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总结我院收治的感染皮肤烫伤综合症新生儿1例的临床护理经验。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主要为做好皮肤护理,新生儿感染管理及营养支持,本文中患儿住院7天治愈出院,皮肤光滑,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皮肤烫伤综合症的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烫伤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烫伤皮肤综合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5~10mg/(kg.d)加入5%或10%的葡萄糖(稀释浓度为0.1%)静脉滴注(忌与钙剂配伍),每日一次,5~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61例采用先锋Ⅵ静脉滴注,25mg/kg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5~10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6%,对照组86.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烫伤皮肤综合征临床疗效好。

  • 标签: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单磷酸阿糖腺苷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地区近两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基因qacA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30mg头孢西丁纸片法进行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qacA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1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5株为MRSA(其中qacA基因阳性率为10.8%),共有9株qacA基因呈阳性(阳性率为6.3%)。结论自贡地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qacA基因携带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基因qacA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在治疗感染过程中,随着抗菌药的长期、过度和不合理使用,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在用药压力下,临床可选择的抗菌药种类越来越少,细菌的耐药性对现代医疗卫生手段的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随着抗毒力策略的提出,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针对抗毒力策略治疗感染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金葡菌感染 治疗 抗毒力策略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红色荧光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体感染(PJI)临床株,探究工具的生物学特性及和初步应用可行。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手段构建mCherry红色荧光表达质粒,通过电转化和噬菌体转导构建红色荧光标记PJI临床株。通过生长曲线检测,体外成膜和生物量分析和荧光强度测量鉴定工具生物学特性。采用RAW264.7细胞株、工具建立共培养模型。采用该模型示踪不同锌离子浓度处理的巨噬细胞对于荧光PJI吞噬能力。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定量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使用Gibson系统成功构建了荧光表达质粒pRMC2-pts-mCherry,并且使用噬菌体Phage11将该质粒成功导入假体感染临床株ST1792。较之于野生株ST1792,荧光ST1792-pRMC2-pts-mCherry两者的生长曲线没有统计学差异(F=0.012,P>0.05)。在0.5%葡萄糖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G)内,两者的生物膜光密度(OD)值分别为(3.700±0.003)和(3.715±0.042)(t=0.6056,P>0.05);10%滑液中生物膜OD值为(3.682±0.084)和(3.648±0.095)(t=0.474,P >0.05)。使用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检测荧光强度,24 h荧光强度为(1.95± 0.04)、48 h荧光为(1.94±0.13)、72 h荧光强度为(1.95±0.04),荧光强度72 h稳定(F=2.944,P>0.05)。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以及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评价发现,使用锌离子浓度30~60 μmol/L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处理RAW264.7 24 h,可以促进其吞噬,其中30 μmol/L吞噬率为(44±4)%(t =4.75,P<0.01)、45 μmol/L吞噬率为(45±6)%(t=4.086,P<0.05)、60 μmol/L离子处理的巨噬细胞,其吞噬率为(38±4)%(t =4.786,P <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红色荧光临床PJI,并验证其用于PJI相关体外吞噬研究的可行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假体相关感染 荧光 巨噬细胞
  • 简介:是一种主要致病菌,而多种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RNAⅢ抑制肽(RNAⅢ-inhibitingpeptide,RIP)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生.研究证实,RIP可通过阻断细菌之间的群体感应而减少毒素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效防治感染.

  • 标签: RNAⅢ抑制肽 金葡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房耐甲氧西林感染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对2014年骨科病房属于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11例手术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中MRSA携带情况,同时对病房的医护与工勤人员进行MRSA认知调查。结果骨科术后MRSA感染多见于年龄大于50岁、女性、手术时间1小时以上、开放创伤及使用三代头孢的患者。检测发现,骨科病房多处出现细菌超标,其中于患者床头柜分离出MRSA1例,移动查房车及医护工作牌各分离出MRSA1例,医护人员手鼻分离出MRSA3例。在对MRSA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上,在病区工作的医生、护士及工勤人员均普遍偏低。结论骨科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均存在携带MRSA的情况,且医护人员对MRSA认知较低,对工作人员组织培训、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和做好环境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耐甲氧西林已成为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经重组获得的mec复合体是其产生耐药性的结构基础,并通过产生PBP2a表达抗药性,而耐药性表达及表达程度还受其内在的固有基因影响,本文重点讨论MRSA耐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子机制,包括其耐药决定性基因mecA基因,以及fem基因等其他辅助基因进行重点介绍。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耐药 机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其肠毒素B与鼻息肉形成、发病的临床相关。方法分别采用细菌培养与血清ELISA法检测30例鼻息肉患者及30其他鼻腔疾病患者的及其肠毒素B,分析及其肠毒素B与鼻息肉形成、发病的临床相关。结果观察组3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菌落阳性检出率为63.33%,对照组30例其他鼻腔疾病患者近为23.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毒素B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其肠毒素B与鼻息肉的发病、病情进展等均有密切相关,但其应用于该病的临床确诊、疗效考评还须进一步研究及完善。

  • 标签: 鼻息肉 金葡菌 肠毒素B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烫伤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5例烫伤皮肤综合征患儿视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65±2.13)天,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较高。结论在烫伤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可提升患儿的疗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并且可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护理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葡萄球菌烫伤皮肤综合征是由噬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噬菌体Ⅱ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和剥脱毒素可使皮肤出现广泛红斑、松弛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起病急,触痛显著,伴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感染灶以体表化脓性感染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病情集中,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9年8月13日收治葡萄球菌烫伤皮肤综合征患儿1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皮肤综合征 烫伤样 葡萄球菌性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解本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防控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对2012年虹口区部分食品常规监测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率为16.7%,食源性的耐药性呈普遍趋势,可能具有多重耐药。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