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呼吸机使用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氧供(DO2),和降低氧耗(VO2),维持机体重脏器的功能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使氧供大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10毫升,作为危重病人存活的安全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治疗 非典型肺炎 氧供
  • 简介:   摘要:全面探讨了俯卧位通气的多个方面,包括其独特的优势、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优化策略。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有效的机械通气方式,在改善氧合和肺部状况方面表现出色,但其操作复杂,患者耐受性各异,且存在并发症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性化治疗方案、提升医护人员操作技能以及加强患者监测与护理等优化对策。这些对策旨在提高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降低潜在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体验。研究结果为俯卧位通气在临床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肺部并发症 患者耐受性 操作技能 监测与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雾化吸入治疗越来越普遍地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而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气溶胶输送环境和方式,目前已有《机械通气时雾化吸入专家共识》指导临床,但是由于雾化吸入步骤繁琐,药品繁多,很多呼吸机不支持雾化吸入治疗,同时雾化吸入的疗效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呼吸机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加温湿化、人工鼻和过滤器的使用等,往往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对呼吸机造成损坏。为规范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技术的临床应用,避免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共同讨论,得出本临床路径,为机械通气雾化吸入的实际操作和给药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雾化吸入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死亡率较高,严重创伤和感染会间接和直接对肺功能造成损伤,主要是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症状。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若不适当机械通气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肺保护通气治疗治疗ARDS的主要策略,主要包括有小潮气量通气、低气道平台压、适当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主要对ARDS病理特征、病因和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分析肺保护通气治疗应用在ARDS中的效果。

  • 标签: 患者 ARDS 进展 肺保护通气治疗
  • 简介:吸入性损伤综合治疗措施中,机械通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若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过度牵张能够导致炎性细胞因子聚集、内皮和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肺部液体平衡失调及明显肺组织损伤。为减轻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近年倡用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肺功能不全,潮气量6~8mL/kg、吸气平台压小于或等于30cmH2O(1cmH2O=0.098kPa)、

  • 标签: 烧伤 吸入性 高频通气 高频喷射通气
  • 简介:机械通气治疗是利用呼吸机的机械通气装置,建立肺泡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产生气流和提供不等浓度的氧,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达到改善或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以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方法.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呼吸机 适应证 禁忌证 通气方式
  • 简介: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多发生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是由于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肺外致病因素引起的以肺泡一毛细血管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I型呼吸衰竭,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通气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 老年 心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针对100名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患儿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以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以高频振荡通气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肺通气氧合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出现率。结果:研究组PaO2指标、PaCO2指标、FiO2指标、氧合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机械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重症哮喘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对其采取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没有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于重症哮喘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增强疗效,为患者的情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在今后的治疗护理中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

  • 标签: 无创通气 重症哮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集中在ICU治疗,消耗大量ICU医疗资源,经济负担重。借鉴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中心,是更好地满足大众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亦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长程规范化撤机和康复管理的必由之路。

  • 标签: 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中心 重症医学 医疗资源
  • 简介:俞森洋(3)报道应用正压通气加用PEEP5-10cmH2O治疗急性左心衰4例,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发作有效的措施,探索重症急性左心衰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左心衰 心衰机械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式,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对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否则,易出现各种意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我科自1998-06/2003-10对23例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机械通气 护理要点 呼吸衰竭 抢救治疗 病情观察 并发症
  • 简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大多数病人经输液、激素、吸氧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等综合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仍有少数病人病情得不到控制,继续恶化进入危重状态,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现报告我院在1999年至2001年三年间共治疗的10例患者的体会。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哮喘 体会 病人 危重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 简介:所谓无创通气(noninvasiveventilation)指通气支持系经鼻罩或口鼻罩而非气管插管获得。现有资料已肯定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高碳酸血症治疗中的价值.但其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ACPE)及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仍有争议。目前认为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能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呼吸肌作功,减少气管插管,以及对血液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有利的影响,且可保持正常吞咽、咳嗽、进食及语言功能,维持吸入气体的温暖及湿润而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治疗。1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运用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威胁生

  • 标签: 创正压 正压通气 治疗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