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9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抢救发掘了北京大兴康庄墓葬一座,出土了瓷器、银器、铜器、木器等随葬品。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分析,该时代为辽代晚期。

  • 标签: 北京 大兴康庄 辽代墓葬 发掘
  • 简介:本文对近年发现的“出行图”壁画进行了分析。以为可分为两类,分别代表了国诸王和贵族以及汉官贵族的出行。这两类形制不仅在分布地域上有别,而且表现形式也各有千秋。

  • 标签: 辽墓 辽国 贵族 形制 壁画 考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75年8月,内蒙古林西县大营子乡和平村小哈达自然村儿童在村西边玩耍时发现一座古墓。这一墓葬的暴露,是由于山洪冲刷,致使北壁裸露而被人们发现。遗物被当地群众取出,具体陈放位置不清。县文物管理部门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吴宗信、李学忠同志前往调查清理,并...

  • 标签: 随葬品 辽代墓葬 东后贝加尔 底径 绿色釉 色不匀
  • 简介:柴达木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东南约六十余公里。周围为平坦广袤的草场,由于风沙剥蚀,将正北三华里一座石券暴露出来,1985年4月被当地牧民发现,并将顶大部揭去,墓室已为沙土填满。乡政府及时通知旗文化馆派人调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派笔者前往,在旗文化馆马俊山同志协助下,于6月7至8日对该进行了清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达木 座石 三华 墓葬形制 棺床
  • 简介:本文结合《茶经》等文献记述,对河北宣化壁画中所见之茶具作了考辨,并对其时北地饮茶之俗的流播、自身的地域特色及古人的"一器多用"现象作了探讨。

  • 标签: 辽墓壁画 茶具 《茶经》
  • 简介:2012年3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区南部马场村发掘清理了三座辽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随葬遗物。这一区域属于朝阳市公布的中山营子古墓保护区,曾发掘三燕、唐、等各时代墓葬数十座。此次发掘为研究朝阳(辽代兴中府)地区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份宝贵资料。

  • 标签: 辽宁朝阳 马场村 辽代墓葬 发掘简报
  • 简介:陵园以陵门、石砌围墙、祭殿和陵墓组成,陵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陵园中部有南北走向石墙,将陵园分为内外两区。外陵区分布两座建筑台基,陵门位于床金沟沟口北侧悬崖下,现为两个高大的夯土台基,其间为宽9米的门道,在门址附近发现大量辽代砖瓦。

  • 标签: 瓷器 出土 陵园 长方形
  • 简介:内蒙古巴林左旗的滴水壶辽代墓葬是一个单室八角形,西向,小石棺,火葬.墓室壁画内容丰富,保存较好,[1]是研究史的重要资料.笔者在阅读后认为,对于墓室内壁画内容的布局理解与设计意图相反,基于此理解的有关描述和推断也就与壁画所表达的本意相去甚远.现陈于下,向师友请教.

  • 标签: 墓室壁画 辽墓 辽史 墓葬 石棺 辽代
  • 简介: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代早期墓葬的彩绘木棺具,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吐尔基山以其随葬品的丰富、主人的高贵社会地位与身份之谜,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如此完整的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更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标签: 彩绘 辽墓 科学研究价值 内蒙古地区 科左后旗 社会地位
  • 简介:一九八四年秋天,由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和阿鲁科尔沁旗文化馆马俊山、七十六、董剑英、赵国冻、王建国同志组成的文物普查小组,在阿旗境内发现一座因水土流失而暴露出的古墓。占首先造由当地牧民发现的,并得到苏木(蒙语,同汉语“乡政府”)

  •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乌兰哈达 文物普查 董剑 七十六 在阿
  • 简介:小塘土沟村位于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乡政府所在地西约4公里,东距辽中京城约30公里。1987年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平双公路基本建设发掘三座店遗址时,经民工报告得知小塘土沟村的山梁上因雨水冲刷暴露出四座古墓葬。9月7日至16日对这四座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编号为M2、M4)。M1、M2位于小塘土沟村北约500米的山梁上,M2南距M1约10米。M3、M4位

  • 标签: 土沟村 古墓葬 内蒙古文物 乡政府所在地 公路基本建设 小塘
  • 简介:  2003年3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大吐尔基山东南麓的山坡上发掘了一座辽代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属器、木器、漆器、马具、玻璃器和丝织品等①,由于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北方契丹族政权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服饰、艺术以及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在2004年被评选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标签: 吐尔基山辽墓 墓主人 同位素分析 内蒙古文物 边疆考古研究 考古新发现
  • 简介: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东南约30公里处的朝克图山一带,散布着许多辽代墓葬。朝克图山南侧有著名的早期耶律羽之及其家族墓葬,朝克图东山有晚期耶律琪及其家族墓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2年和1993年对这两处墓地进行了发掘。1996年8月...

  • 标签: 影青瓷 随葬品 鸡冠壶 辽墓 苏木 化妆土
  • 简介:1988年10月28日,涿鹿县西二堡乡谭庄村农民在村南1500米处挖树坑时,发现一处辽代墓葬群。农民李英、李爱二人当时就把其中的一座(编号为MI)墓室顶部揭开,并将底部翻乱,石棺被推倒,棺盖被砸碎,砖雕门、窗被毁坏,多数随葬品被取出。我所得知情况后,速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因时近冬季,无法进行抢救性清理,只采取了保护措施。1989年9月19日至30日,我们会同涿鹿县文管所进行清理,现简报于后。一、墓葬概况该墓地位于涿鹿县西二堡乡谭庄村南1500米处的台地上,地势北高南低,略呈斜坡状。地理形势为北依黄阳山,南傍桑干河,东距县城4公里,宣蔚公路从墓地东南侧穿过(图一)。

  • 标签: 谭庄 墓葬群 涿鹿 文管所 抢救性 石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