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以Sc2O3粉末为原料通过氟化、钙热还原反应以及蒸馏工序,制备了高纯的金属。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氟化、提纯后产物单一,无其它杂质峰出现。通过ICP—AES分析,金属成分达到Sc-164040国家标准,其相对纯度可达到99.99%。通过控制工艺流程,氟化、钙热还原、蒸馏的转化率分别为99.2%、93.4%及80.1%。

  • 标签: 钙热还原 蒸馏提纯 金属钪
  • 简介:强化铝合金是新一代高性能合金,它比高强度铝合金显示出若干优越性。它比其他高强度合金坚固得多,表现出明显的晶粒细化、焊缝牢固、在焊缝中不存在热裂缝。这种合金抗蚀能力强。强化铝合金可用于宇航及体育器材,交通等领域。

  • 标签: 铝合金 晶粒细化 抗蚀能力 宇航材料 体育器材
  • 简介:1990年日本市场为15000克。50%用于金属卤化物灯管,20%用于显像管电子枪阴极,20%用作激光单晶、GSGG(Gd3Sc2Ga3O12),其他(超导、汽车催化剂、特殊轻合金)占10%。据说其他国家的抗多用于军事,还用于激光探查卫星的镜头、宇宙飞船的特殊合金

  • 标签: 金属卤化物灯 轻合金 电子材料
  • 简介:为获得kA级热发射电子束,研制了直径为由100mm酸盐热阴极组件,建立了适应大面积热阴极实验环境的试验平台。实验在二极管真空3.7×10^-5Pa,二极管电压1.95MV,阴极温度1120℃时,获得最大收集电流1038A,发射电流密度约13A/cm^2。

  • 标签: 钪酸盐阴极 实验系统 发射电流密度 阴极组件 试验平台 实验环境
  • 简介:包头稀土研究院课题组对包头白云鄂博资源中铌、综合提取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实验室完成了对白云鄂博选铌尾矿中的提取及铌精矿还原熔分富铌渣中铌、钛、和稀土的综合提取技术,选铌尾矿中的提取率大于90%,富铌渣中铌、钛、和稀土的综合提取率大于85%以上,为后续分离提纯制备高纯度氧化、氧化铌产品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包头稀土研究院 提取技术 白云鄂博 铌精矿 氧化钪 资源
  • 简介:采用维氏硬度测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下Al-Zn-Cu-Mg-Sc-Zr合金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效应,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达到时效硬度峰值的时间缩短。合金适宜的时效制度为120℃/24h。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维氏硬度分别为696MPa、654MPa、11.1%和211.2HV。合金中主要强化相为GP区和η′相,主要强化作用为沉淀强化及弥散强化。时效过程中Al3Sc和Al3(Sc,Zr)质点表现出较强的热稳定性;合金抗晶间腐蚀能力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 标签: 含钪Al-Zn-Cu-Mg-Sc-Zr合金 时效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探讨了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和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微球的制备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新制的吸附剂一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对Sc^3+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时间、pH、温度和Sc^3+的浓度等因素对材料吸附Sc^3+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对Sc^3+的吸附在8h左右基本达到平衡,pH低于6.50时,Sc^3+的平衡吸附量随pH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0℃下,在HAc—NaAc介质中,当Sc^3+的质量浓度为50mg/L,pH为6.39时,吸附容量达到886μg/g.

  • 标签: 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 钪(Sc3+) 吸附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铈稳定掺杂氧化锆的超细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水热产物的物相和结构,结合热重-差热分析仪分析水热反应过程物相与能量的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pH值对水热产物颗粒大小与聚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pH=8、反应时间为3h时,得到的水热产物为立方单相,粒径约为4nm。当pH值升高到10时,立方相的颗粒出现长大和团聚现象,平均粒径约为6nm。

  • 标签: 水热法 铈稳定钪掺杂氧化锆 纳米晶
  • 简介:摘要本文以地质样品的检测为例,探讨了四酸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从流程到辨析等过程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并且还对这一技术的其他内容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四酸溶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 简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钒钛高炉渣中0.0005%~0.3%的、镓、钴元素和0.0005%~0.6%铬、镍的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氢氟酸、盐酸、硝酸和硫酸消解钒钛高炉渣,高温加热至硫酸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浓白烟。为此,直接以水稀释定容制备样品溶液,不仅快速完全消解高钛基样品,而且通过挥发除去高含量二氧化硅基体和反应残余的氢氟酸,减少溶液共存组分,有效降低基体效应影响以及避免腐蚀检测仪器;而且依靠残余硫酸根与高钛基体络合生成硫酸氧钛离子,解决了高浓度钛基体在低酸度介质中易水解问题,无需补充加入大剂量酸以限制钛水解,直接以水稀释制备样品溶液,从而降低溶液酸度减少酸度效应影响。重点考察了钒钛高炉渣中钒、钛、铁、钙、镁、铝等共存元素存在下的基体效应、光谱干扰等影响因素,优选了元素的分析谱线、背景校正区域以及光谱仪工作参数等检测条件,采用基体匹配和同步背景校正法消除基体效应影响。实验表明方法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背景等效浓度0.0001%~0.0002%,元素检出限0.0001%~0.0002%,检测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加标回收率为90%~114%。方法具有操作简捷、流程短、干扰少、精度高和检测范围宽等优点。

  • 标签: ICP-AES 钒钛高炉渣