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静脉输液排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病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静脉输液排气中,观察组采用非挤压莫菲氏管排气与对照组挤压莫菲氏管排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排气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x2=258.22,P<0.01)。结论非挤压莫菲氏管排气优于挤压莫菲氏管排气,保证了病人治疗的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法 改进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临床输液过程中采用头皮静脉逆行输液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间在我院儿科就诊并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顺行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治疗,实验组患儿则采用头皮静脉逆行穿刺进行输液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差异。结果: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差异较大,实验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监护人满意度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头皮静脉逆行输液可有效提升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率,且头皮穿刺还具有不影响输液速度和手部活动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 逆行输液法 输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集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10例参与,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排气,观察组行改良排气,对两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排气时间及耗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排气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耗液量和小气泡进入血管率,还科提升一次排气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该种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改良排气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总结改良排气在临床中进行实践应用,与传统排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应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一次排气成功率达到95%,传统排气一次排气成功率为70%。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提高了护士操作效率,避免了药液浪费,防范了护患矛盾,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 标签: 改良 静脉输液排气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静脉输液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优化静脉输液排气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 静脉输液 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优化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采用优化静脉输液排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优化静脉输液排气法 静脉输液 护理操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无痛拔针的方法。方法将200例门诊静脉输液留观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组采用无痛拔针按压,观察比较2种拔针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程度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采用的无痛拔针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静脉输液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无痛拔针的方法。方法将200例急诊静脉输液留观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组采用无痛拔针按压,观察比较2种拔针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采用的无痛拔针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静脉输液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临床应用中,成品输液分层率降低的管理方法。方法利用自制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分别调查我院2015年3~5月PDCA实施前、2015年9~11月PDCA实施后,由PIVAS(静配中心)调配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分层情况;通过鱼骨图分析该药成品输液分层率高的原因,进行确立主题,拟订计划、设立目标;并针对要因分析探讨对策的拟定与实施;最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及措施巩固等一系列PDCA循环活动。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取得的有形成果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19.1%降低到0.62%;形成了PIVAS内该药调配时及时将等待配置的治疗量药物冰箱保存,配置时严格掌握溶媒剂量和专用振荡器一定时间内振摇溶解;临床使用时医生和护士严格执行正确的药物浓度、5%GS输注前后冲管及选择普通输液器输注等规范调配和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和制度。无形成果PDCA小组成员在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降低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是可行的,充分发挥了医、药、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性改进。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静配中心 安全调配 PDCA循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集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10例参与,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排气,观察组行改良排气,对两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排气时间及耗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排气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耗液量和小气泡进入血管率,还可提升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该种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改良排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5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排气,实验组采用2“U”排气,比较两组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参照组一次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静脉输液排气在静脉输液护理操作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小气泡进入血管,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及成功率。

  • 标签: 静脉输液护理 操作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已成为现今护理工作的主流,而门诊治疗的病人略显欠缺。没有健康教育的护理不能称其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工作中应将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医疗护理相结合,促进病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促进人体的健康我科2006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因病施教输液对连续治疗的106例病人进行输液,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门诊中心注射室 输液法 施教 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 人性化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静脉输液穿刺方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输液患者,使用两种不同静脉穿刺方式对其效果进行观察了解。结果使用握手式静脉穿刺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满意度,体现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体现护患沟通。

  • 标签: 握手式静脉穿刺 无痛性穿刺 有效沟通 加压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在减少儿科输液输液相关投诉中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输液输液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展开研讨,分为观察组,对患儿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抽取同期50例未实施根本原因分析输液患儿,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投诉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输液相关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临床在儿科输液输液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可降低输液相关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儿科 输液 相关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