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济学家通常把国家规模作为一个外生变量,但国家的边界和规模是根据国际贸易格局等经济因素变化的,相反,一个国家的规模也会影响其经济表现及其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偏好——如更小的国家更坚持自由贸易。关于市场规模对增长影响及国家规模内生决定因素的文献日益增多,本文回顾了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将国家规模置于增长分析的最前沿能够大大提高对经济表现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历史的理解。

  • 标签: 国家规模 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
  • 简介:乌克兰国家统计委员会新近提供的外贸数据显示,2006年1月~7月,该国皮革和皮革制品出口值达4,5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劲增24.3%;同类产品进口值达7,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4.8%。另据报道,今年前7个月,乌克兰的牲畜屠宰量(按被宰前的重量计算)达1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2%。

  • 标签: 皮革制品 产品贸易 乌克兰 数据显示 同比增长 重量计算
  • 简介:1995-2000年期间,中国对日、韩贸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日、中韩双边贸易增长幅度明显回落;二是中国对日贸易商品结构基本没有改变,中国对韩贸易规模最大的商品的排序发生圈套变化,电机电气设备在进口和出口方面均上升为第1位;三是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韩贸易的重要性逐步上升,中日贸易的重要性相对下降。

  • 标签: 中国贸易 中韩贸易 双边贸易 中国 日本 韩国
  • 简介:机会成本优势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贸易的驱动力。右图是高盛绘制的世界上增速最快的20条贸易线路,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05年至2012年,从中可见,几乎有一半的贸易线是围绕着中国展开。而增速最快的三条线分别为中国一泰国、中国一南非以及中国一印度尼西亚,7年来贸易增幅超过30%。

  • 标签: 全球贸易 印度尼西亚 经济增长 成本优势 时间区间 中国
  • 简介:近年来,中日蔬菜贸易遇到很多的阻力,从促进中日蔬菜贸易增长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中日蔬菜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本研究首先通过测算比较优势系数明确了中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所在;其次,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日本与其蔬菜进口来源地之间的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运用进口模型对影响中日蔬菜贸易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日本国内内在因素的影响,中日蔬菜贸易增长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 标签: 中日蔬菜贸易 贸易引力模型 进口模型
  • 简介:作为一种清洁能源,LNG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重点,近年来的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在这逐步扩大的市场当中,中国仍旧保持着对于LNG需求的高增长率,其对LNG的进口量在2015-2016年中上涨了近35%。此外,埃及、巴基斯坦、波兰等国也在近一两年之内逐步打开了LNG市场,LNG在这些国家的迅速扩张也得益于FSRU(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的快速发展。

  • 标签: LNG市场 供需平衡 稳定增长 贸易 清洁能源 巴基斯坦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两个大国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模型,讨论国际贸易与动态贸易政策将如何影响产业的动态生命周期和宏观经济增长。模型得出解析解,最主要的理论发现有两点:(1)产业升级和宏观经济增长是内生性地同步进行的,而且,当且仅当跨期替代弹性大于1时,发生在贸易伙伴国的投资专属的技术进步(investment-specifictechnologyprogress,简称ISTP)才会促进本国的产业升级和总体经济增长。(2)贸易自由化的加速对宏观产出增长和产业动态的影响是非单调的。

  • 标签: 产业动态 国际贸易 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就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两个时间段,对两国双边贸易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进口需求效应和出口竞争力效应的贡献是推动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增长则主要由进口需求效应贡献。在进一步分析中俄两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应拓宽双方贸易和经济合作领域,改善目前两国经贸合作的结构和质量。

  • 标签: 中俄贸易 增长成因 CMS模型 贸易空间拓展
  • 简介: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取得了双增长的可喜局面。按照食品土畜行业统计,前10个月我国食品土畜产品出口3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进口279.5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对亚洲出口增长12.57%,对欧洲增长25.66%,对南美洲增长45.42%,对北美洲增长21.35%,对大洋洲增长34.53%。

  • 标签: 同比增长 美元 出口增长 农产品贸易 大洋洲 服务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不断得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简单证明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我们有必要积极应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认真思考如何能发挥加工贸易的最大的效用,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 标签: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转型升级
  • 简介:青岛港搭建国内首个由政府和监管部门推动、依托港口优势,由港口与银行共同建设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信息平台——"银港通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2015年10月30日,青岛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国内首个由政府和监管部门推动、依托港口优势,由港口与银行共同建设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信息平台——"银港通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并在青岛港举行启动仪式。

  • 标签: 商品贸易 港口优势 信息系统 经济结构转型 自贸区建设 金融服务功能
  • 简介:贸易的二元边际成为研究当今贸易增长的新源泉,对贸易增长进行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分解,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贸易增长的性质。从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的界定、二元边际的理论基础、二元边际对贸易扩张的贡献程度以及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现有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异质性企业模型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国民经济增长也维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本文在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 简介:摘要推动贸易自由化是世界贸易组织一贯坚持的宗旨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只有通过开放发展,才能实现互利互赢。近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阴影依然存在,逆全球化思潮明显,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扩散,极大的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本文探讨了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几点应对策略。

  • 标签: 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增长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统计数据从消费或支出角度对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并验证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较强的正向作用;从生产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

  • 标签: 经济增长 国内贸易 统计数据 贡献率 检验 协整
  • 简介:义乌现行的主要依靠低生产要素成本形成的国际竞争力,以数量扩张、低价取胜的外贸增长方式,面临贸易壁垒、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资源匮乏等难题。必须建立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克服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制约,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做大做强外贸经营主体。要采取加大技术开发、创自主出口品牌、提高出口商品加工度、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有效措施,使之转变成为一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以质取胜、附加值大、高效益、可持续的新的增长方式。

  • 标签: 对外贸易 增长方式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