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乾德三年。绿柳才黄时分,宫人敲开房门,毕恭毕敬地深鞠一躬,对着我们夫妻二人颁了一道旨意。“陛下邀昶殿前一叙。”我惴惴不安地攥紧霓裳,昶宽大温暖的手牵我人身后,附上那冰冷至极的指尖。汴粱瑟瑟秋风吹过那矗立在城楼的旌过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一个朝代沉没在人声鼎沸的王朝中。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作者: 刘珈利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2-12
  • 出处:《新历史》 2008年第2期
  • 机构:台北阳明山上,有一座“草山行馆”,这是蒋介石的故居。去年4月初,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草山行馆”全数化成灰烬。阳明山原名叫草山,据说1950年蒋介石在这里修行馆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只是觉得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因此就派人在这里建造了一所房子。住了一阵后,他突然想起来问一下这座山叫什么名字,于是有人告诉他,这座山叫草山,蒋介石当时一句话也没说,沉默良久,第二天就卷铺盖搬走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去他的“草山行馆”住过。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5
  • 简介:其与水浒传中的天书(《推背图》)谶言当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两句谶言是预言宋江等受招安后,水浒英雄天罡地煞

  • 标签: 水浒传谶言 谶言初探
  • 简介:《红楼梦》运用谶言把天命、神灵、先知的预言文学化,给作品涂上一层神秘色彩。《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是由两个谶言系统构建起来的,一是关于人物命运的谶言系统;二是关于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关系的谶言系统。其制作方法与中国谶言文化中常见的图谶与诗谶是一致的。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也用了谶言的方式来结构情节,《红楼梦》的谶言系统不同于《三国演义》的细节性,而类似于《水浒传》的结构性。在谶言制作上,《红楼梦》更重视艺术的加工与创造

  • 标签: 《红楼梦》 中国 古代 谶言
  • 简介:“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谶言是占卜主要功能的延续和变化,两者的连称表示着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卜、谶与佛教之问既体现着民问宗教与成熟宗教的关系,也反映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本文试图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例,述论这些复杂关系,敬请诸位方家指正。

  • 标签: 谶言 占卜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吉凶 指正 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