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近视后复诊依从性对近视度数增加影响。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儿童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复诊周期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复诊后的近视度数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屈光度数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近视后复诊依从性对近视度数增加有着重要影响,及时复诊以及换有利于改善儿童近视患者的度数增加。

  • 标签: 儿童近视 复诊依从性 近视度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近视患者佩戴硬性角膜塑形观察疗效。方法我院门诊2010年4月~2013年12月筛选出196例共372眼8周岁以上20周岁以下近视患者,经严格验配流程给与角膜塑形夜间配戴8~10小时或日间配戴8-14小时。结果满1年者停戴1周后查近视度数并与戴前度数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使用合格的产品、规范的流程、合格的验配技术和合格的复查的前提保障下,角膜塑形是青少年阶段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增长的方法。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杜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中图分类号】R77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1-0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很多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双不会近视的眼睛,即使这双眼睛不是又大又亮。但是随着现在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很多电子产品纷纷上市,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或者闲余时间都会和电子产品作伴,如果不科学用眼,就会很容易导致近视。现在很多的爸爸妈妈忙于工作,也早已经患上了近视,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受自己近视的影响,变成先天性近视。据调查,70%的近视父母都会担心这个问题,那到底近视爸爸和近视妈妈的孩子,会不会也是近视呢?下面就是关于这个近视父母担心的问题的相关知识。1近视是什么近视已经是我们现在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那么我们经常提到的近视到底是什么原理呢?医学上称在人们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就叫做近视。近视眼一般只能看得清近处而不能看得见远方的东西,近视眼在休息的时候,从远处而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折光之后,在视网膜前面集合成焦点。会在视网膜上呈现出不清晰的象,远视力就会降低,近视力还处于正常。所以一般的近视眼如果达到300度以上,远视力就不会超过0.1,而200度的患者,远视力一般保持在0.2-0.3之间。对于近视的人群来说,比起正常人会更容易出现用眼疲劳的现象,因为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而造成的用眼疲劳的症状。另外近视对于自身的眼位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近视眼视近时不用调节,所以集合能力就会比较弱,等到肌力平衡不能够维持的时候,双眼视觉功能就会破坏,只靠一只眼睛视物,另一只眼睛偏向外侧,就会成为暂时性交替性斜视,所以近视对于眼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还有很多近视的人群,由于近视导致眼球突出和瞳孔大而反应迟钝的情况。所以保护眼睛是很重要的。2近视的因素很多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因为自己近视而导致孩子也近视,其实父母近视是属于多因子的遗传病,据有关调查的数据显示,近视程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的作用越重要。一般如果处于同等环境下,父母双方如果都是近视,那么孩子患上近视的可能性是一般正常父母的孩子的十倍。如果父母是低度近视,那么孩子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的减少。所以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近视,对于宝宝的视力保护就需要有高度的意识,注意宝宝与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近视呈现高发、低龄的趋势。近视不仅影响视力,还可引起玻璃体及眼底的退行性病变,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更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重要病因。角膜塑形作为目前控制近视进展的重要方法也成为了一大热点。如今国内外关于角膜塑形控制近视进展的研究较多,现笔者针对近视流行及角膜塑形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配戴角膜塑形治疗近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的近视青少年患者,以100名近视患者作为试验样本,按不同的佩戴形式进行分组,比较框架眼镜组50 例(框架疗法),角膜塑形组50 例(长期佩戴角膜塑形),比较患者的:(1)屈光度和眼轴;(2)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屈光度和眼轴:与框架眼镜组比较,角膜塑形组的屈光度和眼轴改善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2)不良反应:与框架眼镜组比较,角膜塑形组的并发症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近视患者中,长期配戴角膜塑形眼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如果患者长时间戴着角膜塑形,可能会因为佩戴习惯等因素而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长期配戴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配戴OK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共计5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配戴OK(29例),参考组佩戴常规框架眼镜(2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佩戴前裸眼视力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佩戴后,实验组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佩戴前角膜屈光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佩戴后,实验组角膜屈光度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采取配戴OK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裸眼视力,降低角膜屈光度。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OK镜 青少年近视 裸眼视力 角膜屈光度
  • 简介:近视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主要原因是用眼习惯不好,也有饮食结构不合理的因素。什么食物可以帮助“明目”呢?

  • 标签: 近视 饮食结构不合理 用眼习惯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大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南京市鼓楼区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3
  • 简介:目的:分析角膜塑形治疗青少年近视近期疗效。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8月为限,对我院5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6)采用佩戴框架眼镜进行治疗,实验组(n=26)采用角膜塑形治疗,对比治疗后视力及屈光度改善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青少年患者的视力及屈光度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塑形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有积极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角膜塑形镜;青少年近视;屈光度;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评价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矫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我院眼科门诊改为我院角膜塑形验配中心门诊 2013 年 1 月 -2014 年 6 月 收治的 12-18 岁轻中度近视患者 160 例 320 眼,随机分组,观察组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对照组戴单焦点框架眼镜,分别在配戴后 2 年,观察两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变化。 结果 在戴 2 年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及眼轴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近视矫治效果显著。结论 角膜塑形具有快速、安全、可逆的特点,长期配戴可有效控制和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是矫治青少年近视的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法。

  • 标签: 塑形镜 控制青少年近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佩戴渐进多焦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随机分别选取50位佩戴佩戴渐进多焦和50位佩戴普通眼镜的青少年进行跟踪对比观察。结果渐进多焦佩戴近视屈光度较配前平均增加(0.67±0.31);普通单光眼镜对照组屈光度平均增加(1.18±0.45)两组戴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95,p<0.01)。结论渐进多焦能一定程度控制近视的发展

  • 标签: 渐进多焦镜 青少年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前后调节参数及隐斜度的变化,探讨角膜塑形延缓近视进展的机制及近视发病病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进行角膜塑形配戴前后调节参数资料完整的患者51例(102眼),比较角膜塑形配戴前、配戴后1、12个月或以上的正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隐斜度的变化。对角膜塑形配戴前及配戴后1、12个月的调节滞后、负相对调节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正相对调节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隐斜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51例患者配戴角膜塑形1个月后裸眼视力均达1.0,1个月时正相对调节力为(-3.87±1.64)D,12个月时为(-4.39±1.45)D,均较配戴前[(-2.14±1.30)D]明显提高(F=32.515,P<0.001);调节滞后量较配戴前降低(H=16.351,P<0.001);双眼调节幅度较配戴前明显提高(F右眼=22.95,P<0.001;F左眼=18.10,P<0.001);40 cm处隐斜度较配戴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1,P=0.040);负相对调节力、双眼调节灵敏度及5 m处隐斜度配戴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配戴角膜塑形后,眼的正相对调节力明显增强,提高了调节的准确性,改善调节滞后,减少视网膜远视性离焦。正相对调节力下降可能是青少近视发病的病因。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正相对调节力 调节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