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位美国物理家和两位日本物理家荣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因为他们发现了自然基本粒子对称性中的微小破缺。这有助于解释宇宙的存在和支配宇宙的规律。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家 基本粒子 对称性 宇宙
  • 简介:1911年荷兰物理家昂内斯发现了超导现象,虽然临界温度(转变温度)太低,但人们十分清楚超导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苦苦探寻、研究临界温度较高的超导材料。然而75年过去了,却收效不大。1986年柏乐兹和缪勒发现临界温度稍高的超导体,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由此掀起了一场高温超导的研究热潮。但是,又是20年即将过去,人们梦寐以求的室温(300K)超导还没有攻克,足见超导研究进程的艰辛。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临界温度 超导材料 经济效益 高温超导 超导体
  • 简介:英国著名的物理家瑞利从小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深得母亲克拉腊的喜欢,在他5岁的时候就懂得爱护母亲了。母亲洗碗时,瑞利竟然拿来两个尼龙袋要母亲套在手上,说这样就不怕油污沾手了。10岁的时候,瑞利看见母亲冬天拖地时,手握着冰冷的拖把柄,他找来几块布缠在了拖把柄上。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孝心 物理学家 母亲 孝顺
  •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于当地时间2016年10月4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物理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以表彰他们在理论上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三位2016年诺贝尔物理得主打开了一个未知世界的大门,他们使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物质的不寻常阶段或状态,如超导体、超流体或薄磁膜,得益于他们开创性的工作,人类有机会了解物质的新相变。20世纪70年代初,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和戴维·索利斯推翻了当时流行的认为超导性或超流体性不能在薄层里出现的理论,他们论证了超导性可在低温下出现,并解释高温下超导性消失的机制、相变。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知识探究 20世纪70年代 瑞典皇家科学院 高等数学方法 超导体
  • 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华裔科学家 科学院 突破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北京时间2012年10月9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2012年诺贝尔物理的获奖者名单揭晓,获奖者为法国物理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Haroche)和美国物理家戴维·瓦恩兰(DavidWineland),他们分别独立发明并拓展了在保持单个粒子量子力学特性的前提下。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面纱 物理学家 斯德哥尔摩 力学特性 获奖者
  • 简介:诺贝尔是瑞典人.183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的发明甚多.仅在英国就获得一百二十多项专利。1896年.诺贝尔去世以后,留下900万美元的遗产作为基金.以每年的利息作奖金.分发给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与和平事业五方面有卓著贡献的人.后来又增加了经济学。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斯德哥尔摩 和平事业 瑞典人 经济学
  • 简介:我打赌他们是错的”。26日,诺贝尔物理获得者乔治·斯穆特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表示。他说,最新证明光速被打破的实验结果不太可能是真的。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光速现象 获得者
  • 简介:2008年10月7日北京时间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的一半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学院的南部阳一郎,以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中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奖项的另一半由日本筑波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小林诚和京都大学理论物理汤川研究所(汤川研究所因汤川秀树而命名,他曾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的益川敏英分享,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对称性破缺的起源,并由此预言了自然界中至少三个夸克家族的存在。

  •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质世界 不对称 斯德哥尔摩 芝加哥大学 汤川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