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二)近代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深入认识是与货币需求的研究密不可分的,     (一)货币数量方程——货币流通速度的缘起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往往把货币数量方程误认为货币数量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一直从属于货币需求理论

  • 标签: 源流评析 货币流通速度 速度源流
  • 简介:货币流通速度经验研究的一个方面是用来检验有关的货币需求理论,结语      西方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始终在货币需求和货币均衡的框架中进行,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研究      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研究(empirical studies)依然体现着货币需求的大主题

  • 标签: 源流评析 货币流通速度 速度源流
  • 简介:货币流通速度无论是对货币理论的发展还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比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对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实证研究。

  • 标签: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化进程
  • 简介:根据费雪方程式计算得到的东中西部地区的货币流通下降速度存在地区差异,在静态时点上东中西部地区的货币流通速度也存在地区差异.金融发展、经济货币化程度、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差异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地区差异最主要的因素.货币流通速度地区差异的政策含义是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区域货币政策,才能更很好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 标签: 费雪方程式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 简介:我们还考察了货币流通速度与其趋势值偏离幅度同实际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用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是上一年度的实际利率,我们来建立货币流通速度与其趋势值偏离幅度VDT同实际利率RD之间的经验方程

  • 标签: 中国实际 关系实证 利率货币流通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波多和乔农(Bordo and Jonung,发现实际利率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短期波动的重要变量,他们也考察了利率、预期价格上涨率二个变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标签: 中国实际 关系实证 利率货币流通
  • 简介:通过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有着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二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电子货币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本文的结论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 标签: 电子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 简介:中国的M2/GDP居高不下,由此引发对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该问题的核心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货币宏观总量的微观基础是相对价格,因而自然价格是进入货币流通公式中符合逻辑的变量。基于已有研究对自然价格进行分析可发现: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以货币为度量的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基于中国1990年~2014年宏观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该理论,而且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诛度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货币流通速度 劳动价值论 自然价格 一般利润率 产业结构 分配结构
  • 简介:摘要:本文从货币层次、消费心理、货币发行量三个方面分析了DC/EP的发行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并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出DC/EP发行对货币流通速度和对商业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影响,据此对DC/EP发行流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DC/EP 数字货币 流通速度 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江苏丹阳地区曾三次发行抗币:一是在1939年10月日军占领丹阳城.管文蔚领导下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在访仙镇发行的“货币流通券”:二是1942年初管寒涛从澄、锡、虞(江阴、无锡、常熟)地区调回丹北发行的(丹北)“货币流通券”;

  • 标签: 货币流通 共产党领导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义勇军 1939年 发行
  • 简介:甘南藏区是甘南藏族自治区的简称,成立于1953年9月25日,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管辖夏河、碌曲、玛曲、卓尼、临潭、迭部等七个县,总面积44000平方公里,总人口515453人(1982年统计),其中藏民230536人,占全州人口的44.72%,其余为汉民、回民等。这里草原辽阔,河流纵横,森林茂密、物产丰饶,是甘肃省的林牧业基地。但是,解放前甘南藏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加之当地寺院和土司势力的搜刮剥削,致使这里经济落后,人民贫穷,美丽富饶的草原显得奄奄一息,没有生机。

  • 标签: 南藏 西藏银币 四川造币厂 甘南藏族自治区 藏币 物产丰饶
  • 简介:战国时期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中各诸侯国货币之间币值换算的论述。固陈陋见,以期能抛砖引玉。

  • 标签: 货币流通 货币制度 战国时期 诸侯国 学术界
  • 简介:     网络虚拟货币货币流通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虚拟货币与购物券及非法集资的区别   购物券的发行与网络虚拟货币发行存在本质区别,网络虚拟货币发行没有市场准入规定,如果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者提供还本付息的承诺

  • 标签: 本质货币流通 网络虚拟 虚拟货币
  • 简介:网络虚拟货币是由一些游戏开发商发行的一种定向支付工具,如果某个游戏开发商允许玩家用其他游戏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进行支付,网络虚拟货币是否能对现实货币流通形成冲击

  • 标签: 本质货币流通 网络虚拟 虚拟货币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渗透至金融货币领域,数字化成为货币的一种全新表现方式,区别于传统货币的概念,拥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流通特征。因此,针对数字化货币对正常货币流通秩序的冲击和影响,研究其在当今货币流通秩序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数字化货币的基本定义、三种特征以及现阶段金融市场中的影响程度,分析数字化货币货币流通秩序可能存在的干扰和不易发现的风险,提出消除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数字化货币流通秩序中良性发展,也有利于货币政策能及时调整规避风险。

  • 标签: 数字化货币 货币流通 影响
  • 简介:首先估计了中国1985年以来M2流通速度的历史趋势,在假设该趋势为制度因素决定的前提下,提取了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以此作为货币供应相对松紧的测度。以此为基础,在不同设定下检查了它同未来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确认该联系稳定存在,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在考虑不同时间滞后的条件下,确认流通速度每低于历史趋势0.01,则经济增长随后提速0.3到0.6个百分点。

  • 标签: 中国 货币政策 黑箱理论 经济波动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应量
  • 简介:摘要当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第三方支付方式以迅猛之势在中国传播,非现金的支付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居民的主要支付方式,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其十分热衷。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就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 货币 流通速度
  • 简介:该文对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与其货币供应量、国内银行信贷余额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英国零售业零售总额、GDP与其货币供应量、国内银行信贷余额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日本商业销售总额、GDP与其货币供应量、国内银行信贷余额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美日这四个指标的绝对额数据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数量因果关系,但这四个指标的相对额数据之间则没有数量因果关系;英国这四个指标的绝对额数据之间、相对额数据之间的确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因果关系。

  • 标签: 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 零售业零售总额 商业销售总额 GDP 货币供应量 国内银行信贷余额
  • 简介:文章在探讨清前期的货币体系及经济货币化进程的基础上,对1651—1860年间的货币流通量进行了粗略估算。进而依据清前期的货币流通趋势,主要从宏观层面考察了清代前期二百年间的经济增长与波动。认为18世纪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白银的货币化和供给量的大量增加,以及由此推动的长途贩运和地域大商帮的兴盛,工农业生产的提高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化进程的加快,货币供给量和政府的财政行为对于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由于经济中货币供给量的不足,分别在清代初期、嘉庆和道光时期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经济萧条,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文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关于清代经济发展中的“停滞论”和“增长论”或许仅仅是基于不同时段和不同侧面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协调。

  • 标签: 清代前期 货币体系 货币流通量 经济增长 经济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