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该功法简单易学.得气快.县有疏筋、通经.行气通络.吐纳祛浊.采天地之气、日月精华.营卫全身之功,故能祛病延年强身体.

  • 标签: 武当 功法 身体 祛病
  • 简介:一、太阴寺大雄宝殿内雕塑太阴寺位于山西省绛县城东南卫庄镇张上村,距县城7.5公里。因寺院坐南朝北,背阳面阴,古称太阴寺。该寺始建于北魏,北周天和三年至清乾隆二十四年,曾多次修缮。

  • 标签: 雕塑艺术 金代 大雄宝殿 山西省 县城 北魏
  • 简介:本文主要对六淫侵袭太阴手经之表所致病证的症状、病机及参考方剂等证治要点进行了系统举例,分类依照风、寒、暑、湿、燥、火的大致顺序,梳理出手太阴肺经六淫表证的大体框架,为临床中医表证辨治提供参考,也为丰富余经经系的表证分类试做示范。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太阴病 手经 表证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太阴病提纲证主方的不同认识加以分析,认为四逆汤、理中汤、桂枝加芍药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或力不从心、或药过病所,均无法担太阴病提纲证主方之任,言太阴无主方更不合逻辑。继从方证对应、方机对应、方因相合的角度论证,认为李东垣的厚朴温中汤更契合太阴提纲证的病因、病机和主症,可作为太阴病提纲证的主方。

  • 标签: 伤寒论 太阴病 主方 理中丸 厚朴温中汤
  • 简介:摘要发热是儿童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生理病理特点,使得容易出现发热且热退后易迅速回升,因而医护人员及小儿家长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家长大多不熟悉医疗,缺乏辨证护理知识,且酒精擦(浴)、冰敷(冰袋降温法)普遍运用,在护理方法上的千篇一律,使得很多因伤湿而发热者病情缠绵难愈,变证丛生。笔者试从中医理论,浅谈小儿太阴风湿表证发热的护理要点。

  • 标签: 太阴风湿表证 护理 发热
  • 简介:治疗方法治疗组48例太阴人组用太阴化浊汤加减,  目的探讨通过朝医体质理论观察辨体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所以在治疗上我们既要辨其病、又要辨证、更要辨体质

  • 标签: 临床观察 太阴肾功能 治疗太阴
  • 简介:从病名出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方面论述了风、马风、慢风三种疾病,以期为l临床医生提供借鉴。

  • 标签: 脾风 马脾风 慢脾风
  • 简介:摘要: 脾脏属于人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年四季天气变化对于脾胃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养工作,提升身体健康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护阳、防湿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护脾阳 防脾湿 养生
  • 简介:摘要运用六经辨治思维方式,结合辨证针灸、伤科手法治疗腹斜肌损伤所致腰痛,并探讨其思路与治疗。腰痛者非独肾也,五脏六腑皆可令人腰痛。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故六经受邪腰必痛矣,临床常见的腹斜肌损伤所致腰痛,症若“引项脊尻背如重状”“不可仰息”,此乃腹斜肌损伤累及太阳经、太阴经所致,但该病常易被误诊,并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治疗应遵循因经、因病因施治的原则,运用六经辨证针灸、伤科手法,治疗太阳太阴合病之腰痛,疗效满意。强调调节卫气的重要性,突出中医整体观的主导思想,常能达到精准治疗的意外效果。

  • 标签: 腰痛 六经辨治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拟姜花桔蒌汤治疗感冒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10-2024.1期间我站收治的感冒咳嗽患者13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5例,进行输液治疗)和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自拟姜花桔蒌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姜花桔蒌汤治疗感冒咳嗽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姜花桔蒌汤 感冒咳嗽太阴病 效果
  • 简介:9200596胰腺癌115例超声诊断分析/林红军…//南京医学院学报.-1991.11(4).-323~324B超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110例.B超能较清晰地显示胰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易于区分胰腺囊性与实性肿块.且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迅速、检出率较高,故可作为胰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采用:①多向扫查,形成立体概念可避免漏诊;②检查前服消胀剂三天,或查时改变体位半坐位,饮水800~1000ml,使胃充盈形成

  • 标签: 超声诊断分析 手术病理诊断 实性肿块 半坐位 消胀 透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