至德的德性追求。多种谋生方式并存的早期希腊建构了自然观,形成至善的德性追求。正是中西方早期不同的世界观和德性追求使早期的我国能够“协和万邦”,早期的希腊却“分而治之”。

  • 标签: 天道观 自然观 至德 至善
  • 简介:康德的道德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笔者看来,德性至上是康德人学思想的核心。从源于实践理性的自律出发,康德将德性、实践理性与意志自由有机统一,并为每一个有理性者提出了"以人性为目的"这一道德实践意义上的绝对律令。因此,强调德性至上的康德人学,其基础是实践理性,其目的则是人类自由,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由此成为道德王国的自我决断者。在这一意义上,康德人学正是西方启蒙思想的精华。

  • 标签: 德性 实践理性 自由 自律
  • 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给与中国思想文化以深刻长久的影响。儒家把个体人生同社会群体的进步及整个自然的正常演化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崇高的理想主义信仰。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先秦儒家在时“生命本质”的追问中,寄托了一种时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人文和道德的“终极关怀”的信仰追求。科技发展与伦理滞后的现实,要求现代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儒学正好可以作为此时教育的重要借鉴。

  • 标签: 先秦儒家 德性思想 教育价值
  • 简介:能够经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过程,又先后在国内、外的重点教育学府执教,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阅历。古人说的“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以及毛泽东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大概都是勉励历代有志者借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理迈出国门,走向世界。20世纪的最后20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留学出国的大潮卷走了一批被10年“文革”压抑了太久的中国青

  • 标签: 西方 教育思想 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出现了复兴。它们反对以规则为核心构建伦理学理论,认为要把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规则从属于德性,进而将德性作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来理解。它从实质主义而非形式主义来诠释伦理学,并重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构建目标、构建内容、构建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德性伦理 西方德性伦理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简介:德性人格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中占主流地位的人格教育思想。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过极大作用,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存在着主体性人格缺失、工具理性主义至上、"面具"怪象频生等不足之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努力促进传统人格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着力于传统意识的现代转换,努力实现传统伦理功能与现实价值取向的对接与互补。

  • 标签: 传统 德性人格教育 现代转换
  • 简介:而自由主义则从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保证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稳定与个人自由,因为中世纪的学说曾被用来论证教会和国王的权力

  • 标签: 思想史简论 西方思想史
  • 简介:形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正义思想作为西方正义思想的发端,有其应有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可谓源远流长。古希腊时期偏重道德正义,而古罗马时期倾向于法律正义,这两种正义论于正义内涵及其运用无疑均是流之源。

  • 标签: 正义 德性 法律(制度)
  • 简介:特朗普执政对美国政治的冲击,以及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对欧盟改革的影响,成为2017年西方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欧美社会的政治极化再次引发学者探究民主的危机。对中国“锐实力”的焦虑反映出西方意识形态的防御趋势。反性侵运动的兴起也激发了女性主义内部的争议。

  • 标签: 特朗普 马克龙 锐实力 民主危机 女性主义 思想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